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布拉格德语文学

里尔克

勒内·玛丽亚·里尔克(1875—1926)是布拉格德语文学的重要诗人, 也是新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父亲是铁路高级职员,母亲是皇家顾问的女儿。里尔克十一岁时父母离婚,他被送入军书学校学习。这使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形成抑郁、脆弱、孤僻、敏感的性格。四年后因体弱多病离开军校。1891 年入林茨商业学校,他对经商不感兴趣,不到两年又休学。1895 年至 1896 年在拉格大学学习哲学、艺术史和文学史。他从 1894 年开始进行诗歌创作;早期作品有《生活与诗歌》

(1894)、《祭神》(1896)、《梦幻》(1897)等诗集,情调缠绵,富有波希米亚民歌风格。

1896 年底,里克在慕尼黑结识出生俄国的女作家萨洛美(1861—1937), 深受她的影响,并在 1899、 1900 年与她结伴两次去俄国旅行,开阔了视野, 还会见了列夫·托尔斯泰。这时他在艺术上更趋成熟,完成的诗集有《图象集》(1902)、《祈祷书》(1905)等。诗篇感情炽烈,语言精练,富有音乐性;体现了作者的泛神论思想和世纪转折时期的矛盾心绪。1901 年,里尔克和女雕塑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结婚,第二年旅居巴黎,结识大雕塑家罗丹。1905—1906 年,他在罗丹处当了八个月秘书,学习这位艺术大师勤奋持久的工作、耐心细致的观察自然和社会的精神。这时他的诗歌风格又有了变化,从主观抒情、流动的、音乐的诗,变成直觉形象、凝固的、雕塑的诗。这些诗作称为“咏物诗”或“观察诗”,收入《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908)中。

1912 年,里尔克应一位女公爵之邀去意大利亚德里亚海滨的杜伊诺作客,开始创作《杜伊诺哀歌》(1923)。这时他漫游西班牙,但战争的阴影笼罩欧洲,他感到悲观失望。战争爆发后他回到慕尼黑,1915 年被征入伍, 在维也纳战事档案馆服役。1919 年他迁居瑞士,在一座古堡中完成《杜伊诺哀歌》和《献给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1923)。这两部组诗集(前者 10

首,后者 55 首)是里尔克痛苦思索的产物,他在孤独、迷惘中坚持不懈地探索人生的意义。诗集中充满象征性的比喻。

在创作诗歌的同时,里尔克还创作了不少小说。《旗手克里斯托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1899 完成,1906 出版),既是一篇传奇小说也是一篇歌谣体散文诗,抒发了对英雄业绩的向往。长篇小说《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1910)带有自传色彩,表现了对人生的恐惧感。他还写有一些诗论。1926 年 12 月 29 日他在瑞士的蒙特罗逝世。

里尔克一生漂泊。他生活在新旧时代转换的世纪之交,聪颖的资质、敏感的性格和痛苦曲折的经历,都凝聚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他的作品充满孤独、感伤、焦虑、惶恐的世纪末情绪,而在艺术上又有不少探索和创新。因此他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文艺界和知识界的一位精神代表,对二十世纪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还精通多种外语,曾翻译过英、法、意、俄等国的文学作品, 其中包括巴雷特·勃朗宁,纪德,瓦雷里等的诗作。

有的学者从编狭的角度探讨布拉格德语文学,把里尔克排除在外,理由是:他虽然出生于布拉格,但不是犹太家庭;他具有浓厚的贵族传统,大部分时间出外旅行,在布拉格呆的时间不多;他政治思想保守,用恩赐观点从

上而下看待捷克人民,并且有反犹太主义思想。这些论点有一定道理。但是里尔克毕竟出生于布拉格,用德语写作。他并不出身于贵族世家,他祖父是北波希米亚一处小庄园的管家,父亲是铁路局高级官员,由于父母很早离异, 他从小没有故乡和家庭,因此常外出旅行希望找到一个第二故乡,但并没有如愿以偿。他是一个深沉的孤独的人,政治倾向一直比较淡薄,说不上有什么严重的保守观点和反犹太主义思想,相反的却保持着一种无条件的民族的和宗教的宽容,具有世界主义思想。而最主要的是他的作品饱含波希米亚的风味和布拉格的气息,他直接描写布拉格的诗歌至少有十一首之多。诚然, 布拉格德语文学的作家多数是犹太人,但并不能说不是犹太作家就不应归入布拉格德语文学的范围。实际上,里尔克是布拉格德语文学的先驱。

在里尔克众多的诗歌中,1903 年发表的《豹》,是他诗歌成熟期的代表作。全诗如下: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它好象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象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冯至译)

据说,里尔克写这首诗时在巴黎植物园(有些地方的植物园中包括动物园)中的豹栏前观察了三天。诗人对豹的观察、描写可以说是到了绝顶的境界。作为猛兽的豹长期关在栅栏内,已被铁栏所驯服,“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诗人从对豹的描写中探索了人生的一些复杂思绪,特别是反映了知识分子(包括里尔克自己)在世纪转折时期看不到出路、前途,一种迷惘彷徨苦闷的心情。这是诗人深入发掘自我的结果。本诗的遣词造句十分讲究,形容词的选择搭配煞费苦心。全诗韵律和谐, 富于音乐性,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里尔克的长篇小说《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于 1904 年开始创作,1910 年发表。小说的主人公布里格有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 因此这部小说具有某种自传色彩。

布里格是一个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麦青年诗人,原系名门出身,但父母早亡,家道中落。他只身漂泊到巴黎这座大都会里,住在大学生区,过着贫困的生活。他要写诗,渴望接触美好的事物,祈求有一个新别墅以便静心创作。但理想无法灾现。他患病在床,回忆往昔美好的日子,回忆童年的生活、母亲的去世、外祖父的农庄和宫殿般的住房。然而,巴黎社会的丑恶现实使他大失所望。作者通过布里格的眼睛,揭露了巴黎的贫穷、病态和精神堕落, 表现了对人生的恐惧感(疾病和死亡带来的恐惧),提出了为后来的存在主义文学所力图阐明的现代人的重大主题:存在的价值以及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讨。在艺术形式上,它没有连续的情节线,而是采用记事的手法,日记、

随感、回忆、描写、叙述融为一体。时空关系颠倒,童年生活的回忆、当前现实的描述和对未来的沉思幻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散结构” 整体。所以,这部小说也可以看作是早期的“现代派”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