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流亡”作家

1933 年希特勒纳粹党攫取政权后,大部分作家、艺术家都纷纷流亡国外,但也有少数留在国内。他们没有同法西斯政权站在一起,而相反的持一种反对立场,他们也属于反法西斯文学流派,后来文学史上称之为“内心流亡”作家。这方面的代表有胡赫、卡罗萨、维歇特、贝根格律恩,以及后来的贝恩等。

里卡达·胡赫(1864—1947)是一位女作家,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就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她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小鲁道夫·乌尔斯劳的回忆》

(1893),以感伤的笔调描写汉萨同盟一个贵族家庭的没落。长篇小说《胜利巷纪事》(1902),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了里雅斯特旧城的劳动者苦难的生活。另一长篇小说《生活是一个短暂的梦》

(1903),1913 年再版时更名为《米歇尔·温格尔》,探讨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与人们共同生活的道德准则的对立,也

就是个人和社会的矛盾问题。1912—1914 年完成三卷本历史小说《在德国的大战》,叙述十七世纪上半叶在德国领土上进行的欧洲大战——三十年战争。她在 1920 年发表的诗集《旧诗与新诗》,则具有新浪漫主义色彩。1933 年后她留在德国国内,被迫退出艺术科学院。为此,她发表义正词严的声明, 表明了非凡的勇气,她说:“当今政府作为民族意愿强加给我们的,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德国方式’。我认为,规定条条框框,强制的手段,残酷的方法,诽谤意见不同的人,傲慢的自我吹嘘,凡此种种,都是违反德国精神的, 也是极端有害的”。此后,她基本上停止了创作。但是,她十分关心反法西斯的地下工作者的英勇斗争,在 1944—1945 年,她写下了《致我们的受难者》和《致无名死者》等诗篇,歌颂那些在德国的黑暗年代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人民的荣誉和声名的人们的功绩。当然,这些诗歌只能在纳粹德国灭亡后发表。

汉斯·卡罗萨(1878—1956),德国诗人,小说家。在大学时攻读医学, 毕业后在巴伐利亚各地行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营部军医,1929 年成为专业作家。早期因诗作闻名,出版《逃避》(1916)、《复活节》(1920)等诗集。后来写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童年》(1922)和《一个青年的演变》

(1928)。1933 年时,他拒绝接受纳粹文化机构授予的艺术科学院院士的称号,但是在 1941 年还是被任命为纳粹组织的欧洲作家协会主席。他在这个时期,继续创作自传性小说,重要的有《生命成熟的秘密》(1936)、《美妙迷惘之年》(1941)等。他的重要诗篇《古老的泉》,在法西斯独裁年代曾在德国知识分子反对派中流传,表达出一种同情、善意、亲近、友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在创作思想上认为,人文主义的理想具有永恒性,整个世界是仁慈上帝井然有序和完美的创造物。因此,他的创作往往不敢正视社会现实。1951 年,他发表回忆录《不同的世界》,为自己在纳粹统治时期的行为作了辩解。

维歇特(1887—1950),德国小说家。在大学时攻读自然科学、地理学和哲学,1911 年起任中学教师。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33 年后专事文学创作。但由于他曾著文反对纳粹的权欲狂和反犹太主义,1935 年对慕尼黑的大学生发表演讲,因此,在 1939 年被关入集中营,释放后被禁止写作。二次

大战后对德国社会感到失望,于 1948 年迁居瑞士。他政治上反对希特勒法西斯,是“内心流亡”的代表作家。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深感人类的尊严在这世界上得不到应有的维护,认为只有脱离世界的纷乱,才有可能获得内心宁静和维护人的尊严,因而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为渔夫、牧人或猎手,在大自然中享受着自由。他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死狼》(1924)、

《于尔根·多斯科西尔的女仆》(1932)、《少校太太》(1934)、《简朴的生活》(1939)和《死人之林》(1945)等。二战后发表的长篇小说《耶罗明的孩子们》(1945—1947)是他的代表作,描写二十世纪初至法西斯统治时期德国人民所走过的危险道路。

贝根格律恩(1892—1964),德国小说家、诗人。父亲是瑞典籍医生。1911 年在马堡大学攻读神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和艺术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征入伍。战后任新闻记者,1925 年主编《波罗的海报》,1927 年成为专业作家。1937 年被开除出纳粹操纵的德国作家协会。1942 年移居瑞士,1948 年迁居罗马。1958 年回到德国,获慕尼黑大学名誉博士学位,还获得多项文学奖。他毕生追求基督教的人道主义,并以此来反对法西斯主义,同时也反对社会主义。他在纳粹统治时期所写的两部长篇历史小说,影射德国法西斯专

政,《大暴君和审判》(1935)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某小城为背景,探讨暴力和法律的关系;《天上人间》(1940)写十六世纪时的一次“洪水” 恐慌,主要是宣传基督精神,同情弱小部落。这两部作品在当时均引起反法西斯的政治共鸣,遭到查禁。以后他发表的重要作品有诗集《愤怒的日子》

(1945)、《完好的世界》(1950),长篇小说三部曲《最后一个骑兵上尉》

(1952)、《骑兵上尉夫人》(1954)和《第三个花圈》(1962),自传《书桌回忆录》(1961)等。

“内心流亡”这一名称一般认为是作家弗兰克·蒂斯(1890—1977)在1933 年创造出来的(其他德国作家也使用过这个说法)。1945 年下半年,德国文坛因吁请托马斯·曼等流亡作家返回祖国,曾引发一场大争论,蒂斯发表《内心流亡者》一文,于是这一名称被参加争论的人沿袭应用,直至今日它已在文学史上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