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泽和霍赫胡特

马丁·瓦尔泽(1927—)出生于博登湖畔瓦塞堡一旅店主家庭。1944 年应征入伍。1946 年中学毕业后入雷根斯堡和蒂宾根大学攻读文学、历史、哲学,1951 年以研究卡夫卡的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在斯图加特的南德意志电台、电视台工作。1957 年成为专业作家,回到博登湖畔定居。

瓦尔泽在电台工作期间,由于业务需要曾旅行意大利、法国、英国、捷克和波兰,后来又多次去美国旅行和讲学,大大拓宽了视野。他是“四七社” 成员,曾获 1955 年“四七社文学奖”。他既写小说,又写剧本,也写诗歌。他的重要小说有短篇集《房上一飞机和其他》(1955),长篇小说《菲利普斯堡的几桩婚事》(一译《菲城婚事》1957)、《间歇》(196)、《独角兽》

(1966)、《虚构》(1970)、《加列斯特尔氏病》(1972)、《坠落》(1973)、

《爱的彼岸》(1976)、《心灵的活动》(1979)、《致洛尔特·李斯特的信》(1982)、《激浪》(1985)、《保卫童年》(1991)等,《一匹逃遁的马》(1978)被认为是中篇小说的杰作,另一中篇间谍小说《多尔勒和沃尔夫》于 1987 年发表后立刻成为畅销书。他的重要剧本有《橡树和安哥拉兔》(1962)、《身材超人的克罗特先生》(1964)、《黑天鹅》(1964)、

《夫妻同房之战》(1967)、《一出儿童剧》(1970)、《耳光》(1983) 等。

瓦尔泽迄今已写了二十来部中、长篇小说,十多部剧本。他的作品从多方面多角度反映联邦德国的现实社会,揭露矛盾,针砭时弊,有明确的思想性和现实性,在艺术手法上他博采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家之长,从形式、结构、语言等方面不断进行试验改革。因此他的作品发表后常受评论界的关注,有时褒贬不一,有时引起轰动。他曾获得多种文学奖,为当代德语文坛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早期作品长篇小说《菲利普斯堡的几桩婚事》,通过出身低微的大学毕业生汉斯·博伊曼与大工厂主女儿安妮的结合以及向上爬的经历,揭露西德五十年代“经济奇迹”时期资产阶级上流社会道德败坏、人欲横流等现象, 辛辣地讽刺了当时西德的社会现实。《间歇》、《独角兽》和《坠落》又称

《克里斯特莱因三部曲》,通过一个落魄的知识分子成为广告业大老板及其暮年的衰落,反映西德福利社会中人们相互竞争并走向自我毁灭的现实。小说主要运用第一人称叙述,绝大部分是主人公克里斯特莱因的感受、观察、联想和回忆,读者通过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内心视野看到了整个社会的全景。瓦尔泽的《间歇》等三部曲是托马斯·曼和穆齐尔的反讽式的讽刺小说传统的继续。

中篇小说《一匹逃遁的马》1978 年发表后,获得评论界的一致推崇,被改编成剧本、广播剧、电视剧和电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篇小说象作者以前许多小说一样,以故乡博登湖为背景,以他生活中熟识的原型为人物, 描写了中年知识分子苦闷遁世的心情。小说主人公赫尔穆特·哈尔姆和妻子扎比内在博登湖度假,巧遇中学和大学时代的同窗好友克劳斯·布赫和妻子海伦妮也在这里度假。于是,两对夫妻一起游乐、一同聚餐,互相交谈。昔日的优等生赫尔穆特现在是中学教师,成绩平平,暮气沉沉;虽有苦闷,但也满足于此。而当年的调皮鬼克劳斯却已功成名就,既是作家,又是环境保护专家,体育运动员,朝气蓬勃。一天,他们在森林中散步,克劳斯制服惊马的行动,更使赫尔穆特夫妇钦佩不已。有一次赫尔穆特和克劳斯两人在湖上泛舟,克劳斯向赫尔穆特倾吐了苦闷遁世的心境。他一方面感到精力不济, 为自己的社会地位感到忧虑,也担心失去年轻漂亮的妻子,另一方面又挑逗赫尔穆特,激励他再次下水,不能听天由命,以便他们两人最终能相互救助。正在这时,湖上聚起风暴,克劳斯落入水中,赫尔穆特死里逃生。后者向海伦妮报丧,但她在悲痛之余又向赫尔穆特夫妇叙述了她与克劳斯结合的苦闷,她丈夫实际是个失意的人,他的许多言词都是谎言。突然,克劳斯脱险归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感到羞愧,与妻子匆匆离去。赫尔穆特夫妇也提前结束休假,乘火车离开博登湖畔。小说结尾一句和开头第一句完全相同, 暗喻一切照旧,生活依然如此。这个作品既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苦闷和遁世心情,又暴露了人际关系中的虚伪性;情节简单,叙述朴素,手法新颖,寓意深刻,为瓦尔泽的名篇佳作。

罗尔夫·霍赫胡特(1931—)出生于黑森州埃施维格一工厂主家庭。他很早对文学发生兴趣,实科中学毕业后就到书店工作,同时在海德堡、慕尼黑等大学旁听,后来任出版社编辑。1963 年起住在瑞土巴塞尔附近,后又迁往维也纳。曾获柏林、巴塞尔、慕尼黑、汉堡等城市的文学奖金。

霍赫胡特开始时写自传性小说,未获成功,后转向戏剧创作。1963 年第一部剧本《基督代理人》发表,引起西方剧坛强烈反响。以后的重要剧本有

《士兵们》(1966)、《游击队员》(1970)、《助产士》(1972)、《吕西斯特拉特和北约》(1973)、《猎人之死》(1976)、《法学家》(1979)、

《女医生》(1980)。这些剧作一般都恪守席勒的古典主义美学规范。作者相信戏剧的启蒙作用和净化效果,围绕着责任、道德和良心问题展开剧情, 有明确的政治倾向性和社会现实性。他和彼得·魏斯(1916—1982)、海纳尔·基普哈特(1922—)等一起,对六十年代德语国家兴起的文献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小说较著名的有中篇《柏林的安提戈涅》(1966)、《在德

国的爱情》(1978)。此外,还有杂文集《在历史的禁区》(1980)、《强盗的谈话》(1982)等。

《基督代理人》是霍赫胡特的成名作,有一个副标题《一出基督悲剧》, 1963 年在西柏林自由人民舞台公演,引起西方文坛极大轰动;接着的十五年中,在二十六个国家七十二个舞台上演出,使作者一跃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剧作家。著名导演皮斯卡托(1893—1966)曾为本剧的出版写了序言。

剧本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梵蒂冈罗马教皇纵容默许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的历史事件。1943 年 10 月德国法西斯进入罗马后,将全城的犹太人抓起来要送集中营。面对这一惨无人道的暴行,教皇庇护十二世却听之任之。剧本取这个标题在于谴责教皇不配作为基督的代表,听任法西斯暴徒把人类投入苦难的深渊。剧中歌颂了青年神甫里加铎的行为。他为了洗刷教会蒙上的耻辱,自愿和犹太人一起进集中营,给他们以同情和安慰。

这是一出纪实性很强的文献戏剧。作者运用了许多文献资料,插入大段关于历史背景的注释,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罗马教廷,尖锐地提出梵蒂冈在法西斯屠杀犹太人问题上的罪责问题。剧本的演出触怒了教会,从而引发激烈的争论,并在一些地区遭到禁演、删改,或破坏它的演出。但绝大部分观众和读者对这部揭露纳粹暴行、谴责罗马教廷的文献剧是非常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