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

布拉格德语文学中,除了里尔克外,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是最重要的作家。他和爱尔兰作家乔伊斯(1882—1941)、法国作家普鲁斯特

(1871—1922)一起,已被公认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人。

卡夫卡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犹太血统,父亲是一个百货批发商。卡夫卡从小受德语教育。1901 年中学毕业后,入布拉格大学,初学文学,后来迫于父命,改学法律,获法学博士学位。1906 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法律事务所和法院见习;次年 10 月,进入一家私人保险公司服务;1908

年,又受职于半官方的工伤事故保险公司,直到 1922 年 7 月因病离职。由于

卡夫卡染上肺结核病,几度疗养不见痊愈,1924 年 6 月 3 日在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逝世,年仅四十一岁。

卡夫卡从小爱好文学,中学时开始读斯宾诺莎、达尔文、尼采的著作和易卜生的戏剧。大学时期开始创作,与同学马克斯·布罗德结为知交。他们两人经常参加布拉格的一些文学活动,从 1909 到 1912 年曾几度结伴去巴黎、苏黎世、卢加诺、米兰、魏玛等地参观游历。这时,德国作家赫勃尔和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作品对卡夫卡很有吸引力。以后,他对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著作发生兴趣,也开始研究中国的老庄哲学。以上这些作家、思想家对卡夫卡的人生观和创作思想都有相当的影响。

卡夫卡与进步的捷克知识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情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

(但保持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反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沙文主义, 对战争持消极态度。卡夫卡的个人生活十分不幸,性格上充满矛盾,从他在1910 到 1923 年间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孤独、苦恼、自怨自艾的种种矛盾之情,他把自己的创作视为“我梦幻般的内在生活的描述。”

卡夫卡创作勤奋,但完全是在业余时间、后来并且是和病魔斗争情况下进行的。他的作品并不要求发表。卡夫卡逝世时,他的好友马克斯·布罗德在遗物中找到要求焚毁遗稿的信。但是,布罗德违背了卡夫卡的遗愿,不仅没有焚毁他的手稿,而且把能够搜集得起来的卡夫卡的所有作品,包括草稿和片断、日记和书信,统统整理出版。 1925、 1926、 1927 年分别出版了《诉讼》(一译《审判》)、《城堡》和《美国》三部长篇小说;1935 至1937 年出了六卷集, 1950 至 1958 年又出了九卷全集(卡夫卡生前发表过的作品只占其中一卷篇幅)。这些作品发表后,在世界文坛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在研究者中引起了热烈的争议。

西方世界所以对卡夫卡发生浓厚的兴趣,看作是“新发现”,这与西方社会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法西斯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子恐怖,战后的动荡局势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从卡夫卡的小说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所谓“现代人的困惑”;人们也从卡夫卡小说的多解性中,去认识自己和人类社会。因此,在西方社会中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

卡夫卡流传下来的小说,除上面提到的三部长篇外,还有七十八篇短篇

(其中生前发表过的四十四篇),著名的有《判决》(1913)、《司炉》(1913)、

《变形记》(1915)、《在流放地》(1919)、《乡村医生》(1919)、《饥

饿艺术家》(1924)、《中国长城建造时》(1931 发表)等。卡夫卡的长、短篇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揭示了一个无形中折磨着人的“异化” 世界;从主题思想上看,可分为四类:(1 )揭露社会现实的荒诞、非理性, 人的自我存在的痛苦和原罪感。(2)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人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以致“异化”的现象。(3)描写资本主义社会里,中小资产阶级(许多是小人物)找不到出路的孤独、苦闷情绪和无能为力的恐惧感。

(4)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罪恶,反对异族侵略,在某些方面还反映了对祖国、对犹太民族的失望情绪。这些作品是通过“卡夫卡式”(一译“卡夫卡风格”)的形象塑造和多层含义的隐喻来表现的,往往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梦魇般的气氛。他的许多小说,所写的中心事件是荒谬的,但反映的本质却是真实的。

卡夫卡的小说,不论是短篇还是长篇,思想内容怪诞离奇,艺术形式新颖别致。他摆脱了传统小说描写景物、安排故事的束缚,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为后来的现代派文学开创了先河。他的小说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独创性、象征性、荒谬性、冷漠性和意识流。此外,卡夫卡小说的结构都比较紧凑,文字简洁流畅。他往往通过富有实感的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探讨人生哲理,揭示社会矛盾,收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卡夫卡的作品是在历史时间与地理空间之外展开的,它包容了相当宽广的历史范畴,既具有寓言的色彩,又带有“先知式”预言的内容。现代主义的许多流派都纷纷和卡夫卡攀亲结缘,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象征主义和存在主义文学找到了自己的知音,荒诞派和新小派遇到了自己的同类,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见到了自己的先辈。

