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恩哈德和汉特克

托马斯·贝恩哈德(1931—1989)出生于荷兰的海尔伦修道院。他是私生子,父亲是奥地利木匠,母亲是奥地利一作家的女儿。他从未见过父亲, 在外祖父母身边渡过童年,受到艺术熏陶。1947 年文科中学毕业后,他去一家商店当学徒,一年后,因肺结核住院。在住院疗养时,他的外祖父和母亲相继去世,他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曾几次试图自杀。1952 年他入萨尔茨堡的莫扎特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导演和表演艺术。在此期间,他担任了当地出版的《民主人民报》的记者,并开始在该报上发表文学作品。学业结束后, 成为一名专业作家。1965 年,他在奥尔斯多夫购得一座破旧的农家大院,他自己把它修缮后就定居在那里,谢绝参加社会活动和文坛纷争。

1957 至 1960 年间,贝恩哈德发表了三本诗集和四个短剧,但都没有引起文坛重视。六十年代初他开始创作小说。他总共写了二十多部长、中、短篇小说集和五部自传体小说。著名的有长篇小说《严寒》(1963)、《精神错乱》(1967)、《石灰厂》(1970)和《修改》(1975),中篇《安拉斯》

(1964)、《走》(1971)、《是》(1978)等。贝恩哈德曲折、坎坷的生活经历可以说全都溶化在他的这些小说里。从七十年代开始,他在写小说的同时,又开始戏剧创作,接连发表了近二十个剧本,差不多每年都推出一个新剧本。重要剧作有《博里斯的节日》(1970)、《狩猎协会》(1974)、

《总统》(1975)、《康德》(1978)、《剧作人》(1984)和《英雄广场》

(1988)等。德国、奥地利的剧场都纷纷上演他的戏剧,贝恩哈德成为德语国家戏剧舞台上演剧目最多的剧作家之一。

贝恩哈德的创作以小说和戏剧为主,但他的诗歌也颇有特色。1991 年出版的《诗歌全集》(350 页),被德国西南广播电台评为当年三本最佳的文学书之一。

贝恩哈德长期忍受着病痛(肺癌)的折磨,但他笔耕不止。为了褒奖贝恩哈德在文艺事业上做出的贡献,德语国家的文化团体和各种基金会纷纷授予他各种奖赏。然而尽管贝恩哈德获得众多的殊荣,他对这一切却表现得十分淡漠。1979 年,他干脆退出设在西德达姆施塔特的德意志语言文学科学院,辞去院士头衔。

贝恩哈德的作品具有极大的否定性。在他的作品中,除了疾病、死亡、愚蠢、绝望和心理变态外,几乎看不到别的色彩。他自己也说过:“我的信

息都是黑色”。如果说十九世纪奥地利小说家斯蒂夫特在文学创作中倡导的是“温柔法则”,那末二十世纪的贝恩哈德倡导的却是“死亡和疯狂法则”。他的作品里总有疯狂者和自杀者。他认为正是资本主义“文明”社会更多地造就了疯狂者和死亡者,这是“人类的悲剧”。但死亡和生命是辩证的一对。贝恩哈德写绝望和死亡,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希望和生命。正如他所说:“死亡是我的主题,因为生命是我的主题”。他针砭时弊、反对种族歧视、批评环境污染、忧虑生态失衡、抨击天主教会、蔑视各种政客、甚至指控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他说:“艺术家每天都在创造世界,政治家却在糟塌这个世界。”为此,他在奥地利的政治家和评论家中树立了不少“敌人”,但同时也获得他们以及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尊敬和崇拜。人们从否定之否定中看到了肯定。否定的辩证法把他的艺术作品烙上了“世界文学”的印记。

