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伊希特万格和阿·茨威格

列翁·福伊希特万格(1884—1958),德国作家。1884 年 7 月 7 日出

生于慕尼黑一个犹太工厂主家庭。 1903—1907 年在慕尼黑和柏林攻读哲学、语文学、人类学和梵文。1908 年创办文学月刊《明镜》,后在《舞台周报》担任剧评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在突尼斯旅行被法国当局拘押,后逃回德国,接着服军役半年,以后全力从事文学创作。他作为目击者经历了 1918 年的革命,并从这时开始与布莱希特建立深厚的友谊。1933 年希特勒上台时,他正在美国作讲演旅行。他被取消德国国籍和剥夺博士学位, 作品也被焚毁。1933—1940 年在法国流亡,参加反法西斯活动,其间曾去苏联访问,和布莱希特等一起创办文学杂志《言论》。1941 年经葡萄牙流亡美国,以后就一直住在那里。1958 年 12 月 21 日在加利福尼亚州逝世。

福伊希特万格最初创作以戏剧为主,后来转向长篇小说,尤其擅长写历史小说,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重要的长篇历史小说有《丑陋的女公爵玛格雷特·毛尔塔施》(1923)、《犹太人徐斯》 (1925)、《假尼禄》(1936)、

《约瑟夫斯》三部曲(1932—1942)以及关于西班牙画家戈雅的《戈雅》

(1951)、关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愚人的智慧》(1952)等。这些历史小说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以历史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借古喻今,分析和揭露法西斯主义的形成和本质;二是叙述犹太人的命运,塑造其中的典型人物; 三是从一个侧面宣传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

他反映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是著名的《候车室》三部曲,包括《成功》

(1930)、《奥培曼一家》(1933)和《流亡》(1940),描写了德国法西

斯主义的形成、发展和它的残暴统治,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福伊希特万格一生写有近二十部长篇小说,多部戏剧作品,他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德国重要的作家。曾获原民主德国国家奖、慕尼黑市文学奖等。

福伊希特万格的长篇小说《假尼禄》(一译《伪皇尼禄》)写于 1936 年。这时希特勒法西斯主义在德国已横行一时,气焰嚣张,自以为稳住了政权,正积极准备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假尼禄》的发表,无疑是对希特勒及其法西斯党徒的一个沉重打击。

明眼人一看便知,“假尼禄”即是希特勒。在古罗马帝国历史上,尼禄皇帝(公元 54—68 年在位)是一位残酷无道的暴君。据史料记载,他死后, 曾三次有人冒充他。福伊希特万格根据这些史实,虚构了这部历史小说,借古喻今,影射希特勒及其一伙的狼狈为奸、胡作非为,揭露法西斯的残暴本质,并预言了他们必将遭到的可耻下场。《假尼禄》写尼禄在位时的宠臣、元老瓦罗有一奴隶名叫特伦茨酷肖尼禄。瓦罗多次把他带进宫去,扮作皇帝, 供真尼禄嬉耍取乐。尼禄死后,瓦罗遭贬,流落罗马东方属地(今叙利亚一带)。瓦罗为继续推行尼禄使东方罗马化的政策,便让特伦茨冒充尼禄,利用罗马与东方强国巴息之间的矛盾,在东方属地建立政权。假尼禄特伦茨、投降的罗马军官特莱波恩上尉、特伦茨的奴隶克诺普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倒行逆施,胡作非为,最终逃不脱覆灭的命运。这三个人物也就是希特勒、戈林、戈培尔的写照。

《假尼禄》共分四部:第一部《发迹》,第二部《顶峰》,第三部《下坡》,第四部《垮台》。全书富有戏剧性,作者善于把历史情趣和现代心理融合起来,预言了德国纳粹政权垮台的必然性;作品的语言幽默、生动、精练、规范。

福伊希特万格的长篇小说《候车室》三部曲,特别是它的第一部《成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故事发生在 1921—1924 年的巴伐利亚。书中主人公马丁·克吕格尔是一个艺术史家、慕尼黑市国家美术馆馆长。他因信仰和艺术观,得罪了巴伐利亚统治集团。代表金融、工业寡头利益的官方终于成功地制造了一起假案,将克吕格尔逮捕入狱。他的女友约翰娜·克莱因四处奔走营救,得到了进步作家蒂弗林、共产党人工程师普勒克尔等的支持和声援。围绕这一事件,两种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把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各种人物

——部长、法院院长、检察官、工业家、艺术家、作家、工人、冒险家、罪犯、等等,一一呈现出来,反映了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这中间,特别描述了大资产阶级如何变换国家的形式,如何利用通货膨胀和战后经济衰退造成的民众不满情绪,纵容法西斯分子库茨纳为首的“真正德意志人”大搞恐怖活动,这实际上就是希特勒一伙崛起的缩影。这部小说真实地记录了德国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演变为法西斯极权主义国家的初期阶段的情况。

