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现实主义

德国现实主义中社会批判倾向在上一个世纪末的一些作家身上已有所发展,特别表现在冯塔纳晚年的作品中。这一条现实主义的路线在二十年代里明显地加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随之的革命时期,战后的悲惨境况,相对稳定,通货膨胀年代,工人失业,党派斗争,这些时代的和社会的课题为现实主义增加了批判的内容。包括自然主义在内的各种流派: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新实际主义等,它们承受不了这么多这么沉重的任务,从本质上去反映去把握这个时代,尽管它们分别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而只有批判现实主义才能承担这一历史的责任,一些自然主义作家、现代派作家转向批判现实主义,也证明这点。

魏玛共和国这一特定的环境规定了现实主义的社会批判性质和特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面对的是一个政治不断动荡,经济危机频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社会,他们必须确定自己对时代所应采取的立场并对此做出解释。这样理性小说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作品的政论性和哲理性成了重心,而情节的发展和事件的叙述成为次要的了。从许多作家的创作中可以看到,他们总是一再藉助人物形象进行抽象的论断和概括。“这样一来,往往会使情节具有哲学讽喻性质,而人物形象也作为一定政治及文化历史的思想和观念

的体现,具有了第二艺术生命。情节的哲学内容往往通过与一定的历史事件, 与神话和过去文学中的传统情节的相互比较,获得充分的表现⋯⋯寓意性、讽喻性、双重性、象征性成为现实主义方法中风格构成上的重要因素。”① 我们常说,德国小说中的哲理性强的原因也在于此。

在二十年代有一大批作家活跃在文坛上,他们有的虽然与自然主义、表现主义、新实际主义等流派有着渊源,他们的一些作品都带有不同程度的那些流派的色彩,但从其发展的倾向,从整体上看,应归入批判现实主义之列的。他们大都生于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前后,这里列出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家的名字:亨利希·曼、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贝·凯勒曼、库·图霍尔斯基、汉·法拉达、卡·楚克迈耶尔、埃·马·雷马克、阿·茨威格、列·福伊希特万格、莱·弗朗克、阿·诺曼、瓦·冯·莫洛以及一些奥地利作家。对这些作家,不可能全都加以介绍,有些作家我们放在以后的章节,这里只选择少数几个稍加叙述。

贝·凯勒曼(1879—1951)的创作生涯从他 1904 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耶斯特尔和李》到他的最后一部长篇《死之舞》经历了二十世纪的上半叶。他的早期作品有着印象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的色彩,如《茵格波尔》

(1905)、《傻子》(1909)、《海》(1910)。进入二十年代,他把他的注意力转向现实问题,作品有了社会批判内容。1913 年发表的幻想小说《隧道》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在欧洲和美洲开凿一条水下隧道的故事,表现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与残酷的社会关系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部小说是作家本人创作生活的转折点,也是二十世纪最早把哲学问题引进文学中的长篇之一。1920 年发表的长篇《十一月九日》是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作家用这部小说表明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德国十一月革命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态度,鞭挞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以极大的热情去表现群众和革命行动。

法西斯上台,凯勒曼受到迫害,他的书被焚烧。他虽然没有离开德国, 但他以自己的创作表明,他精神上的独立性和对这个野蛮政权的异议。在这段“内心流亡”期间,他完成了三部长篇:《友谊之歌》(1935)、《兰绶带》(1938)、《格奥尔格·文德兰特的转变》(1941)。

战后他发表的《死之舞》是对纳粹主义罪恶的揭露,是对法西斯思想的清算,它描述了一个纳粹分子的发迹和毁灭。

莱·弗朗克(1882—1961)早期是个表现主义者,年到 1913 年他发表的几个短篇都带有明显的表现主义风格。《强盗帮》(1914)是他的成名作品,他以故乡维尔茨堡为背景,描写一群年青人的遭际:他们对现实不满, 有着叛逆的性格,向往自由,有上进心。然而社会和环境却逼使他们一个个遭到了毁灭。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作用进行了批判。这一主题在他 1915 年发表的中篇《原因》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一次大战时,弗朗克持反战观点,创作了一些短篇,它们是“在战争期间写的反战作品,而不是在战后写的反战作品”。①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他创作的作品有长篇《市民》(1924)、《奥克森富特男声四重唱》(1927)、《卡尔和安娜》(1928)、《三百万中的三个》(1932)等。他自称《奥克森富特男声

① 参见苏联科学院编:《德国近代文学史》上,第 170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① 此系约翰内斯·贝歇尔的话,转引自苏联科学院编《德国近代文学史》,第 285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四重唱》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批评界公认他这时期的佳作是短篇《在最后一节车厢里》和中篇《卡尔和安娜》。前者描写一节冲向深渊的车厢里的各种不同乘客的心态,后者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一个由于爱情魔力使看来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而且真的发生了的奇异故事。”