卡夫卡一生中还写了不少书信,有写给家人的,有写给好友布罗德的, 也有写给女友费丽丝和米伦娜的,尤其是 1919 年写的长达三万五千字的《致父亲》更为著名。他还长期写日记。他的书信和日记,既是研究作者思想、生活和创作的文献资料,也是优秀的独特的文学作品。

卡夫卡于 1915 年发表的《变形记》是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在重重迫害下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以致“异化”的现象。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是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销员,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挣钱养活家人。一天早晨,他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感到十分恐慌,担心失去工作,也无法见人。他的父母和妹妹见到这个情景,非常震惊。父亲不理他,母亲很悲伤,妹妹开始时怜悯他,给他送食物和打扫卫生,但后来她也感到厌倦了,格里高尔的饮食就没有保证,房间也越来越肮脏。由于少了格里高尔的工资收入,家里人只得另找工作谋生,并招来三位房客,以增加收益。一天,格里高尔被妹妹的小提琴声吸引出来, 暴露在房客面前,全家大乱,房客吵着要退租,妹妹表示无法忍受要把它弄走。格里高尔当晚在孤独中死去,全家人仿佛卸掉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卡夫卡在这篇小说中,通过受压抑的小职员变成一只甲虫后的思想和活动,深刻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变形记》表面看来似乎荒诞不经,但细节描写十分真实,内涵非常深刻,成为现代派文学的一篇代表作。文字简洁,语调冷漠。作者正是通过这种超然的语调和简短的句子使平庸显得可怕,又使可怕变得平庸,以激起读者的理性,从而去思考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诉讼》于 1914 年开始创作,1919 年基本完成,但

生前没有发表。他 1924 年去世后,布罗德于 1925 年首先出版的就是这部作品;以此为先导,卡夫卡的作品在西方文坛愈来愈受到重视,卡夫卡的声誉也愈来愈高。

《诉讼》主人公约瑟夫·K是银行的一名高级职员,他在三十岁生日的早晨,突然被法院逮捕了。奇怪的是K的被捕仅仅限于法院看守给他一声通知,后来法院曾传讯过他一回,但从来没有公布过K的罪行和罪名。K也能依然自由行动,照常上下班,同过去一样生活。K起先对被捕非常愤慨,曾当面讽刺看守和监督。第一次开庭时,他在法庭上大声谴责司法制度的腐败, 揭露官吏的贪赃枉法,并决定根本不去理睬这桩案子。但事实上他总忘不掉这件事,内心压力和威胁越来越重,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负罪感。他自动上法庭去探听,参观设在顶楼上的法院。K对自己的案子越来越关心,几乎到了病态的地步。他对银行里的职务感到厌恶,整日为自己案子奔忙。但聘请的律师除了用空话敷衍外,几个月写不出一份抗辩书。K又向一位为法官画像的画家求教,也没有什么帮助。最后K在教堂碰见一位神父,这神父讲了一个“在法的门前”的寓言,告诉K说,要找到“法”是不可能的,人只能低头服从。在K三十一岁生日的前夕,他被两个穿大礼服的人架到郊外,用屠刀戳死。K最后说:“象一条狗似的!”

这是一部荒诞的、非理性的小说,展示了一个“异化”的世界,但它确实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本质问题,揭露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腐败的司法制度。作者运用象征的、夸张的艺术手法,通过主人公内在情绪的发展变化,别具匠心地达到揭露社会现实的目的。《诉讼》是“卡夫卡式”小说形成的标志,最能代表卡夫卡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所谓“卡夫卡式”,表达的是一种任人摆布、无法自主、神秘莫测、似真似幻的处境,《诉讼》真是描写这种状况的典型作品。

卡夫卡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城堡》,成书于 1922 年,同《诉讼》一样,最富有卡夫卡的特色。小说主人公K自称是土地测量员,经过长途跋涉, 从家乡赶来城堡,准备履行自己的职责。K先在附近村子里暂时住下,但城堡就在眼前,却可望而不可即,永远进不去。主管K工作的是一个名叫克拉姆的部长,他通过信差给了K两封内容充满矛盾的信。K千方百计要见到克拉姆,但始终达不到目的,最后甚至断绝了与城堡的一切联系。小说没有写完,据布罗德在《城堡》第一版后记中说,卡夫卡计划的结局是,K将“奋斗至精疲力竭而死”,在弥留之际,城堡传谕,准许K在村中居住和工作, 但不许进城堡。

如果说,《诉讼》描述的是“法”,那么《城堡》描述的主要是“政”。在《城堡》中,卡夫卡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政权的通病,诸如:封建专制压迫,社会等级森严,官僚荒淫腐化,机构庞杂无度,人间世态炎凉, 人民苦难深重等等,其中特别是城堡,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是整个国家统治机器的缩影,它阴森地窥视着广大黎民百姓,给人民构成致命的威胁。“城堡”实际上成了“异化”世界的代表。当然,对卡夫卡的作品是不可能解说得详详细细的,它容许有种种解释,它确实给了读者一个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