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斯和瓦尔拉夫
彼得·魏斯(1916—1982),瑞典德语作家。生于柏林附近的诺瓦丰斯, 他是西德笔会的成员,所以也有称他为联邦德国作家。他父亲是犹太资产阶级。1918—1929 年在不来梅度过童年时代,随后移居柏林。1934 年与父母一起流亡,经英国去布拉格。1936—1938 年在布拉格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从 1939 年起定居瑞典,当过画家和导演,后与一位瑞典舞台布景设计师结婚,1945 年成为瑞典公民。同时也是西德笔会的成员。他早年用瑞典文创作,自五十年代起改用德文写作;既写小说,也写戏剧,曾获得多种文学奖。他的绘画艺术也有相当水平,在瑞典和德国举办过多次展览。
魏斯的创作从小说开始,成名作《马车夫的身影》(1960),表现一群精神空虚的流亡者的生活感受,描写过于精细,被称为“微观小说”。以后的重要小说还有《告别双亲》(1961)、《逃亡的终点》(1962)。去世前完成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抵抗的美学》(1975, 1978, 1981),卷帖浩瀚, 内容丰富,风格新颖,是他小说艺术的高峰。他的小说具有卡夫卡风格,后三部作品还有明显的自传色彩。
他的戏剧作品较之小说更为著名,重要的有写法国大革命的《马拉/萨德》(1964),揭露德国法西斯分子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迫害犹太人和苏联战俘的《调查》(1965),反映越南战争的《论越南持久解放战争的来龙去脉》
(1968),关于托洛茨基的《托洛茨基在流亡中》(1970),描写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荷尔德林》(1971),以及根据卡夫卡同名小说改编的《诉讼》
(1975)。这些戏剧创作多数取材于历史文献,被称为“纪实戏剧”(一译“文献戏剧”)或“舞台报告”。在艺术风格上,既汲取了布莱希特的间离手法,又具有荒诞派戏剧的某些特征,被认为是德语戏剧的新发展。
魏斯的剧本《马拉/萨德》是英译本的缩写标题,它原有一个很长的标题:《对让·保尔·马拉的迫害与谋杀,在德·萨德先生指导下由夏朗东精神病疗养院剧团演出》,也有人根据剧本内容译为《马拉遇刺记》。该剧初稿完成于 1963 年,1964 年首演并正式出版,接着在二十二个国家和三十多
家剧院演出,轰动国际剧坛。1966 年被摄制成电影。作者自称这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戏剧”。
这个剧本受布莱希特教育剧的影响,以戏中戏的结构,把法国大革命的领袖让·保尔·马拉(1744—1793)被谋杀的过程呈现于舞台,表现了极端的个人主义同主张政治与社会变革的思想之间的冲突。这是一出纪实剧,假托由萨德所写所导,演出地点是夏朗东精神病疗养院,演员都是该院病人, 演出时间是 1808 年即马拉死后十五年。舞台上的观众是拿破仑皇帝治下的臣民,而舞台下面的是当代观众——即生活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居民,一个主题把三个时代串联在一起。主张政治与社会变革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马拉。作者认为,过去某些史学家对马拉评价不公,把他写得凶恶可怕,嗜血好杀, 许多暴行的责任都推在他身上。魏斯替马拉翻案,在剧中把他作为一个正面人物来颂扬。而萨德则是一个唯我主义者。剧中少女夏洛特·科黛以送信为名,将马拉刺死在他的浴缸中,基本上根据的是历史事实。评论家认为,这个剧本可以演成不同的模样,收到不同的效果,是一部多解性的戏剧。剧本广泛运用了对话、独白、评论、演说、歌唱、舞蹈、哑剧,以及现实与梦幻等多种表现手段,被称为“总体戏剧”。
君特·瓦尔拉夫(1942—)生于科隆附近布尔沙伊德一个工人家庭。1957 年十年制中学毕业后当了书店学徒。1963 年入联邦国防军服役,但他反对服兵役并进行了斗争,被认为是拒绝服役者。这次斗争锻炼了他的性格,并对未来产生了影响。1964 年起他在福特、西门子、蒂森等一些大企业当工人, 了解工厂和工人的情况,又当过一些杂志的编辑和记者。
瓦尔拉夫在书店工作时,开始练习写作,先在一些工会刊物上发表作品。他是在多特蒙德成立的工人文学团体“六一社”的成员。1970 年,他和“六一社”中的左翼又分裂出来,成立“劳工界文学社”,亦称“七 0 社”, 提倡创作纪实文学。他擅长写报告文学,发表的重要报告文学集有:反映德国大企业中工人生活的《我们需要你》(1966),揭露西德社会一些违反宪法和人道主义原则的现象的《十三篇不受欢迎的报道》(1969),揭发豪富们生财之道的内幕的《你们在上面,我们在下面》(1973,与人合作),去希腊参加反对军事独裁政权斗争的《我们的法西斯主义在邻国》(1975,与人合作),化名汉斯·艾塞尔进入《图片报》当编辑并揭露该报内幕的《头条标题》(1977)和它的续集《诉讼的证人》(1979),陈述外籍工人在联邦德国遭遇的《最底层》(1985)。他的不少作品被改编成广播剧和电视剧。
瓦尔拉夫是当代纪实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在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方面独辟蹊径。他把创作建立在亲身经历之上,因此他经常借助于乔装改扮,使自己能更接近作品中描写的人物,之后以亲身经历的自述写出揭露性的文字, 为此他曾多次卷入诉讼的漩涡。但是他虽被控告,仍坚持认为:“人们只有乔装改扮才能揭露社会,人们只有欺骗和伪装才能发现事实真相。”瓦尔拉夫的作品描述准确,细节真实,语言简明,风格朴实,受到广大工人群众和社会底层的民众的欢迎。
长篇报告文学《最底层》于 1985 年 10 月出版后,在联邦德国引起轰动, 立即成为最受欢迎的畅销书,创四个月发行一百八十万册的德国出版史上最高纪录。接着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十几个国家出版,特别是在土耳其反响尤烈。
1983 年 3 月,瓦尔拉夫改扮成土耳其人,化名“阿里”,在联邦德国各地打工。他在科隆郊区修过马厩,在农村打过零工,在鱼品加工厂清扫垃圾,
在街头摇手摇风琴卖艺,在快餐店卖汉堡包、擦桌子、扫厕所,在蒂森钢铁公司非法做工,甚至还为一家科研机构充当“自愿”药物试验者。“阿里” 总是干最脏、最重的活,或者最有危险的工作,但得到的报酬最少。作者通过两年多的打工经历,以纪实的手法描述了外籍工人在联邦德国这个“福利社会”到处受人歧视和侮辱的遭遇,揭露了某些企业和个人以转雇非法就业的工人牟取暴利的违法勾当。
本书出版后引起西德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注意,纷纷呼吁社会要公正、平等地对待外籍工人,给予他们在联邦德国平等的生存权利,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等等。瓦尔拉夫从稿酬中拿出了一百万以上马克,为外籍工人设立“共同生活基金会”。为此,罗素道德法庭把瓦尔拉夫列为 1985 年的世界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