1963 年发表的《严寒》是贝恩哈德的成名作,描写一名医科大学生接受委托,去山区文格村看望退隐画家的故事。小说以第一人称手记的形式展开情节,从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十七天结束:有大学生的描述和感触,有画家的独白和幻象,有两人肺腑之言的长谈,有写给委托人的信件。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把文格村描写成人类完美的世界末日的舞台,这种完美伴随以残暴和对自然的无法估量的破坏,而生活在这里的人因此也都冷酷、罪恶和与人类为敌。小说给人以病态、绝望的感觉,但它也因此震撼世人,引起批评界的强烈反响。他的另一些小说也都紧扣时代,揭露了现代社会的环境污染、诽谤、虚伪、官僚主义和权力犯罪。他把纯洁原始的自然遭到现代文明的破坏,称为“痴呆的临死挣扎”。他要用自己科学精神和诗意精神相结合的小说警醒世人,与他一起“寻求原因”。

三幕剧《博里斯的节日》描写了一个封闭的社会:十三位没有腿的难友应邀参加同样没有腿的博里斯的生日宴会。贝恩哈德在剧中展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当代资木主义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枯萎,空间范围的局限,身体的残缺和语言的减少。《英雄广场》一剧中,通过人物间的谈话无情的抨击、揭发了奥地利的腐败政治和社会弊端,而观众确在痛骂声中真正领悟到剧作家对祖国无限的爱。

贝恩哈德的创作受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和奥地利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他在探讨当代人生的危机的同时,依靠修辞学的力量构建作品,充分运用了话语的思辩性和“语言游戏”,以新奇独特的风格著称文坛。

彼得·汉特克(1942—)出生于克恩滕州格里芬一个职员家庭。童年时随父母住在东柏林,1948 年回到格里芬,中学毕业后入格拉茨大学攻读法律,积极参加当地文艺团体“城市公园论坛”的活动,1963 年起在电台和杂志《原稿》上发表作品。1965 年辍学,专事文学创作。曾多次去美国旅行, 也有一段时间住在西德一些城市,1975 年起居住在巴黎。1979 年迁居萨尔茨堡。

汉特克是以叛逆者和挑战者的姿态出现于文坛的,自称在创作中“决不与人雷同”。他在 1966 年应邀参加“四七社”年会,会上公开向传统文学挑战,辱骂“四七社”作家墨守成规,愚蠢可笑。这件轰动的事倒激励他赶快作出成绩来。紧接着他连续以“反戏剧”和“反小说”猛烈冲击了德语文坛, 发表了一系列作品,重要的有剧本《骂观众》(1966)、《预言》(1966)、

《自咎》(1966)、《卡斯帕尔》(1968),长篇小说《大黄蜂》(1966)

和《小贩》(1967)等。这些作品表现手法新颖,把记录客观世界和描绘心理活动结合起来,情节简单,叙述繁琐;注重个人、自我的存在,强调内心的生活和心理的真实。

1970 年后,他的创作有转向现实主义的倾向,并带有自传色彩,重要作品有小说《罚点球时守门员的恐惧》(1970)、《无望的不幸》(1972)、《短信长别》(1972)、《世界的重量》(1977),剧本《驰骋在博登湖上》(1971)、

《无理性的人死光了》(1974)等。八十年代以来,他主要从事散文创作, 发表的重要作品有《孩子的历史》(1981)、《铅笔的故事》(1982)、《痛苦的中国人》(1983)、《重复》(1986)、《作家的下午》(1987)等。他 1991 年发表的诗集《关于成功的日子》被权威性的德国西南广播电台评为当年德语文学三本最佳图书之一。

汉特克的创作受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和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1889—1951)的影响,并有所独创,因此他的作品在西方文坛颇受推崇, 曾多次获奖(1973 年获毕希纳奖)。

1966 年发表的剧本《骂观众》是汉特克的成名作。这是一部刻意违反传统戏剧规则的作品,作者自称这是一出“说话剧”。剧本没有故事情节,也没有戏剧性的人物和对话,只有四名说话者在没有布景的舞台上,对着观众谩骂,而并不针对任何具体的人,只是谈论戏剧艺术,宣讲作者反幻觉主义的戏剧观,中间伴以强烈节奏的音乐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全剧在说话者对观众的谩骂和嘲讽中结束。

汉特克的这类“说话剧”,旨在对传统的表演与接受方式进行原则性的批判,让观众摆脱被动接受的地位,以彻底否定束缚观众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传统戏剧。这种戏剧实际上是语言的蒙太奇,其源出自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和“语言游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