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曼

托马斯·曼(1875—1955),二十世纪德国杰出的小说家。1875 年 6 月6 日出生于吕贝克一个大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是尼德兰王家参议,有较高的社会地位,1891 年去世之后,商号倒闭,家道中落。母亲于 1892 年带着三个妹妹迁居慕尼黑,他留在吕贝克读完中学。服一年自愿兵役,但未到期即被革除。1894 年托马斯·曼也来到慕尼黑,在火灾保险公司当见习生,次年参加讽刺性杂志《西木卜里其西木斯》的编辑工作。1894 年在自然主义杂志

《社会》上发表中篇小说《堕落》,获得好评,决定专攻文学,并在大学旁听历史、经济和文学艺术课程。1895 年至 1897 年间,和哥哥利希·曼两度旅居意大利,开始职业创作生涯。1898 的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矮个先生弗里德曼》。1901 年发表长篇巨著《布登勃洛克一家》,给他带来很大声誉, 确立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托马斯·曼早期创作受叔本华、尼采和瓦格纳的影响。这个时期发表的中篇小说《特里斯坦》(1902)、 《托尼奥·克勒格尔》(1903)、《在威尼斯之死》(1912),短篇小说《神童》(1903)、 《沉重的时刻》(1905) 等,描写了艺术家孤独、傍徨、苦闷的情绪和某种病态心理,在一程度上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艺术家的时代特征。1905 年托马斯·曼与有犹太血统的教授女儿卡蒂亚·普林斯海姆结婚,生有三子三女,其中大儿子克劳斯·曼也是一位著名作家,二儿子戈罗·曼是一位历史学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托马斯·曼认不清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曾针对亨利希·曼批评德国战争政策的政论《左拉论》,发表《一个不问政治者的看法》,与哥哥论争。战后,他继续写作因战争而中断的长篇小说《魔山》, 该书于 1924 年发表,又一次受到文坛的重视。1929 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接着发表的中篇小说《马里奥和魔术师》(1930),预示了法西斯主义垮台的必然性。

1933 年希特勒篡夺政权后,托马斯·曼的政治认识有了提高。他被迫流亡国外,在瑞士参加反法西斯阵线,1938 年到美国,受聘为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他在流亡期间,发表了一系列反法西斯主义的文章和演说,收在《注意,欧洲!》(1938)、《民主即将胜利》(1938)、《德国听众们!》(1945) 等文集里。1933—1943 年间,托马斯·曼陆续出版了卷帙浩繁长篇小说《约

瑟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第一部《雅各的故事》(1933),第二部《年青的约瑟》(1934),第三部《约瑟在埃及》(1936),第四部《赡养者约瑟》

(1943)。这一组著作取材于《圣经·旧约》中关于约瑟的传说,描写了犹太人善良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借以驳斥希特勒种族主义者妄图灭绝犹太人的种种谬论,全书充满人道主义思想。作者在法西斯分子迫害犹太人的高潮中,写出这样一组作品,用历史小说的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1939 年,托马斯·曼发表了长篇历史小说《绿蒂在魏玛》,写老年歌德

于 1816 年和他青年时代曾热恋过的情人绿蒂在魏玛会面的故事。在这部作品里,作者用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了歌德的伟大形象,同时也写出了他渺小的一面。但是,在描写歌德的心理状态时,又采用了现代派意识流手法,通过歌德大段的内心独白,再现了歌德生活的时代、矛盾的性格和卓越的思想。这部作品以及作者在此之前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如《歌德和托尔斯泰》《1923》、

《歌德——资产阶级时代的代表》(1932)、《叔本华》(1938)等,可以说是托马斯·曼对他青年时代把叔本华、尼采、瓦格纳奉为引路的“三颗明星”的清算,同时也是转向歌德和转向德国古典文化的标志。后来,托马斯·曼发表的政论《反对布尔什维主义是我们时代的大蠢事》(1946),是一篇表明世界观进一步转变的代表作。

托马斯·曼后期的重要作品是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1947 ),它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德意志民族的命运和灾难,是一部“痛苦之书”。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被挑选者》(1951)、《大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自白》

(1954),中篇小说《受骗的女人》(1953)等。

托马斯·曼一生维护人道主义传统,在艺术创作上既有继承也有创新。他的小说结构严谨,独具匠心。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者,虽于 1944 年获得了美国国籍,但对五十年代初美国推行麦卡锡主义、迫害进步人士极为不满,愤而离开美国。他希望德国民族得到统一,在没有统一前,他于 1952 年选择瑞士作为定居地。1949 年,纪念歌德诞生二百周年时,他在西德的法兰克福和东德的魏玛各发表一次演说;1955 年纪念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时,他又在西德的斯图加特和东德的魏玛各发表一次演说。这两项活动引起了巨大反响。托马斯·曼曾获多项文学奖,并被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包括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55 年 8 月 12 日, 托马斯·曼在世界各地庆贺他八十寿辰后不久在苏黎世逝世。他在国际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发表于 1901 年,这是德国

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在 1929 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证书上特别提到“这部作品日益被公认为当代文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有个副标题:《一个家庭的没落》。托马斯·曼在这部小说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德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通过一个旧式资产阶级家庭在精神道德和经济上的没落,刻划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揭示了弱肉强食的资产阶级法则。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

故事发生在商业城市吕贝克,着重反映的是 1835 至 1876 年间的历史, 这正是德国历史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小说开始,靠拿破仑战争起家的大粮食商约翰·布登勃洛克刚买进一座大宅,亲友们都来庆贺。这个家庭有经济

