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作家克劳斯和穆齐尔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奥地利文学,涌现了一批在世界文坛上卓有声誉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揭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探讨了哈布斯堡王朝由盛到衰的缘由,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存秩序继续持否定态度,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则表示出严重的忧虑。1938 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接着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作家纷纷流亡国外,并投入反法西斯的斗争,也有一些作家对反法西斯的前途消极、悲观,最后以自杀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卡尔·克劳斯(1874—1936),奥地利作家,也是一位社会批评家,生

于波希米亚的吉钦,父亲是造纸厂主。他在三岁时就迁居维也纳,在那儿上小学、中学。后来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和哲学,但几个学期后他就退学去当演员,并为一些报刊写稿。1899 年创办文学杂志《火炬》,这杂志一直办到 1936 年;开始时合作者有剧作家韦德金德、诗人李利恩克龙、散文家阿尔腾贝格和革命家威廉·李卜克内西等,1911 年后主要由他独自撰稿、组稿。他的文章

尖锐泼辣、讽刺性强,在维也纳受到反动势力的憎恨和反对。他毫不犹豫,与他们进行论战。在他的文学政论、杂文、短诗和警句中,抨击资产阶级报刊的堕落和谎言;揭露维也纳社会生活中的奸诈舞弊、伤风败俗、精神空虚;批抨“假革命”的表现主义,等等。因此,他当时就以激进的社会批评家著称。克劳斯一方面批评表现主义,但他的剧作颇接近表现主义。他的代表作、巨型戏剧《人类的末日》(1918—1919),长达二百二十场,全部演出要十几个小时。这部戏剧的主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讽刺和揭露政客、投机商、将军、报刊编辑,乃至德皇威廉二世,指责他们是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罪人,同时也反映了德、奥两国的腐败及战争中的凄凉景象。这部戏在舞台上只演出过片断,但后来摄制成电影。他的另一剧本《文学或拭目以待》(1921),讥讽韦尔弗等表现主义文学家的假革命面孔(这里有他的偏颇之处)。剧本《不可战胜的人们》(1928),描写维也纳工人阶级 1927

年 7 月的起义,揭露资产阶级及其报刊的阴谋诡计。克劳斯还改编了阿里斯托芬、莎士比亚、内斯特罗依的戏剧多种。他的诗集《箴言诗》(1927)、

《时代的诗篇》(1930)和杂文《中国长城》(1910)、《文学与谎言》(1929) 等都很有特色。在著名的评论集《第三个瓦尔普吉斯之夜》(1933 年编,后因种种原因 1952 年才出版)中,他有一篇文章就公开抨击希特勒和第三帝

国。克劳斯在晚年对希特勒法西斯统治含恨沉默,1936 年 6 月 12 日在孤寂中去世。

罗伯特·穆齐尔(1880—1942)出生于克拉根富特一教授家庭,祖上是贵族。少年时进军事学校学习,后来在布尔诺大学学习机器制造。1902—1903 年任斯图加特工学院助教。1903 年入柏林大学攻读哲学、逻辑学和实验心理学,1908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11 年后任过图书馆员、杂志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征入伍,在意大利前线当军官。1918 年底至 1922 年,他在政府机构当了几年官员,1922 年后成为专业作家。有一个时期他在维也纳和柏林两地从事戏剧评论工作。1938 年流亡瑞士,先在苏黎世,后去日内瓦, 1942 年 4 月 15 日逝世。

穆齐尔的文学作品不是很多,重要的有早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1906),描写他青少年时代在军事学校的生活,运用心理分析手法揭示了一个上流社会出身的军校学生身心交困的境遇。1924 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三个女人》,包括三个传奇性的短篇,通过现实和梦幻相交叉的手法,描述了三个不同出身、不同经历的女人的命运。穆齐尔的大部分创作时间用于恢宏巨著、长篇小说《没有个性的人》(第一、二卷 1930—1933, 第三卷 1943)。这部小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奥匈帝国的社会面貌,以及各种人物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提出了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这虽是一部未完成稿,但已有近一千六百页的篇幅。小说以书信和杂文为基础,作者试图以此开辟小说创作的新途径。

三卷集《没有个性的人》着重描写 1913—1914 年间奥匈帝国首都维也

纳的情景。这时,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定于 1918 年庆祝他执政三十周年,借此机会以显示帝国的力量;奥地利不甘示弱,也决定这一年庆祝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执政七十周年。这就是两个争权的国家在 1918 年准备采取的“平行行动”。奥地利为了举行这一活动,组成了一个委员会专事筹备工作。小说主人公乌尔利希是有名望的法学家的儿子,他曾怀有做一番事业的理想,想当军官、工程师或数学家,但都没有成功。他感到在技术化的现代社会已无秩序可言,人只是一种物质材料,自己也成了没有个性的人。这时他担任了筹备委员会的秘书。作为秘书他必须与维也纳的上层人物和各个机构进行接触。他发觉各界知名人士(包括政治家、将军、大资本家、大作家等)虽有采取这“平行行动”的愿望,但他们却找不到这一活动的指导思想,提不出一个指导性的口号。他们都想从这一行动中获得各自的利益, 因而勾心斗角,根本不可能采取统一的行动。作者所描绘的奥地利已经是一个没有任何意识能统一的分裂的奥地利,人们都已没有了“个性”,一切观念也失去了是非标准,陷入“相对主义”。乌尔利希最后对事物既定的见解和评价尺度都表示怀疑,惶恐不安。

穆齐尔长期生活在维也纳,目睹奥地利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弊端,他在小说中以嘲讽的笔触描写了这种现象。小说通过主人公乌尔利希这个“没有个性的人”,反映了世纪转折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剖析了“卡卡尼亚”

——即奥匈二元君主国后期的种种问题,揭示了当时欧洲普遍存在的社会和文化危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德、奥两国在 1918 年都没有庆祝王朝的执政, 而是敲响了灭亡的丧钟。作者在先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受到文坛的重视,但五十年代后却引起广泛注意,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小说革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