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茨和格律恩

西格弗里德·伦茨(1926—)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吕克一税务官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不久被征入纳粹海军,后来他在丹麦受训时逃跑。战后在汉堡大学攻读哲学、英国语言文学和文学史。1951 年任《世界报》副刊编辑,1951 年起成为专业作家。他是“四七社”成员,曾获得多种文学奖。

伦茨的初期创作受托马斯·曼、陀思妥耶夫斯基、福克纳、特别是海明威的影响。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空中群鹰》于 1951 年发表后受到评论界的重视。小说叙述战争中的一名战俘逃跑后被追逐最后在边境上被打死的故事。接着他又写了多部长篇小说。《与影子决斗》(1953)写一个德国上校重新访问非洲战场,受到良心的谴责。《激流中的人》(1957)写一个老潜水员因年老失业而涂改证件,虽努力工作但结果还是被解雇的故事。《面包与运动》(1959)写一个曾获得过荣誉的运动员,为了保持荣誉不顾体力和衰老,仍顽强地在运动场上和新起的一代进行力所不及的角逐,最后落得悲惨的结局。《满城风雨》(1963)通过一个游击队员与德国占领军的故事, 提出了战争罪责问题。《德语课》(1968)是伦茨的一部力作,剖析了长期作为“德意志品质”宣扬的“忠于职守”的思想,发表后在德语文坛引起轰动,并立即被拍成电视片,广为流传。《楷模》(1973)描述三个教育工作者承担编写一部符合时代要求,作为青年人楷模的教科书,他们几经努力但最终还是失败;作品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问题。《故乡博物馆》

(1978)写一个地毯工人呕心沥血在故乡筹办一座博物馆,后因纳粹省长被选为博物馆馆长,愤而将博物馆焚烧的故事。1985 年他又发表长篇小说《练兵场》。

伦茨还写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著名的有《苏莱肯村曾经如此多情》

(1955)、《灯船》(1960)、《败兴的人》(1965)、《爱因斯坦在汉堡横渡易北河》(1975)和《塞尔维亚姑娘》(1987)等。他也创作戏剧(如1961 年发表的《无辜者的年代》和广播剧(如 1963 年发表的《抄家》), 不过没有小说有名。

揭露和清算法西斯的罪恶,吸取全民族的历史教训,是伦茨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1968 年发表的《德语课》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故事发生在 1945 年。少年西吉因“盗窃”艺术品被关进教养所。他在单人囚室里被罚写德语课的一篇作文;“履行职责的欢乐”。他想起了往事。父亲耶普森是一名乡村警察,1943 年奉命监视画家南森,禁止他继续作画,并没收他的作品。当时十岁的西吉同情画家,帮他藏画。耶普森则忠实地执行命令。一次,警方

借故抓走南森时,画家偷偷地把画塞给西吉。战争即将结束时,耶普森在院子里烧毁文件,英军赶来,把他抓走;西吉从火堆旁抢出一卷没收的画稿。战后,耶普森仍回小镇当警察,尽管时代早已不同,但他仍执行原来的命令, 搜寻并销毁南森的画。他的顽固使西吉十分恐惧,最后发展到病态的地步。一次在画展上西吉唯恐南森的作品被毁,便继续偷藏画家的画。后被父亲发现,当作难以管教的少年犯送进教养所。

这部小说取材于画家埃米尔·诺尔德(1867—1956)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的真实事件,并赋予新的内容,它深刻地揭示了希特勒纳粹执政的年代,某些德国人由于盲目“履行职责”以至沦为法西斯的帮凶和牺牲品的可悲教训。作者着意塑造的是非不分、冥顽不化的警察耶普森的形象和他的儿子西吉的形象十分成功,非常富有教育意义。《德语课》也是“德国人的一课。”

马克斯·封·德尔·格律恩(1926—),德国工人作家,出生于巴伐利亚州拜伊罗特市一个鞋匠家庭。中学毕业后入商业学校,因父亲被纳粹关入集中营而辍学,到商店当学徒。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纳粹征召入伍,在伞兵部队服役,1944 年为美军俘虏,在美国留居三年,1947 年回国。1948—1951 年当过建筑工人、矿工,1951—1963 年在鲁尔区当了十三年煤矿工人,后来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格律恩从 1953 年开始进行写作,写过诗歌、散文、小说和文学评论。

