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德国剧作家、诗人、戏剧理论家、导演。他出生于巴伐利亚奥格斯堡一个工厂主家庭,1917 年中学毕业后入慕尼黑大学哲学系,后改学医学,1918 年在战地医院护理伤员。他激进的政治态度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获得士兵的信赖,十一月革命时被选为奥格斯堡士兵委员会成员。一次大战后继续在大学学习。早在中学时期他就开始创作诗歌,这时对戏剧发生兴趣,写出了最早的剧本《巴尔》(1922)和《黑夜鼓声》(1922),后者获克莱斯特奖。接着被聘为慕尼黑小剧院戏剧顾问兼导演。1924 年应著名导演莱因哈特(1873—1943)之邀去柏林任德意志剧院戏剧顾问。1926 年入柏林马克思主义工人学校,结合创作实践系统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学说。1927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家庭格言》。他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没有参加共产党。
1933 年纳粹党上台后,布莱希特被迫流亡国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先在丹麦住了六年,其间曾去苏联与福伊希特万格、布莱德尔共同出版文学杂志《言论》。1939—1940 年住在瑞典和芬兰,1941 年去美国。1947 年底回到欧洲,次年定居东柏林,和妻子海伦娜·魏格尔一起创建和领导“柏林剧团”,亲任导演,实践自己的戏剧理论,直至逝世。
布莱希特的初期创作以诗歌为主,先后共写有一千五百首诗歌,《家庭格言》外的重要诗集有《歌与诗》(1934)、《斯文德堡诗集》(1939)、
《流亡诗集》(1943),以及 1951 年出版的诗选《诗百首》。他的诗歌大多采用可以咏唱的歌词和歌谣体,其优秀代表作都有诉诸理性、启迪思考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他还创作了小说多部,著名的有《三角钱小说》(1934)、
《主人尤利乌斯·凯撒的业绩》(1938—1939)、短篇小说集《日历故事》
(1949)。
布莱希特的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他一生写了近五十部多幕剧和短剧。流亡前的重要剧作有《人就是人》(1927)、《三角钱歌剧》(1928)、《例外与常规》(1930)、《措施》(1931)、 《母亲》(1932)等。这些戏剧富有辩证法,有明显的教育意义,称之谓“教育剧”。流亡期间,他的思想和艺术更加成熟,进入“叙事剧”创作阶段,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剧本,如《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193—1938)、《卡拉尔大娘的枪》(1937)、《伽
利略传》(1938, 1945—1947)、《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 四川好人》(1939—1941)、《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1940)、《阿尔图罗·魏的有限发迹》(1941)、《高加索灰阑记》(1944—1945)等。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剧作有《公社的日子》(1948—1949)、《杜兰朵》
(1954)。他的戏剧如按题材和形式区分,主要有大众戏剧、寓意剧和历史剧三种类型,此外,尚有一小部分传统戏剧。
布莱希特在戏剧上的重要贡献是创立了“叙事剧”理论。他的戏剧美学思想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叙事剧”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戏剧必须起教育作用,不仅解释世界,更应起改造世界的作用。其艺术方法的核心是“间离效果”(一译“陌生化效果”)。这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 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因此它偏重于诉诸观众的理性,让他们在观看与思考中判断剧情的是非曲直,得出自己的结论。与之相适应的是戏剧情节故意夸大,矛盾冲突复杂,舞台设计和道具别开生面,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在剧中加入叙事人、定场诗、舞蹈、歌唱等。布莱希特要求导演让演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同样,布莱希特也给观众在思考上及美学欣赏上以最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观众的主观能动性使作品达到更高的美感教育作用。这是一种同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 体系“以情动人”对立的戏剧理论。早在三十年代,布莱希特就对中国京剧产生浓厚兴趣,1935 年在莫斯科观看过梅兰芳(1894—1961)的演出,并发表专门论文。他的戏剧中吸收了中国京剧的一些表演艺术特征。他的重要理论著作有《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1936)、《论实验戏剧》(1939)、
《表演艺术新技巧》(1940)、《戏剧小工具篇》(1948)、《戏剧论著》
(七卷, 1957)等,还有许多对剧本的导演分析。今天,布莱希特已成为现代戏剧的经典作家,在世界各国具有深远的影响。
《伽利略传》是布莱希特最重要的剧本之一,初稿产生于 1938 年,1943 年首演。1945 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后,造成数以万计的人死亡和巨大灾难,作者有感于科学技术与现代战争的关系,进一步改写了这个剧本,明确提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科学研究的目的问题,1947 年完成。1954
—1956 年作者定居柏林期间,又一次修改了这个剧本。
这是一出历史哲理剧,以十七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
