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青年维也纳作家群施尼茨勒

阿图尔·施尼茨勒(1862—1931)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医生家庭。他

中学毕业后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1885 年得医学博士学位。1893 年自己开办诊所,同时进行文学创作。他对继承父业当一名医生不感兴趣,后来干脆停止行医,专事写作,成为“青年维也纳”派的核心人物。他曾多次获得奥地利颁发的文学奖,是世纪转折时期奥地利的代表作家之

施尼茨勒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的友情甚笃。他把心理分析方法运用于文学创作,被称为弗洛伊德在文学上的“双影人”。奥匈帝国在世纪转折时期呈现出表面的繁荣,而其背后是社会的没落,这种没落也影响到道德和品性。施尼茨勒的作品大都描写当时没落贵族、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对待爱情、婚姻、家庭、死亡等问题的态度和变态心理,特别是性心理题材占主要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维也纳的社会风貌,暴露

了封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荒淫生活、没落意识和腐朽文化。他的重要作品有剧本《阿纳托尔》(1893)、《儿戏恋爱》(1895)、《绿鹦鹉》(1899)、

《轮舞》(1900)、《遥远的国度》(1911)、《贝恩哈迪教授》(1912 ) 等,中短篇小说《古斯特少尉》(1901)、《卡萨诺瓦的归天》(1918)、

《埃尔泽小姐》(1924)、《梦的故事》(1926)等,长篇小说《通往自由之路》(1908)。

施尼茨勒当过医生,对人的观察十分细致,善于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他在描写时,往往把现实与幻觉、真实与假象融为一体,给作品蒙上一种朦胧、神秘的色彩。他通过这种手法成功地表现了人物的苦闷、彷徨、悲观、无聊、没落等情感。他是世界文坛上较早运用意识流

——当时主要为内心独白——表现技巧的少数作家之一,1901 年发表的《古斯特少尉》是这方面的杰作。施尼茨勒的创作既有印象主义的成分,又开创了意识流的先河,并含有批判现实主义的色彩,他是这个时期奥地利文学的一位十分重要的作家。

施尼茨勒的剧本《阿纳托尔》发表于 1893 年,是他的成名作。它是一出由七个场景构成的组剧,也可以说是七个互相联系的独幕剧。每个场景有二至三个人物,贯串全剧的中心人物是诗人阿纳托尔。剧本反映了阿纳托尔爱情生活的各个阶段,体现了他所谓的“爱情不需要忠诚”的思想意识。这个作品批判了阿纳托尔对待爱情的轻浮态度,也是施尼茨勒在以后描写一系列类似题材的戏剧的开端。

施尼茨勒的《轮舞》(1900)是十场对话组成的喜剧,这个戏写了从社会地位最低下的妓女到身为伯爵的贵族等不同阶层的十个人物,把他们男女之间道德败坏的关系和性欲前后的对话搬上了舞台。十个男女相互关连,类似一种轮舞。施尼茨勒有意不给人物取名,而只标明他们的身份、地位和类型,因为他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等级区别的。他要揭示的不是单个人的性格,而是典型的表现和态度。作者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揭露当时资产阶级社会的腐朽和道德,特别是社会各阶层的虚伪、堕落和腐败。

1912 年发表的五幕喜剧《贝恩哈迪教授》描写的是一场反犹丑剧。主人公贝恩哈迪教授是犹太人,某医院院长。他出于医学和人道主义等原因,不同意神父与一位垂死的病人进行宗教性谈话。后来病人去世。虚荣心严重、和院长有仇的副院长埃本瓦尔德利用这件事攻击为“伤害宗教感情”、“反天主教立场”,并进而向法院控告,还提出犹太人不得在公社会机构中任职的要求。贝恩哈迪教授被法院以“妨碍宗教罪”判处两个月监禁,还被迫辞去院长职务。但他却赢得了公众舆论的同情。他在监禁期满出狱时,意外地受到了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康斯坦丁王子为了请他治病,只好恢复他的院长职务。贝恩哈迪获得道义上的胜利,一场反犹丑剧以失败而告终。

施尼茨勒是德语文学中第一位采用意识流写作技巧的作家, 1901 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古斯特少尉》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小说描写古斯特少尉去听音乐会,散场时,他去衣帽间取存放的衣服,一个胖胖的面包师抢在他的前面。两人有所争执,面包师握住了少尉的军刀柄,并骂了他一句“傻小子”。少尉觉得受了极大的侮辱,要是消息传开,他在军营里和军官中简直会无地自容、无法生存。于是这一晚他没有回去,漫步于大街上和公园里,脑子里翻来覆去流动着各种意识。最后决定第二天用手枪自杀。翌晨他从公园来到

常去的咖啡馆,忽然听说面包师已在夜里中风暴亡。少尉觉得如释重负,再也不会有人把他的丑闻传开去了,他不再想自杀了;好象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这是一篇心理小说,通篇都是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在长达三、四万字的描写中几乎都是“内心独白”;大量似乎毫不相干的事件、人物、词句、意象在古斯特少尉心中涌现,展示了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毫无疑问,这篇作品对奥匈帝国军队内部的堕落和社会风气的腐败以及贵族军官的虚荣心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施尼茨勒也因此被认为有辱奥地利军队的荣誉,而被取消后备军医官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