维吾尔丧葬习俗拾零

维吾尔民间的丧葬仪式,虽说都按照伊斯兰教的教规进行,但因各地教派的不同,历史文化渊源和影响的相异,所处地理环境的区别等因素,在大同之中有许多小异,呈现出形形色色的特点。

在维吾尔民间,当老人或就要被病魔夺去生命的病人处在弥留之际时, 其亲属就请来一位阿訇到家里念经驱鬼避邪,同时,由阿訇用小木勺往弥留者的嘴唇上不断滴着“符水”。弥留者如果是福寿双全的老人,其儿孙还要把家里褂面时用的布单“苏铺拉”拿到老人身旁展开,把老人的手掌按在上面,在上面留下他的掌印。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些民俗事象,都是以人们关于灵魂不灭、赏善罚恶、天堂地狱等言仰为背景的。维吾尔人认为,人处在弥留之际时如果没有阿訇在身边念诵驱鬼经,不往嘴里滴符水,恶魔“邪伊但”就会乘机而来,以其父母亲的形象出现在生命垂危者的眼前,引诱其魂灵骗入火狱中,这对死者是一个极大的不幸。在有些地区,当人暴病猝死,没有来得及往嘴里滴符水时,人们还会议论:“此人去的不干净,可能被拒之天堂大门之外”等等。人们认为,把寿星的掌印留在“苏铺拉”上面,就可以把福大寿长的“特性”留住,遗传给后代子孙。

当弥留者气绝身亡时,阿訇立刻用早已准备好的白布将死者的下巴托起绑住,以防其下腭脱节闭不住嘴,将来把裹尸布“咬住”。同时,也将死者的两只脚的大拇指拴在一起,以防一条腿压在另一条腿上“交叉”起来。人们认为,如果死者“咬住”了裹尸布,或者他的腿“交叉”起来没有发现就埋进了坟墓,那么灾祸将牵连他在阳世的亲属。人们出于这种提防心理,在洗尸时把那些绳结打开,洗完之后,尽管尸体早已僵硬,但还要照样绑好拴好。在有些地区把尸体放人墓穴之后,还要查看一下死者的嘴巴是否咬住了裹尸布,并在其两脚之间立一块土坯,以防两腿交义。

按照古老的传统,丧家报丧之后先将圈棚里的母畜和幼畜分开,分别关在两处,使它们大的叫、小的嚎,喊声不断。同时,死者至亲按辈分和一定次序在门前分男女排成两队,每人手执一根一米来长的木棍作为“丧杖”, 迎候前来吊丧的乡亲。在妇女队伍中必有一位是“丧歌”哭唱者。哭唱者一见远外有吊丧者前来便放声哭唱,其余人尤其是女眷也放声应和恸哭,同时用手中的“丧杖”使劲捣地,那情景真是让人感到悲痛欲绝。来吊丧者忍住哭泣,一边安慰丧眷,一边从怀里掏出一顶黑帽或一块儿白纱巾或一条 1.5 米左右长的白布,交给丧家中的长者,或直接给他们戴在头上或扎在腰上, 这些东西都是丧家必需的服孝标志。然后,吊丧者依次站在队尾,使男女两队随着人数的增加由门口向远处伸延。亡者至亲男女都要以白布扎腰,戴黑色厚重的帽,身穿过膝的长袷袢。女的还要披白纱头巾,穿白布长衫,长衫上套黑色短袄。这是维吾尔民间丧家至亲的装束。

民间的哭唱丧歌是很有特点的一种民俗事象。所谓丧歌,是指这种场合由死者亲眷以固定的曲调哀诉死者生前对自己的种种恩惠,咏叹对死者的无

限惋借,以及自己因此而将面临的人生艰辛为内容的歌,曲调忧伤而悲凄, 丧歌的歌词,因家眷个人与丧者的关系不同而有区别。

在维吾尔民间每一个社区都有专门哭唱丧歌的妇女,她们不但善于言辞,擅长哭唱,而且谙熟有关丧葬的仪礼。谁家有了丧事,她们便闻讯赶来协助料理,并领唱丧歌,丧歌的曲调虽然固定,但因人而表达不同内容的不同词句、不同声音以及不同的哭腔交汇成的一片哭声,加上母畜与幼畜此起彼伏、千腔百调的嚎叫,给人的强烈印象和感受是:悲声惊天、哀痛动地!现在,丧家省略了丧事仪式中的许多内容,但专人哭唱丧歌的风俗在大

部分地区还依然流行。

维吾尔民间在超渡亡灵的伊斯兰教仪式“纳玛孜”结束后,将尸体抬往墓地之前,还有一个把死者一生的“罪过”象征性地卖给活人的小小仪式, 也可称做“赎罪”仪式。买死者罪过的人往往都是有智能障碍的残疾人、流落此地生活没有着落的异乡人、或当地好逸恶劳的懒汉。因为,按照民间流行的赏善惩恶,因果报应的观念,任何一个正常人是不愿意把别人的罪过接受过来自己背负着的。

