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克霍加墓的风姿

阿帕克霍加墓又名“香妃墓”,坐落干喀什市东郊 5 公里处浩罕村背后的林荫深处,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式的古老的陵墓建筑。凡来西陲古城喀什市的中外客人,都喜欢来此参观游览。

阿帕克霍加墓初建于公元 1640 年前后,距今已有 350 年。它最初的名称叫“玉素甫霍加麻扎尔”(“麻扎尔”是陵墓之意)。玉素甫霍加是明末清初从中亚来喀什噶尔传播伊禅派教义的传教士(“伊禅派”是伊斯兰教的一个教派)。他的全名叫阿吉·买买提·玉素甫霍加(“霍加”是“圣裔”之意)。阿帕克霍加是玉素甫霍加的大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其父的传教事业之后,在喀什噶尔颇有名气,在政治上也颇称得意,成为喀什噶尔一带的封建统治者。这样一来,作为儿子的阿帕克霍加比起他父亲更有了影响。公元1693 年阿帕克霍加去世后,他的家人将他埋在玉素甫霍加身旁。本来称作“玉素甫霍加麻扎尔”的陵墓,随着阿帕克霍加的声望而易名了。至于为什么自清末以来,又有人把阿帕克霍加墓称之为“香妃墓”呢?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纷。传说清乾隆皇帝的妃子“香妃”死后葬于此。不过据考证,香妃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内。

穿过绿树成荫的小道,来到一座用蓝底白花的琉璃砖砌成的大门楼前, 就可以从门楼后的庭院望见阿帕克霍加墓的高大圆顶,圆顶上翡翠色的琉璃砖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整个墓地是由陵墓、大礼拜寺、经堂、小礼拜寺和门楼、主墓室五部分组成的。布局井然有序的建筑群占地几十亩,经过多次的修茸和扩充,才有了今天这样的规模。

陵墓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十分雄伟壮观。它近似于一个长方形的建筑体。其底宽约 35 米,进深 29 米,在陵墓的四角各有一圆形立柱半嵌在

墙内,圆柱底直径为 3 米左右,圆柱的顶端各有一小巧玲咙的召唤楼,楼顶有一弯表示伊斯兰标记的新月。陵墓屋顶是用上块砌成的半圆形大穹窿,其圆拱直径达 17 米多。用普通土块砌成这样大直径的圆拱,充分表现了当初修墓工匠巧夺天工的手艺。在墓的穹窿顶端,也有一个圆筒形的小楼和一弯新

月,它与陵墓四角的小楼和新月,相对衬地形成一个和谐的布局,给人以肃穆之感。陵墓高约 26 米,从上至下全部用绿色的琉璃砖贴面,在一些部位, 还适当地添加了部分蓝色和黄色的琉璃砖,它的上面还写有一些古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伊斯兰宗教训诫。凡是来这里参观游览的中外客人,都为这座具有民族风格的雄伟建筑而感到惊奇,并被它的美观造型及典雅色调所倾倒。附属于陵墓的其他建筑,如大礼拜寺、经堂、门楼和小礼拜寺等,无论在建筑格调还是装饰诸方面,也与陵墓本身十分协调,构成一个建筑整体。

当地民间的一些风俗与阿帕克霍加墓有关。已婚或未婚的女子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有某种愿望时就来到陵墓,手扶墓墙哭诉心中的苦闷或祈祷心中的愿望,直到她们心中感到舒畅之后才离去。有些想生育孩子的妇女,除了祝愿外,临行时还把一条细长的红布条用小棍插入墓墙缝内。这样的一些风俗至今还在民间流行着。

阿帕克霍加墓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了,它虽然几经沧桑,但仍然保持着质朴的建筑风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或当地群众前来观览,游客们有的是来观赏陵墓的建筑艺术;有的是探寻“香妃墓”的;而一些阿帕克霍加的崇拜者,则是来向他们的“圣裔”表示崇敬,祈祷求助的。

尽管阿帕克霍加墓即香妃墓是很可疑的,但像苏东坡笔下的赤壁远非三国时期那古战场赤壁的真正遗址,却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成为著名名胜古迹一样,阿帕克霍加墓因香妃的传奇性传说而令人向往。在民俗文物景观里,传说往往是超越史实的。出身于新疆的香妃,民间希望她在喀什安息, 这也是一种民俗心理的反映,故从民俗旅游的角度看,阿帕克霍加墓还真的是一处令人向往的古迹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