《候车室》第二部《奥培曼一家》,写法西斯上台前后的几周内柏林一个犹太家庭所遭到的命运。犹太作家古斯塔夫·奥培曼五十寿辰之际,他的家族团聚庆贺。这个家庭成员中有作家、有工业家、有商人、有教师,他们为国内日益加剧的法西斯化而担忧,希望这只是暂时现象。但法西斯上台后, 他们中有人被关进集中营,有人被迫自杀,有人流亡国外。小说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惨命运,既揭露了法西斯专政的残暴,也适当地批判了那种所谓不问政治的人的后果。第三部《流亡》写一个流亡到巴黎的德国作曲家塞普·特劳特魏恩的经历。他为了拯救当报纸编辑的朋友,同法西斯展开了针锋相对

的斗争。最后,他成功地创作了《候车室交响曲》,坚信“长久等待的列车终久会到达的”。

阿诺尔德·茨威格(1887—1968),生于西里西亚的格罗斯——格洛高城一个犹太制鞍匠家庭。1907 年起先后在布雷斯劳、慕尼黑、柏林、格廷根等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心理学、艺术史和国民经济等。1915 至 1918 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亲身体验到帝国主义战争的虚伪性和残酷性,后来创作的一系列作品,表达了他反对战争、争取世界和平的愿望。他于 1923 年迁居柏林,任《犹太评论》报编辑。1926 年加入国际笔会俱乐部,1929 年当选为德国作家保护协会主席。

1933 年希特勒攫取政权后,阿·茨威格被迫流亡捷克、瑞士和法国,最后在巴勒斯坦居留十四年,创作了不少作品。在流亡期间,他始终和德国反法西斯战士保持密切联系,并为国外出版的《言论》、《国际文学》(德文版)和《德意志人民报》等撰稿。1942—1943 年参与主编《东方》杂志。1948 年回到柏林,继续从事创作。1950—1953 年任德国艺术科学院主席,并任国际笔会民主德国中心主席。

茨威格在大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早期比较著名的有中篇小说《克洛普夫家记事》(1911)、中篇小说集《克莱迪娅的故事》(1912),都是描写有教养的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剧本《匈牙利的杀人祭神》(1914) 是一出写排犹问题的五幕悲剧,1915 获克莱斯特奖。以后发表的作品如剧本

《关于格里沙中士的戏》(1921)、中篇小说《庞特和安娜》(1928),散文集《莱辛、克莱斯特、毕希纳》(1925)、《对德国犹太人的清算》(1933) 等,继续探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问题的特性和民族问题。

茨威格创作中突出的成就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白种人大战》,它反映了德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程,按照内容先后次序如下:第一部《时机成熟》(1957),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情况。第二部《1914 年青年妇女》(1931),写一个资产阶级女青年为了追求幸福而与家庭、传统作斗争,后来成了战争的反对者。第三部《凡尔登的教训》(1935),以德国军国主义开始走下坡路的凡尔登战役为背景,通过德军内部的一起贪污与谋杀案,写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战争中的见闻和痛苦的经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战争性质的怀疑。第四部《格里沙中士案件》(1927),描写被德军关押的俄国战俘格里沙越狱逃跑,中途被抓回枪杀,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本质和根源,在这组小说中这是最著名的一部。第五部《停火》(1954),写德国统治集团反对苏联和平倡议。第六部《国王登位》(1937),写德国失败前夕统治集团中为争夺立陶宛王位而进行的斗争。贯串这一组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作家贝尔廷。他在战争中思想上的转变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发展——对和平的渴望与对人道主义理想的追求。全书心理刻画细腻,环境描写真实,语言明快,富有感染力。

茨威格在流亡期间还完成了另外一部长篇小说《万兹贝克的斧头》

(1943)。这部作品描写纳粹统治时期,汉堡一个善良的屠夫变成屠杀反法西斯战士的刽子手的故事,后来这个屠夫受到良心的谴责,同妻子一起自杀。

茨威格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梦是珍贵的》发表于 1962 年,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柏林著名神经科医生卡特豪斯的思想转变过程。他起初对希特勒的本质认识不清,后来的事实教育了他,他不得不流亡;以后他志愿去英

军的野战医院工作,又竭尽全力帮助希腊人克法里德斯中士,为这名希腊人的无辜冤屈平反。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曲折经历,表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幻想是个珍贵的梦,虽历尽艰辛,还是不断追求。这也是作者本人的追求目标。

阿·茨威格在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了众多的作品,体裁十分广泛, 除小说、戏剧外,还有诗歌、文学评论和政治论文。他早期的作品具有印象主义色彩,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现实主义的成分增强。他擅长描写各种不同类型知识分子复杂的性格和内心活动。他对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揭露是冷静而严酷的,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描述则带着轻微的冷嘲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