维吾尔民间认为,把尸体放入墓穴填进 7 坎土馒土时,死人必然复活, 回答“撇日希台”即天仙的审问。能否正确回答冥间的审讯事关重大。正确的回答是:我是安拉忠诚的臣民,是穆圣的信徒,我的信仰是《古兰经》, 我的圣行是每日的五次礼拜等。要对答如流,证明自己是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

根据这一信仰,在有些地区的葬俗中,当尸体就要放入墓穴时,人们把写有标准答案的纸放在死者的胸口,或将那张纸做成一面小纸旗,插在墓穴的西壁上。因为死者的脸是朝西侧着的,让他随时能看到答案。在有的地区, 凡参加葬礼的人都要对着一个小土块儿念诵正确答案,在墓穴就要封口时, 死者的长子或其近亲将土块儿收集起来倒进墓穴内,认为这也有提醒和帮助死者正确回答问题的作用。

在维吾尔民间的葬俗中,把死者埋人坟墓之前,有给死者的一生作一个口头“鉴定”的习俗,这是普遍流行的,但具体作法各地也略有不同。在天山以南的和田、喀什等地,下葬仪式一结束,死者的长子或其他至亲便问主持阿訇:“我死去的父亲或某某是怎样一个人?”阿訇便念出一连串套语, 中心意思就是证明死者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在有些地区则不是问阿訇而是问参加葬礼的众乡亲,“鉴定”的民主气氛相当浓,人们七嘴八舌,从各自的角度评价死者。有的说他(她)一生为人很正派善良,从不做恶事;有的说他(她)一辈子都很勤劳、廉洁,从不侵吞不义之财;有的则说他(她)是好穆斯林,从不耽误每日的五次礼拜等,颂扬他(她)的功德和善行。对于个别印象“不好”的人也不过是评价不高而已,但评价的侧重点主要在奉教的表现上。

对死者“鉴定”之后,其儿子或其他男性至亲还要讨众人的“热阿孜”。“热阿孜”一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表示“满意”、“情愿”、“谅解” 等意。由死者的儿子或男性至亲当场问死者生前有无欠大家的债,这也是维吾尔葬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安息!

维吾尔民间在死者去世当日、3 日、7 日、20 日、40 日和周年时要进行祭奠活动,维吾尔语称作“乃孜尔”。其形式是宴请乡亲做“杜瓦”即祈祷, 请阿訇诵经等。在所有的奠祭活动中,周年祭最为隆重。祭奠中的饭食就是

用大块儿的牛羊肉做成的抓饭。饭前饭后,都要做“杜瓦”即祈祷诵经,并向亡者的家属表示慰问。在城市里,除抓饭外还有其它食品,如糖、干果、糕点等摆在桌子或餐单上。祭奠活动中不饮酒、不高声谈笑,在室内也不播放音乐,整个场面从始至终都是肃穆的。

凡来参加乃孜尔的来客都带礼物,按传统惯例,有三个以上的大白面馕、砖茶、方块儿糖、白布等。如果那一天被邀请人有病或因急事不能来,事后也得准备一包礼物,走这个礼补这个情。年祭之后,一般不再举行乃孜尔了。

在维吾尔丧葬习俗中,还有一个在堆起的坟丘上立刻栽一根有胳膊粗的白杨树枝的习惯。在来坟头为亡人祈祷和致祝词时,还提来一“巧贡”(一种铜制盛水用具,主要用来烧水)或一葫芦水浇在“树”根上,希望它生根成活。事实上树枝成活抽叶、长大成树的极为罕见。人们把这种行为不叫栽树,而称“栽哈达”。“哈达”在维吾尔语里特指栽在坟丘上的长木杆。在此以后的岁月里,每年还要不定期地栽一棵新树枝,这被称做“换哈达”。换哈达一般在传统节日的早晨,也就是节日礼拜之后,从清真寺直接去上坟扫墓之时。这也许是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理作用下形成的风俗吧!换哈达是周年祭奠之后,人们祭奠、悼念和缅怀已亡祖先的一个主要方式。人们把新枝紧挨着原来的枯枝栽下去。正因为是这样,在和田、喀什等地的坟丘上都有一簇枯木,整个墓地是一片枯木林。一座座荒瘠的坟丘和一簇簇一束束的枯本,构成了荒凉、凄惨、悲哀的景观。许多枯木上还系挂着千万条经过风吹、雨打、日晒退色的布条,它们在戈壁上的劲风中不住地狂飞乱舞。有的枯木上悬挂着或用木刻或用布做的三角形“符”,还有牦牛尾巴、塞满麦草的羊皮筒等也在风中抖动着,更增加了悲凉而神秘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