1962 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双重黑夜里的人》,根据亲自经历描写了四名矿工因塌方埋在井下以及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引起文坛重视。接着发表的重要长篇小说有《鬼火与烈焰》(1963)、《给波施皮希尔的两封信》(1968)、

《坎坷人生》(197)、《雪崩》(1986)等。他还写有不少中短篇小说、广播剧和描写工人生活的纪实文学,其中《西德外籍工人生活景象》(1975) 影响较大。1979 年他为青年写了读物《当初情况究竟怎样?》描写了在第三帝国度过的童年与青年时代。

1961 年格律恩和许泽尔共同发起成立以工人作家为主体的多特蒙德“六一社”。从此“劳工界文学”正式出现在西德文坛。格律恩是“六一社”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他的作品反映职工的生活和面临的问题,用工人的语言讲工人的事情,朴素而真实。他曾说过:“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高雅’文学,我描写我们社会里的工人、职员。我观察他们, 我只能描写他们的事,因为我了解他们的矛盾,我曾和他们一起受过苦”。格律恩当年是两个德国笔会中心成员,曾获得多项文学奖。

1963 年格律恩发表长篇小说《鬼火与烈焰》,很快在社会上和文坛上引起强烈反响,先后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并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成了他的代表作。小说发表后,曾遭到国内一些人的攻击,某公司业主还以诽谤罪控告作者,后来格律恩虽被判无罪,但被公司解雇,从此成为职业作家。

小说以矿工生活为题材,通过主人公尤尔根·福尔曼多次变换工作,反映“福利社会”里各方面人物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以及他们在精神和物质生活方面的种种问题。小说描写了六十年代初的西德社会,尤尔根原在矿山工作,后被解雇,又去钢铁厂、建筑工地等处劳动;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对于“经济奇迹”采取了怀疑态度。他妻子则对“经济奇迹”抱有幻想, 一味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结果在“分期付款”的枷锁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家庭的和睦关系也成了问题。整个作品由工人家庭的日常生活入手,揭示了

劳资矛盾,工人与工会的矛盾,以及纳粹势力的影响。格律恩在写作手法上无所拘泥,时而将故事讲得娓妮动听,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主人公的深切同情; 时而不动声色地如实记录,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世间的不平。全书不分章节, 只分几个大段和一般段落,叙述生动,语言通俗简洁。

《坎坷人生》(1973)是格律恩的另一部重要长篇小说。主人公卡尔·迈瓦尔德是马斯曼公司多特蒙德分厂工人、社会民主党党员,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他发现厂方用窃听设备窃听工人之间的交谈,监视工人。他设法弄到了这些谈话。在圣诞节的庆祝会上,迈瓦尔德在工人面前揭露了厂方的这一卑劣行径,并当场责问法贝尔经理。这事在全厂引起轰动。迈瓦尔德还把情况向区工会领导反映。不久,法贝尔经理被调回总管理处。新来的经理博施动用刑事警察,企图压服迈瓦尔德。迈瓦尔德在厂内厂外进行了揭发,但处处受到各种政治势力的压制和欺骗,使他有如履薄冰之感。他的活动尽管在公众中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并没有使工人政治地位得到改善,更可悲的是, 迈瓦尔德反遭到工厂的解雇。但是工人们团结一致,组织罢工和示威游行。在工人群众声援下,最后劳工法庭出面迫使厂方收回解雇的决定。格律恩在小说中采用第一人称形式,生动地揭示了劳资矛盾、工人与工会的矛盾、各种党派力量之间的妥协与争斗,还以同情的笔调,描述了病退工人和外籍工人的遭遇。这部作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西德社会中工人的生活和斗争,抨击了不能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活动家,同时也描写了工业发达国家在全面机械化和向自动化过渡过程中劳动对人的异化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