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茨威格和赫·布罗赫

斯特凡·茨威格(1881—1942),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大资产阶级家庭。中学毕业后入维也纳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哲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和罗曼语文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04 年后他去欧洲各国、北非、印度、北美等地参观游历,在法国结识罗曼·罗兰和比利时诗人维尔哈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去瑞士从事反战活动,呼吁和平。二十年代曾去苏联访问,结识高尔基。1933 年希特勒上台后,他于 1934 年 2 月流亡英国,1940 年到巴西定居。后来由于对前途悲观绝望,于 1942 年 2 月 23 日同妻子一起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寓所自杀身亡。

斯·茨威格早在大学学习时,就进行文学创作,出版诗集《银弦》(1901)、

《早年的花环》(1906)。这些诗歌具有新浪漫主义的倾向。后来他深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在作品中着力描写人的心理活动和表现情欲的力量。1911 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1917 年发表取材于《旧约》的反战剧本《耶利米》。他最成熟的作品大都是在二十至三十年代完成的,这个时期他出版了中篇小说《恐惧》(1920,1925 改写)和中篇小说集《马来狂人》

(1922),《感情的混乱》(1927)。这些作品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感人的人物形象;语言优美,情节动人,并有社会批判精神,深受读者喜爱。短篇小说集《人生的际遇》(1927)原为五篇, 1 936 和 1943 年两次再版扩充为十二篇,以小说体裁记叙具有历史意义的史实,内容带有传奇色彩,描写十分生动。

斯·茨威格写有两部长篇小说,一部是《富贵梦》,作于 1931—1935

年,生前没有发表,后人根据他的遗稿整理于 1982 年出版,描写出身微寒的

少女克丽丝蒂娜由于偶然机会跻身上层社会,但好景不长,富贵梦破灭又被逐出的故事。另一部是《心的焦躁》(一译《爱与同情》1938),描写一个年轻的军官与瘫痪的富家少女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奥匈帝国灭亡前的社会状况。

斯·茨威格热衷于传记著作,他曾说过:“我在写作上的主要志趣,一直是想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和他们的生活遭遇。这也就是我为许多名人撰写评论和传记的原故。”他重要的传记文学有:《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也夫斯基》(1920),《罗曼·罗兰》(1921),《同恶魔作斗争》(1925)写三位患有精神病的天才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的生平,

《三作家的生平: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1928,《精神疗法:梅斯默尔、贝克——艾迪、弗洛伊德》(1931);还有描述政治家和贵族的传记文学:《约瑟夫·福煦》(1929)、《玛丽·安东内特》(1932)、《玛丽亚·斯图亚特》(1935)等。

斯·茨威格在自杀前的 1941 年,写下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

(1943 出版)和自传《昨天的世界》(1944 出版),沉痛地向世人告别。

《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的重要作品,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在一艘从美国开往巴西的客轮上,有位世界象棋冠军,他十分高傲,目中无人。当大家知道他是象棋冠军时,一位百万富翁鼓动一个工程师与他对弈。有位名叫B博士的乘客在旁指点工程师,竟打败了象棋冠军。原来B博士是维也纳的著名律师,1938 年希特勒吞并奥地利时他被盖世太保逮捕,关在单人牢房里,与世隔绝。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本象棋大师的一百五十盘棋局集锦,便在房间里按棋局与自己对弈。这样长年累月脑中装满棋局,竟然“象棋中毒”,患了精神分裂症。为此纳粹释放了他,他就流亡到国外。第二天, B博士应象棋冠军的要求与之对弈,讲明只下一盘,结果他胜了。接着对方要求再下一盘,B博士违背医嘱欣然同意,正下棋子时,他变得极度兴奋慌乱起来,他感到马上要犯“象棋中毒症”,病情发作起来无法控制,便中途站起走了。象棋冠军还为此感到可惜。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心理小说,描绘了由于纳粹迫害而引起的精神饥饿,控诉了希特勒法西斯的罪行,既有进步的思想内容,又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曾三次拍成电影。

赫尔曼·布罗赫(1886—1951)出生于维也纳一犹太纺织工厂主家庭。早年在科技工业院校学习工程技术和纺织。1908 年继承父业当了工厂主直至1927 年企业倒闭。1928—1931 年他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数学、哲学和心理学, 在此期间完成了他的成名作、长篇小说三部曲《梦游者》(1931—1932)。这部作品通过帕泽诺夫这个容克军官在婚姻问题上的陈腐观念,莱茵地区的会计埃施在社会生活中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投机商人胡古恩瑙不顾一切地追逐利润和感官享受,说明他们都是一些梦游病患者,浑浑噩噩地生活在世界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奥匈帝国和威廉帝国逐渐衰落的过程。1935 年起布罗赫成为专业作家。

1938 年纳粹德国占领奥地利后他被捕,后来由于国外朋友的营救才被释放。接着流亡到美国,在一些学术机构工作,研究群众心理学。1950 年被耶鲁大学聘为德国文学教授,同年还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候选人。1951 年 5 月 30 日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他留下许多未完成的遗稿,现存在耶鲁大学图书馆里。

《维吉尔之死》(1945)是布罗赫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描写古罗马诗人

维吉尔在临死前十八个小时,对艺术真实性及其意义产生的怀疑和失望心情,实际探讨的是艺术和艺术家的价值和作用问题。诗人维吉尔已患重病, 他随罗马皇帝屋大维(奥古斯都)乘船由雅典返回意大利。他住在行宫,在漫长的黑夜里,回顾自己的一生。维吉尔认为自己既给人类带来了鼓舞和力量,也对人类的精神起了麻醉作用;他创作的美脱离了现实生活,没有达到艺术的伟大目标,更没有为铲除奴隶制度作出贡献。他要求人们焚毁他的史诗《埃涅阿斯纪》的手稿,因为这时他认为文学艺术只不过是获得虚荣的手段。他的两个朋友拒绝了他的要求。后来奥古斯都也指责他出于嫉妒而不愿献出自己的作品。他没有办法只好交出手稿,委托两位朋友予以出版,这部史诗才得以保存。最后,垂死的维吉尔在幻觉中目睹了地球和宇宙的变形, 象征世界的没落。

这部作品开始创作于 1937 年,正是法西斯主义猖獗的时代,几经修改

至 1945 年出版。通过大段的内心独白剖析了诗人的思想活动,也表明了布罗赫本人对艺术价值的认识。作者提出了艺术作品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问题, 因为在可怕的法西斯时代,作家是软弱无力的,任何艺术都毫无意义。但小说最后的结尾,可能是暗示纳粹德国必然灭亡的命运。

1950 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无罪的人们》,实际是由十一个中短篇小说组成。布罗赫采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德国自二十年代初至三十年代初的社会状况。小说中的人物均未直接参预任何法西斯暴行,然而他们对政治漠不关心的态度和在道德上的堕落,无疑助长了法西斯主义的孽生和泛滥,这些“无罪的人们”恰恰是纳粹产生的根源。布罗赫逝世后根据遗稿出版的长篇小说《诱惑者》(1953),通过发生在偏僻的阿尔卑斯山区村民中的愚昧迷信的故事,又一次揭示了法西斯主义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