实力有社会地位。到第二代小约翰继承家业后,他有了一个竞争者:暴发户哈根施特罗姆。小约翰怂恿和胁迫女儿安冬妮放弃与医科大学生莫尔顿的爱情,嫁给汉堡“富商”格仑利希。后者实际上是一个买空卖空的投机商,安冬妮在丈夫身败名裂后同他离婚,回到娘家。这时,小约翰因商业上竞争激烈,加之时局动荡,女儿婚事上又失算,处境非常困难,然而他并没有想到如何去适应新的环境,而继续恪守传家箴言:“白日精心于事务,然勿作有愧于良心之事,俾夜间能坦然就寝。”到第三代托马斯经营家业时,两个家族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由于战争、投机失败等天灾人祸,托马斯连遭打击,败落下来。托马斯死后,儿子汉诺体弱多病,胆小怕事,更无法适应这个社会,不久早夭。这一显赫一时的家族终于没落。

托马斯·曼在这部五十余万言的小说中,以他家族亲友为原型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典型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巨大的德国社会生活画面,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发展的两个重大阶段及其历史演变过程。小说的艺术特点,在于通过日常家庭生活的描写,包括婚丧嫁娶、圣诞节日等活动,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揭示历史时代的更迭。结构严密,语言精练,对话生动,有幽默感和吸引力。这是托马斯·曼早期最重要的小说。

发表于 1924 年的《魔山》,可以说是他中期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描写发生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中达伏斯一所肺病疗养院里的故事。主人公汉斯·卡斯托普刚从大学毕业,从汉堡到疗养院来探望表兄约阿希姆·齐姆森。他打算只在山上逗留三星期,但医生诊断,说他患有肺病,于是就住了下来,从1907 年呆到 1914 年。疗养院的病人来自欧洲许多国家,都是贵族和大资产阶级,这个圈子和外界社会完全隔绝。汉斯住在这里,忘却了自己的事业计划,疗养院成了一座“魔山”。他与意大利作家泽特姆布里尼交往,深受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后来他又迷恋于俄国女人克拉美迪娅的美貌;接着又受耶稣会教士纳夫塔的强权暴力观点的影响。小说通过汉斯的所见所闻,揭露了国际资产阶级寄生生活的空虚和腐朽,他们靠股息和年金,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这是一部德国传统的教育小说,后来主人公汉斯终于领悟到“人为了善和爱就不应该让死亡统治自己。”最后他摆脱了等待死亡的思想,离开疗养院。但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声已经打响。汉斯和其他青年一起,被驱赶上硝烟弥漫的战场。

托马斯·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二十世纪初欧洲的病态社会和疗养院的病态环境,以及住在这里的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醉生梦死的病态心理,谁要是落进这个世界,就会被病魔所袭,很难摆脱。疗养院病人在茶余饭后进行的范围广泛的辩论,反映了托马斯·曼对一次大战前后时代的分析,因此它也是一部“时代小说”。

托马斯·曼后期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它有一个副标题:

《由一位友人讲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弗金的一生》。这部作品写于1943—1946 年间,1947 年出版。小说通过哲学博士塞雷努斯·蔡特布洛姆为

他死去的同学和挚友、音乐家阿德里安·莱弗金写传,描述了莱弗金 1885

至 1940 年的一生经历。莱弗金出身农村,从小有音乐天赋,但性格孤僻。上中学时,受教堂风琴师克莱契玛尔的教育,研习乐器和音乐知识。中学毕业后,先在哈勒大学学习神学,后转到莱比锡学习作曲。在学生时代,他就创作了有独特风格的作品,不过也染上了缠绵终生的疾病。旅行意大利时,他偏头痛发作,在幻觉中受魔鬼引诱,订立契约:魔鬼答应在二十四年内不断

给予灵感,使他创造出最美的音乐作品,他必须为此舍弃一切人间的爱,二十四年后灵魂归魔鬼所有。莱弗金回国后,定居慕尼黑乡间,埋头创作,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写出了一部又一部音乐作品。最后他致力于大型清唱剧

《浮士德博士的悲歌》的创作,1930 年完成后,他邀集了约三十位相识与不相识的人到他居住的乡间,准备介绍这部作品。演奏前,他作了一个奇特的自白,自述与魔鬼订约的事。客人非常震惊。当他坐在钢琴前准备演奏时, 突然晕倒在地,后来虽然醒了过来,但已失去理智变成痴呆。他又生活了十年,于 1940 年 8 月正当纳粹德国沉醉于征服世界的迷梦中时死去。而当蔡特

布洛姆快写完这部传记时,已是 1945 年 4 月下旬,希特勒德国即将灭亡。但作者对德国人民和德国的前途没有失去信心:“愿上帝保佑你们可怜的灵魂,我的朋友,我的祖国。”

这是托马斯·曼的精心之作,内涵非常丰富。作者通过语言的不断变化和对音乐的阐述建构了这部鸿篇钜制。莱弗金梦幻中出现的魔鬼代表了二十世纪的非理性主义,与魔鬼订约意味着莱弗金把灵魂出卖给了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托马斯·曼认为,二十世纪的法西斯主义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宗教蒙昧主义。莱弗金是一个有音乐天才的人,因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才去与非理性主义(魔鬼)结合;德意志民族是有才能的民族,也因一时迷失方向,才为希特勒法西斯主义所奴役,所以作者让现代浮士德——莱弗金在1930 至 1940 年这十年中痴呆不清醒。音乐是德意志的象征形象。评论家认为,托马斯·曼通过莱弗金这个艺术形象以及他的一生经历,描绘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德意志民族的发展和过错,同时也清算了作家自己的资产阶级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响。无怪乎作者称这部小说为“痛苦之书”, 它不光是“一部音乐小说”,首先想到的是“一部文化和时代小说”。作品中莱弗金的思想、气质、经历以及他变成痴呆等细节取材于尼采的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