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罗德和韦尔弗

马克斯·布罗德(1884—1968)是卡夫卡的挚友,奥地利作家。1884 年5 月 27 日出生于布拉格一犹太人家庭,中学毕业后入大学攻读法律,获法学

博士学位。后来在布拉格邮政局当律师,又是几家报刊的戏剧和音乐评论家。他是卡夫卡的中学和大学同窗,卡夫卡的作品所以能陆续发表,流传于世, 主要是因为布罗德的工作。同时他也是布拉格德语文学的中流砥柱,靠着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宣传推荐,布拉格德语文学的作家得以脱颖而出。

布罗德很早就进行文学创作,早期作品有颓废和追求奇特的倾向,如长篇小说《死亡属于死者》(1906)、《妓女之训练》(1909)、《一个捷克女仆》(1909)等。后来他也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作品中具有表现主义的倾向,主人公大多陷于追求肉欲生活和精神反抗的矛盾之中,这时期较重要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弗兰齐,又名二等爱情》(1922)、《被追求的女人》

(1927),剧本《雷本尼一犹太人的公侯》(1925)等。他的这些作品都比较怪诞、晦涩。艺术上较成功的是历史小说三部曲《为真理而斗争》:第一部《蒂肖·布拉赫走向上帝之路》(1916),第二部《犹太人的君主罗伊贝尼》(1925),第三部《伽利略在囚禁中》(1948)。这三部小说用宗教观点分别阐述了三位著名人物的生活道路,但在内容上并无联系。

1939 年捷克为纳粹德国吞并,布罗德逃离布拉格去巴勒斯坦,开始时任特拉维夫一个剧院的戏剧顾问,后来专心创作,作品内容也进一步转向宗教主题。重要的有长篇小说《我主耶稣》(1952)和《可怜的西塞罗》(1955)。1953 年他还把卡夫卡的《城堡》改编成话剧上演。他的自传《反叛的心灵》

(1957)和《迷雾中的青年时代》(1959),描写了在布拉格度过的青年和成年时期丰富多彩、充满友情的生活。

卡夫卡于 1924 年去世后,布罗德是搜集、整理卡夫卡著作和遗著的热心人,也是当时唯一的出版人。在他的努力下,三十年代出版了卡夫卡著作六卷集,五十年代出版了九卷全集。与此同时,他对卡夫卡和卡夫卡作品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卡夫卡的论著,重要的有《弗兰茨·卡夫卡传》

(1937)、《卡夫卡的信仰和学说》(1948)、《卡夫卡作品中的绝望和解脱》(1959),以上三个专著于 1966 年合集,书名为《论卡夫卡》。1951 年,他又发表论文《作为路标人物的弗兰茨·卡夫卡》。毫无疑问,布罗德的关于卡夫卡的论著,确实提供了关于卡夫卡的许多第一手资料。但是也应该指出,布罗德的论著更多的是从民族和宗教的角度(犹太主义),以宽恕和严惩两个极端,对卡夫卡的生平和创作进行解释,就卡夫卡作品本身进行深入研究则比较少。尤其是在后期,布罗德拒绝接受文学研究中的新趋势, 观点上保守、僵化,曾遭到同行的批评。1968 年 12 月 20 日,布罗德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逝世。

弗兰茨·韦尔弗(1890—1945),奥地利诗人、小说家,布拉格德语文学重要作家。他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与布罗德、卡夫卡友情甚笃。中学毕业后在莱比锡和汉堡大学学习。1911 至 1914 年在莱比锡和慕尼黑的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任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奥地利军队服役, 后来在维也纳战时新闻社工作,继而成为专业作家。二十年代曾去意大利、埃及和巴勒斯坦旅行。1938 年奥地利为纳粹德国吞并,他流亡法国;1940 年与亨利希·曼一起经西、葡两国去美国。1945 年 8 月 26 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去世。

韦尔弗在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都有建树。他是在表现主义影响下开始创作的,早年出版的诗集有《世界之友》(1911)、《我们是》(1913)、

《彼此》(1915)等,这些诗歌大都属于主观表现式的,不是呼喊式的;充

满了对人类苦难的同情,歌颂人的善良本性.渴望人类不分种族、国家和信仰而亲密团结,憧憬美好的未来。《致读者》一诗中有这样的诗行:

人啊,我的理想就是做你的亲人!

任你是谁——是婴孩,黑人还是杂技演员,

是唱歌的女仆,还是从木排上仰望星星的放排人, 是飞行员还是士兵。

在另一首诗中他写道:

我是你的,我是大家的,我们亲如兄弟! 那就别存心跟我作对!

啊,要是有朝一日我们

彼此张臂拥抱,那该多好!

他的诗歌表达了普遍的人间之爱,语气亲切、平缓,富有音乐性。但在某些诗歌中也担忧人类的厄运。

韦尔弗的剧作多以反战和向往人类大同为主题,重要剧本有《特洛伊妇女》(1915)、《镜中人》(1920)、《尤阿雷茨和马克西米利安》(1924) 等。

韦尔弗的主要成就是小说,他一生写了十部长篇小说,还有两部未完成稿。在《凶手无罪,罪在死者》(1920)、《威尔第,歌剧小说》(1924)、

《中学时代》(1928)、《穆萨·达赫的四十天》(1933)、 《贝纳德特之歌》(1941)等小说中,他把下级军官、普通的音乐家、低级法官、受压迫的亚美尼亚人、捷克女佣、布拉格小市民、胡斯信徒等作为他作品的主人公, 批判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现象,谴责野蛮的民族主义。这些小说充满人道主义精神。韦尔弗在流亡后期世界观上有重大变化,他表现出悲观和抑郁情绪, 从公开的反战逃避到宗教神秘主义中去,由犹太教皈依天主教。1946 年作为遗著发表的长篇小说《未出世者的星座》,描写想象中的遥远的后代那种没有贫困、丰衣足食的生活,充满宗教乌托邦思想,表达了“理想的天主教教义”,是一部“乌托邦旅行小说”。

在以上这些小说中,影响最大的是长篇小说《穆萨·达赫的四十天》。该书通过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人残酷压迫亚美尼亚人的故事,揭露了 1915—l9 l6 年土耳其政府的亚美尼亚政策,以此来影射希特勒的法西斯政策。这部小说既有强烈的战斗性,又有感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并猛烈地抨击了种族主义和屠杀人民的罪行。由于小说发表的时间正是希特勒上台的1933 年,因此有着不寻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