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特里马特和康特

埃尔温·施特里马特(1912—),出生于施普伦贝格一个面包师家庭。他早年当过饭店服务员、饲养员、司机和辅助工人,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征入伍,战争快结束时离开军队,漂泊他乡。1945 年回到故里,在土地改革中分得土地。1947 年任当地七个小村的联合村长。后任森夫滕贝格地方报纸的编辑,不久成为专业作家。他一直住在农村,和农民一起生活劳动。 1959 至 1961 年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协会第一书记, 后任副主席,多次获国家奖金和其他奖金。

施特里马特的作品绝大部分描写农村生活。第一部长篇小说《赶牛车的人》(1950)描写农村无产阶级的生活,展示了德国从威兼时代到法西斯上台这半个世纪的农村阶级关系。短篇小说集《一堵墙倒塌了》(1953)共收八篇短篇小说和速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描写了随着农村阶级关系的变革而引起的农民精神面貌的变化。《猫儿沟》(1954)是他的第一部剧作,是一出四幕诗体喜剧,1953 年由布莱希特领导的柏林剧团上演,博得好评,获国家奖金。剧本围绕着农村一条新的公路的建设,展开了富农及其追随者与进步力量的之间的冲突,反映了土地改革后农村阶级斗争的新形势。五年后, 作者又加写了一场《1958 年的猫儿沟》(1958),以表现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进展。剧本《荷兰人的未婚妻》(1960 年演出,1961 年出版),通过一个农村雇工的女儿在战争结束前后三年内爱情上的遭遇,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与阶级问题紧密相连,政治上的选择与私生活的处理常常是不可分割的。剧中虽然描写了对抗性矛盾,但女主人公汉娜与她的同志、朋友之间的矛盾却占了重要地位。这出戏被认为是东德六十年代戏剧发展的序幕。剧本发表后,曾在文艺界引起争论。

施特里马特的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丁柯》(1954)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小说以 1948 至 1949 年土地改革后的下劳西茨农村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丁柯的观察,揭示了农村经济关系的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传统小农思想与集体化道路之间的矛盾。丁柯的祖父,翻身农民克拉斯凯摆脱不掉旧生产方式的影响,一心走个人发家致富道路,同丁柯的父亲、热心于农村改革的恩斯特发生了矛盾。老克拉斯凯无法适应新的生产方式,不但没有成为土地的主人,反而成了土地的奴隶,终于劳累致死。他的死既象征着旧思想的必然灭亡,也预示着合作化是农民应走的道路。小说结构朴实、语言生动,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1957 年被改编成电影。

施特里马特的长篇小说三部曲《创奇迹的人》继承了德国“发展小说” 的传统。第一卷(1957)叙述贫苦的农村青年施坦尼斯劳斯·比德纳从 1909

至 1943 年法西斯灭亡前夕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对这个时期的德国社会特别是对德国小资产阶级的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剖析。作者把现实主义的描写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描绘了一幅幅生活气息十分浓郁的画面。第二卷

(1973)继续叙述施坦尼斯劳斯的发展道路,在直接描写之中穿插着许多回忆。第三卷于 1980 年出版后,因对国内生活的描写带有强烈的社会批评性, 引起文艺界的争论。

施特里马特的另一部长篇小说《蜜蜂脑袋奥勒》(1963)围绕奥勒的遭遇,表现了 1951 至 1959 年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复杂的斗争。主人公奥勒是农村中的基层干部,他在带领农民实现合作化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但他百折不挠,终于取得了合作化运动的胜利。小说揭露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批判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曾在文坛上引起了一场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大辩论。作者第三次获国家奖金。

施特里马特还写有长篇小说《店铺》(1983)、《绿色的六月》(1985) 和短篇小说多种。他是个政治上敏锐、艺术上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家,在题材和主题方面的成就,常常引起读者和评论家的争论,成为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力量。他善于塑造农民形象,作品风格朴实、语言简洁通俗,富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和幽默感。

赫尔曼·康特(1926—),出生于汉堡一园艺工人家庭。早年学过电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被征入伍,1945—1949 年在波兰战俘营中度过。1949 年回到东德,入格赖夫斯瓦尔德工农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

—1956 年在柏林洪堡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任过大学学报编辑、《新德意志文学》编辑,1962 年成为专业作家。1969 年为德国艺术科学院院士, 1978 年被选为民主德国作家协会主席。

康特于六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南海拾零》

(1962),描写了普通人的生活,显示了作者的幽默风趣风格。1964 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大礼堂》描写了民主德国一代新知识分子的成长,也批判了现实生活中的弊端,引起东、西德文坛的广泛注意,很快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出版。康特后来发表的作品有长篇小说《报头栏》(一译《版权页》1972)和自传性小说《滞留》(1977),后者描写一个十八岁的德国士兵于 1945 年被俘后关押在华沙监狱的经历。其他作品还有中短篇小说集《第三个钉子》

(1981)、《青铜器时代》(1986),文集《支柱》(1981)等。

《大礼堂》是康特的代表作,反映 1949 至 1962 年工农学院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电工出身的主人公罗伯特·伊斯瓦尔在工农学院毕业后当了一名新闻记者。十年后他应邀在停办工农学院的典礼上讲话。在准备这次讲话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许多往事。他回想到当时工农学院学生宿舍里的几位同窗好友。雅各布原是林业工人,基础差,学习很吃力,后来经过自己努力和大家帮助,慢慢跟上来了,现在是农林部的一名处长。克瓦西原是白铁工,富有组织才能,坚信社会主义,对前途很有希望;但正是这位坚信社会主义的大学生去了西部,现在在汉堡开一家酒店。伊斯瓦尔对克瓦西的行动很不理解,曾利用机会去汉堡劝他回来,但没有成功。格尔德原是本匠,伊斯瓦尔为了阻止他与自己心爱的姑娘薇拉接近,设法让格尔德与同班女同学罗莎结婚,然后一块儿去中国学习汉语。伊斯瓦尔对这种把社会主义事业变成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深感内疚。他一边在准备讲话稿,一边必须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这部小说运用多层次结构、内心独白、回忆等手法, 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民主德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同时也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对现实社会中的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因此,小说发表后在东、西德都引起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