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孜”节

肉孜节又名开斋节。按照伊斯兰教法规定,此节斯间白天禁动烟火,禁止饮食、房事等一切“不良”行为。开斋节具有欢庆“封斋胜利”之意。开斋节是我国讲汉语的穆斯林对这个节日的称谓,而新疆的各民族穆斯林都把它称作“肉孜艾提”。“肉孜”系波斯语的音译,意为“封斋”或“斋戒”, 而“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节日”。在新疆的汉人按照汉语的习惯,通常称作“肉孜节”。

关于肉孜节的起源,有两则宗教传说流行于维吾尔民间。相传古时候, 有一次闹灾荒,孩子们由于饥饿啼哭不止。母亲们无奈,把拳头大小的卵石放进锅里煮,哄孩子们说:“妈妈给你们做汹克提麻克(一种饭食,用玉米面做成,形状像窝窝头,水煮,吃时带汤)吃。”并不时地用木棍戳一戳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相信还没有熟,还太硬不能吃,需要耐心等待。一次又一次,孩子们再也没有耐心等待了,闹着非要吃不可。母亲们没办法,只好揭开锅盖还想用木棍戳给孩子们看。不料,木棍竟然戳了进去。母亲们很惊奇,仔细一瞧,原来锅里煮的卵石都变成了可以用来充饥的“恰玛古”(即蔓蓄)。人们相信这是神灵为了拯救他们而显示的奇迹。人们奔走相告,彼此祝贺得救,载歌载舞,以各种娱乐的方式欢庆,感谢真主的恩典。从此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以同样的方式纪念,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另一则传说故事是:古时候人们为了躲避强大部落的袭击劫掠,藏在深

山密林里,白天不敢生火煮饭,恐怕升腾起来的烟柱被人发现,等到天黑时才动火做饭吃。这样年复一年,代代相传演变成俗。

肉孜节对维吾尔人民来说,是同其他节日一样充满欢乐的喜庆日子。早在节日来临前半个月,人们便喜气洋洋地开始为节日做准备。如打扫室内庭院,洗涤衣物、器皿,缝制新衣,烤制薄而大的馕饼,油炸馓子,到市场上买回节日必需的用具、冰糖、砖茶等,忙得不亦乐乎。肉孜节虽然不似古尔邦节那样家家必须杀牲血祭,但有条件的人家还是要杀羊宰牛的。人们节食节欲过斋戒生活已经一个月了,肉食可补充营养,增强体力。

节日的凌晨,按照传统的习惯,教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冲洗的方式沐浴全身,洁衣盛服,赶到较大的清真寺,在晨曦中静静地走进礼拜大殿, 按到来的先后一个挨着一个地跪坐着等待“节日拜”时辰的到来,而这个时辰通常是领拜的掌教阿訇决定的。有的地区在举行节日礼拜时,当地最大的清真寺往往容纳不了从各地赶来的教民,致使晚到者一直跪坐到大街马路上。在这种隆重的宗教活动场合,宗教人士和上了年纪的维吾尔穆斯林,身穿黑色、灰色或蓝黑色的过膝长袍,头戴缠了白布的皮帽。中青年人则穿着中山装或西装,头戴解放帽或鸭舌帽。

礼拜开始后,随着教民站立、跪坐、叩头、再站立等动作形成的壮阔的人海波浪,掌教阿匐在这种肃静庄严的气氛中抑扬顿挫、朗朗有调地诵起经来。节日礼拜一般持续两个小时左右。

随着节日礼拜的结束,从高高的唤礼塔上,“纳各拉”鼓和唢呐声骤然而起。人们走出礼拜大殿,踏着熟悉而欢快的乐曲声,彼此握手道贺。有的小伙子则按捺不住涌向心头的喜悦之情,踏着鼓点和唢呐的节奏,跳起夏地亚纳舞。舞步刚劲粗旷,表情诙谐风趣,边走边舞,直至归家的路口。现在有的地区的文化教育部门,为增强节日的欢乐气氛,常组织当地文工团的演员加入群众自发的这种舞蹈队伍中,这在喀什、和田、伊宁等市最为典型。维吾尔穆斯林妇女不参加聚礼,她们各自在家里单独举行礼拜。在节日

里出现的群众性自发的舞蹈队伍里,除了穿着舞台服装的女演员外,没有女性。节日期间,在乡间举行的其他民间娱乐活动中,妇女们可以参加。

在肉孜节期间民间有各种游艺活动,如民间艺人在街头的说唱演出、杂技表演和走钢丝、摔跤、斗狗,还有半赌博性质的“碰鸡蛋”等,“巴扎尔” 即市场也非常热闹繁华。肉孜节和其他节日一样,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繁荣了市场,互通了有无;增强了体力,娱悦了精神,调整了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也给年轻人提供了择偶和谈情说爱的机会。总而言之,肉孜节从各方面给社会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