(1564—1642)的事迹为题材,把历史的经验教训和二十世纪的现实斗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哲理性的主题思想。剧情如下:故事发生在十七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教授伽利略用望远镜发现了许多天文现象,证实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地球中心说”。这一发现客观上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为了科学研究和较高的收入,他搬到了佛罗伦萨,当了大公爵的宫庭数学家。不过在这里没有人相信他的发现,也不愿看一眼他的望远镜,还是坚持地心说,他只得带了科研成果到罗马,在一次假面舞会上,罗马的大主教凶狠地向他宣告:教会否定了哥白尼的学说,并不准伽利略继续从事研究。他被迫沉默了八年。后来新教皇登基,他鼓起勇气,继续在“禁区”进行研究。经过十年努力,他的学说已广为传播。宗教裁判所害怕伽利略的学说会动摇教会的统治于 1633 年在罗马对他进行审讯,肆意迫害。伽利略在威胁和压力下公开宣布收回自己的学说。但仍被判处终身监禁。他被软禁在一所农舍里,只有他的女儿陪伴着他。一天,他的
学生安德利阿来看望他,才知道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说,而是在偷偷写下科学著作《对话录》。这一著作后来由这个学生带出意大利国境,传播到全世界。伽利略始终相信一个新时代已经破晓。
这部叙事剧从多侧面塑造了伽利略的形象。他有伟大的一面,又有软弱的一面,更有普通人的欲念和缺点。通过他的一生几个重要片断,表现了新旧社会交替时刻,真理与谬误、科学与愚昧、变革与反动之间存在着的生死搏斗,启迪人们去思考许多问题。令人欣慰的是历史上的真正的伽利略案, 在沉冤达三百六十年后终于得到平反。1992 年 10 月 31 日梵蒂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正式发布平反公告,为伽利略恢复名誉。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布莱希特于 1939 年完成的剧本,1941 年首演。这是他的叙事剧理论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在戏剧舞台上享有盛誉,为许多剧院的保留剧目。
这是一部根据十七世纪德国作家格里美尔豪森的小说《女骗子和流浪者大胆妈妈》编写的历史剧,以德国三十战争为背景,描写一个绰号大胆妈妈的随军商贩的故事。大胆妈妈名叫安娜·菲尔琳,她带着二个儿子和一个哑巴女儿靠随军叫卖日用杂货,妄想发战争财。结果一子一女死于战祸,另一个儿子带上手铐成了罪犯。战争带给她的只是灾难,但她执迷不悟,依然拉着大篷车,孤单一人在战争中继续她的营生。
这个剧本通过开场和终场的鲜明对比,告诉观众:小人物想靠战争发财是不会成功的,战争只会给他们带来灾难而不是财富。意在提醒德国人民要起来与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作斗争,同时也向对希特勒抱幻想的西方国家敲响警钟,要求人们认清迫在眉睫的战争危险。全剧至终大胆妈妈没有觉醒,但观众却更加觉醒,受到教育。
布莱希特的剧本《四川好人》创作于 1939—1941 年流亡瑞典和芬兰时期,1943 年首演。这是一出著名的寓意剧,描写四川好人欲行善而不得的故事。剧本开始,天上三位神仙下凡寻找好人,发现中国四川的贫苦而心地善良的妓女沈黛,就给了她一大笔钱,让她开一家小烟店维持生活,不必再去卖身。但沈黛开了烟店后,许多乞丐和亲戚向她借钱,并在她那儿吃喝。她的小店几乎倒闭。这时,沈黛还救了一个叫宋的失业飞行员,并且与他相爱。但宋也对她诈骗。沈黛没有办法,便化装成一个男人,自称是表兄瑞达。“他” 整顿烟店,并用简陋的工棚办起了烟厂,强迫大家(包括宋)在厂里劳动。瑞达冷酷无情,剥削工人,因此,许多人想念慈善的沈黛。有人怀疑沈黛被瑞达谋害了。瑞达最后被捕,三个神仙施计成了法官。在法庭上,瑞达脱去面具,恢复沈黛原来面目。沈黛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神仙无法回答,悄悄消失,他们寻找好人的愿望终于破灭。
布莱希特通过沈黛好坏两个人的形象以及后来提出的问题,说明现存世界需要改变,但如何改变,留待观众去深入思考。也就是说,让观众带着问题走出剧场:怎样才能创造一个好社会,人们既能行善做好事,又不会使自身的存在受到危害?我们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布莱希特的诗歌创作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他的戏剧中也夹有不少诗歌。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高度的概括性,强烈的讽刺性;选材精辟, 形象深刻,击中要害,发人深思,很有教育意义。在形式上深受民歌的影响, 语言简洁清晰,普通工人、农民都能读懂。在内容上他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的重大事件,提出尖锐、发人深省的问题。在希特勒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他写了《将军,你的坦克是一辆坚固的车》、《士兵的老婆得到了什么?》等诗篇,打击法西斯分子,启迪德国人民的觉悟。他还善于对工人群众进行启蒙教育,在这方面写了许多诗歌,下面是 1936 年创作的著名诗篇《一个读书的工人的疑问》:
是谁建造了七座门的忒拜城? 书上写着许多国王的名字。 是国王们背来的那些石块? 是谁多次重建了
反复遭到破坏的巴比伦? 在金碧辉煌的利玛城里
建筑工人住着什么样的房子? 中国长城竣工的那天晚上
民夫们在哪里栖身? 伟大的罗马城
有着数不清的凯旋门。是谁建造了它们? 皇帝们打败了什么人?
倍受颂扬的拜占庭
只为它的居民建造了宫殿? 据说神话里的阿特兰蒂斯 被海水吞没的那天夜里,
溺水的人们呼唤着他们的奴隶。
年轻的亚历山大征服了印度。靠他自己?
凯撒打败高卢人。
他身旁至少还有一个厨子吧?
西班牙的菲利浦,当他的舰队沉没时, 抱头痛哭。此外再没有人哭过?
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七年战争中打了胜仗。除了他之外,还有谁打了胜仗?
每一页一个胜利。
是谁烹调了胜利的酒宴? 每十年一个伟人。
是谁偿付了那许多费用? 这么多的记载。
这么多的疑问。 (张黎译)
在这首诗中,布莱希特借读书的工人之口,对历史书上记载的帝王的丰功伟绩提出质疑。“每一页一个胜利”、“每十年一个伟人”。“这么多的记载。这么多的疑问”。但每一个疑问背后,都有丰富的“潜台词”,人们经过思考不难得出“人民创造历史”的答案。布莱希特认为,质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所以他的诗歌和他的戏剧一样,并不着力于去感染读者的感情, 而是努力启发读者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