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邦”节

“古尔邦”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献牲”或“血祭”。“古尔邦节” 是我国讲汉语的穆斯林的叫法,也是汉译习惯,学术界意译为“宰牲节”。

关于古尔邦节的起源,民间流行着一则古老的宗教传说:先知易卜拉欣夜里梦见真主安拉“启示”他宰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作祭礼,以试他的虔诚。先知易卜拉欣醒来后将梦告诉了儿子,伊斯玛仪欣然同意受宰,以此表示对真主安拉的忠诚和顺从。当先知易卜拉欣遵循安拉之命把儿子带到米纳小正要举刀宰杀时,安拉派遣的特使牵着一只公羊从天而降,命令易卜拉欣以宰羊代替杀子,这一天正是阿拉伯大阴历 12 月 10 日。此后,阿拉伯人为了纪念安拉的显灵和先知易卜拉欣父子的虔诚,每年此日杀牲血祭,相沿成习。

伊斯兰教创立后,自立为安拉最后一个使者的穆罕默德承认先知易卜拉欣为圣祖,并将太阴历 12 月 10 日定为伊斯兰教的节日之一,以此来进一步确立安拉的神通、伟大和独一无二的地位。这个日子恰恰又是伊斯兰教五项功修之一的麦加朝觐活动的最后一天。这样,古尔邦不仅成为安拉万能、至仁至慈的证明和欢庆安拉显明神迹的隆重纪念仪式,而且成为受戒朝觐的神圣活动圆满结束的纪念庆祝日,代代相传延续至今,逐渐成了从 11 世纪初开始改信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古尔邦节前,人们要做各种准备,特别是作为“献牲”的牲畜要预先买好。如果自家有牛羊,要早早确定下一只,加草加料单独饲养,尽量把它喂得肥肥壮壮的。节日的早晨,人们得进行沐浴全身的“大净”,然后洁衣盛装参加聚礼。节日拜结束后,人们直接上麻扎尔(墓地),或跪坐或站立, 双手举到胸前为亡故的先人祈祷。最后人们还要“换哈达”即拔去坟头上的枯木,栽根新枝,浇些水再回家。

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宰牛或杀羊,杀牲血祭。按传统,节日聚札之后的早晨是献牲祭祀、取悦安拉的最佳时机。至于是宰牛杀羊还是杀鸡宰鸽, 这由各家的经济实力来决定,至仁至慈的安拉是决不嫌多嫌少的,只要心诚就行,但是,人们在宗教信仰心理和避凶趋吉的民俗意愿的驱动下,都希望献牲的牲畜越大越好,因为民间流行着“吃为安拉而宰杀的牲畜的肉、能增加福分”的说法。

在新疆回族人民的宗教生活中,肉孜节是个大节,古尔邦节仅次于肉孜节,而在维吾尔穆斯林中却恰恰相反。在古尔邦节日里。家家杀牲血祭,使人们显得格外激动、忙碌。各家又是炖肉又灌面肺和米肠,又是烧羊头,红红火火,节日的气氛显得特别浓郁,此肉孜节更丰富而隆重。

按传统,在古尔邦节里把作为血祭的牲畜宰好以后,将其肉分成三份: 一份作为“施舍”分给孤寡老残和穷苦人,一份用来招待拜节的客人,一份留作自己享用。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施舍”的旧俗已趋于淡化消失了。但是,当有客人来拜节时,主人依然把大块儿的清炖羊肉用托盘端出来放到客人面前,并亲自将肉一片片削割下来,热情地招呼客人们吃,有的主人还要端出香喷喷的肉汤请客人们喝。

通常,人们把血祭的牲畜宰好,把大块儿大块儿的连骨肉炖到锅里之后, 男子们才开始互相拜节,妇女们则留在家里炖肉,往餐布单上摆节日食品、烧茶等,准备迎接客人。节日的第一天,首先给在近期内发生过丧葬等家难的左邻右舍或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并希望尽早节哀。因为有人故去的家庭在 40 天的孝期里是不过节也不参与任何娱乐性活动的。其次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就是给近邻和长者拜节。在这种礼节性的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的老人拜节时夫妻同去之外,其他的拜节活动往往是三五成群,男女分别进行。在维吾尔民间礼俗中,一般是不允许男女混杂的。

拜节之后,才是同辈的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所以在某一家活动的时间往往很长,有时甚至会耽搁到深更半夜。

维吾尔民间的拜节,是维吾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以此来加强彼此间亲密的联系,保持通家之好,在你需要帮助的时侯,人们会从四面八方向你伸出诚挚的手,及时赶来给予帮助。

节日期间,不论是否相识,只要有人推门而入都会受到主人热情的款待。

人们普遍相信,人一生的命运都是安拉安排的,节日里来多少客人,来什么样的客人,吃些什么,吃多少,毫不例外都是安拉的安排。所以,只要有客人来,只能热情接待,有饭同吃,有茶同饮,不能怠慢,更不能吝啬。否则, 就有违背安拉旨意的罪过。人们还相信,多来一个客人就多一个“杜娃”(即祈祷);多一个祈祷,就多一份吉利和福运财气等。这是维吾尔人乐意布施、善良朴实、热情好客、重视友谊、为人诚挚宽厚等品质的依托,也是维系民族共同体和多民族和睦相处的无形纽带。

拜节的习俗在个别地区也有例外,如和田地区墨玉县的维吾尔人就没有在节日里主动登门互相拜节的习惯,只有受到邀请才去拜节,一去就是一天, 宾主一起吃唱玩乐,狂欢一天。如果有人上门去拜节,主人当然很高兴,客人会受到很热情的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