希特勒上台后,弗朗克被迫流亡,这期间完成了长篇《梦的伴侣》(1935) 和创作长篇《玛特希尔德》(1948 年完成)。战后他主要作品有《德国故事》、

《米歇尔归来》和自传体长篇《心在左边》等。

汉斯·法拉达(1893—1947)是二十年代初登上文坛的,他的头两部长篇《少年格德沙尔》(1920)、《安东与海尔达》(1923)是用表现主义的手法写成的。1932 年发表的《小人物,怎么办?》是他的重要作品。在此后的一些作品,他都把“小人物”做为题材,对他说来,小人物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代表者,赋予小人物的悲剧以一种社会性质。法西斯上台之后,法拉达没有离开德国,他深居简出,想超脱现实。然而,这无法不影响他的思想、他的创作。他发表一些摒弃现实问题、追求肤浅趣味性的东西。到了三十年代后期,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无法规避一个作家的责任。对法西斯的憎恶, 使他鼓起了勇气,完成了他的重要的代表性作品《狼群中的狼》(1937)、

《铁汉子古斯塔夫》(1938)。在这两部作品里,法拉达以德国二十年代为背景,揭露了军国主义、复仇主义和纳粹势力的崛起和罪恶。在希特勒统治最后年代,他被当做“文化布尔什维克”,受到监视,被投入精神病院。战后他参加了政治活动,担任了菲尔德贝格市长。写了多篇文章、评论,并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各人单独死去》(1947),这是作者创作上的最高成就,也是战后最早描写国内抵抗运动的作品之一。

楚克迈耶尔(1896—1977)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著名戏剧家,他在表现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创作,成为新实际主义的代表,从三十年代初转向批判现实主义。早期的代表作有喜剧《快乐的葡萄园》(1925),这部作品缺乏社会深度,表达了生活的快乐。1927 发表的《欣顿汉纳斯》是一部以反拿破仑战争为背景的悲剧,歌颂了一个杀富济贫的绿林好汉的爱国主义事迹。《科伯尼克上尉》(1931)是楚克迈耶尔的代表作,在威廉二世统治时期,一个出狱的囚犯穿上一套上尉制服到处招摇撞骗,所到之处,通行无阻。而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得到一张身份证,去老老实实地做人。当事情闹大了,他去自首,并希望在他再次出狱时给他一张身份证。作者藉助这样一个啼笑皆非的喜剧,对威廉帝国的军国主义精神和小人物的心态做了入木三分的讽刺。托马斯·曼称这是自果戈理《钦差大臣》以来世界文学中最优秀的喜剧。

纳粹上台后,他先是逃亡奥地利,随后流亡瑞士、美国,加入美国国籍, 为好莱坞编写剧本。战后返回德国,1966 年加入瑞士国籍,先后创作了一批剧本,其中《魔鬼的将军》(1946)为战后德国剧坛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的代表作之一。此外尚有《巴尔巴拉·布洛姆贝格》(1949)、《冷光》(1955)、

《捕鼠人》(1975)等。除了戏剧之外,楚克迈耶尔还创作有小说、诗歌, 重要的有长篇《掌握生杀大权的人》,诗集《树》等。

埃·马·雷马克(1898—1970)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服役,去西线作战, 五次负伤。战场上的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有可能在 1929 年写出了给他带来世界声誉的小说《西线无战事》。这部作品带有自传的色彩,它以白描的手法,冷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班八个士兵在前线战壕的经历和悲惨的结局。作者淋漓尽致地对战争的罪恶进行了揭露。另一方面又深沉

的描写了士兵之间的友谊、人性之爱,这更激起了对战争的憎恨和对这群年青士兵的同情。继《西线无战事》,雷马克又写了续篇《归来》(1931), 描写了肉体上活过了战争,但精神却已被战争戕害的士兵回到后方的种种感受。

希特勒上台后,雷马克的书被焚。他一直流亡国外,1939 年前往美国, 后加入美国籍。此后他的创作的主题就由战争转为对法西斯罪恶统治的揭露。四十年代他发表了长篇《流亡曲》(1941)和《凯旋门》(1946),描写了流亡者在法西斯追捕下的险遇;五十年代出版了揭露纳粹集中营罪行的

《生命的火花》(1952)、描写法西斯战争给德国人民带来灾难的《生死存亡的年代》(1954)。《里斯本之夜》(1962)和 《天堂里的阴影》(1971 年发表)是他晚年的两部长篇,它们仍以逃亡为主题,题材与《流亡曲》、

《凯旋门》雷同,虽然作品的视角不尽相同,但在艺术上都没有超过《凯旋门》所达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