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二十世纪奥地利文学第一节 概述

奥地利原来是德意志诸侯邦国中较为强大的一个,但在 1866 年对普鲁

士和意大利战争中遭到失败后,国势每况愈下。被削弱了的奥地利统治阶级, 为了使自己免于崩溃,便决定和国内最强大的民族匈牙利人妥协,于 1867 年与匈牙利的贵族阶级签订协定,将奥地利变为以哈布斯堡王朝为首的“二元”君主国——奥匈帝国。这个奥匈协定,是哈布斯堡王朝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实行民族政策的支柱,即依靠在帝国西部的奥地利和东部的匈牙利来继续维护专制统治。

1879—1882 年,奥匈帝国与德国、意大利结成三国同盟。二十世纪初, 它不断扩充军备,并对巴尔半岛进行侵略扩张。对内则继续实行民族压迫, 加紧封建剥削,因而不断引起各族人民的反抗。它和德国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二十世纪初的奥地利文学,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奥匈帝国的社会状况:作为统治阶级的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继续过着骄奢淫逸、醉生梦死、享乐主义的生活;各民族劳动人民备受剥削和压迫,道路坎坷,生活艰辛,命运难测; 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深表不满,但缺乏斗争的勇气,看不到前途,消极悲观,彷徨痛苦。奥地利文学和德国文学一样,受到尼采哲学和弗洛伊德

(1856—1939)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处于世纪转折时期同样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各种主义,流派纷杂,人才辈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德国文学。

当自然主义在德国盛行时,奥地利出现了“青年维也纳”派,又名维也纳现代派,约活动于 1890—1900 年间,它由一批作家和批评家组成。他们不是以左拉的自然主义为榜样,而是以波德莱尔为代表的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作楷模。他们的哲学与艺术观点不尽相同,但都厌恶现实、鄙弃现实,而对现实的发展又感迷惑不解,于是逃向梦幻世界。他们否认现实是艺术表现的对象,在艺术上刻意求工,追求形式上的完美。“青年维也纳”派的代言人是赫尔曼·巴尔(1863—1934),他写过小说和戏剧,也写评论,当过编辑, 但创作上的成就不大。这派作家中有影响的是施尼茨勒(1862—1931)和霍夫曼斯塔尔(1874—1929)。施尼茨勒也是印象主义在奥地利的代表作家。他是德语文学史上最早运用“意识流”写作技巧的作家,对二十世纪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重要作品有剧本《阿纳托尔》(1893)、《轮舞》(1900)、

《贝恩哈迪教授》(1912)等,小说《古斯特少尉》(1901)、《通往自由之路》(1908)、《埃尔泽小组》(1924)等。霍夫曼斯塔尔也是新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在奥地利的杰出代表之一(另一位是里尔克),他的创作表现了超时代的“永恒的”生与死、苦与乐的斗争,情节和人物都富有象征寓意,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有《诗选》(1903,1907)和诗体短剧多种。这派作家中较著名的还有阿尔腾贝格(1859—1919)、贝尔—霍夫曼(1866—1945)等。

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四十年,存在着“布拉格德语文学”。这是指布拉格松散的、没有组成正式流派的作家圈。这些作家出生在布拉格或住在布拉格或与布拉格有某种联系,用德语写作,是德语文化在布拉格的代表。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犹太人。布拉格德语文学反映了布拉格的历史和老城的神秘主义气息,以及布拉格德语作家所特有的孤独、压抑、焦虑、惶恐的心绪和表现主义的特点。这批作家对哈布斯堡帝国的灭亡几乎没有什么反映,而在作品中更多关心的是普通人的命运。

布拉格德语文学存在的四十年里,涌现出一批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和评论家,总共约有三十余位,形成了强大的文学潮流,在世界文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重要代表有里尔克(1875—1926)、卡夫卡(1883

—1924)、韦尔弗(1890—1945)、基施(一译基希,1885—1948)。里尔克的诗集《图象集》(1902)、《新诗集》(1907)和《杜伊诺哀歌》(1923),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1915)、《诉讼》(1925)和《城堡》(1926), 韦尔弗的诗歌和小说作品,基施的报告文学集,在世界文坛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此外,作家布罗德(1884—1968)是卡夫卡的挚友,正是通过他的文艺评论和坚持不懈的大力推荐,布拉格德语文学才享有世界声誉。他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蒂肖·布拉赫走向上帝之路》(1916)、剧本《雷本尼—— 犹太人的公侯》(1925)、《卡夫卡传》(1937)等。小说家迈林克(1868

—1932)是“青年布拉格”的核心人物,他以布拉格老城和犹太人居住区为素材创作的表现主义小说,曾获得巨大成功。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犹太假人》(一译《机器人》1915)和《绿脸》(1916)。小说家恩·魏斯(1884

—]940)的作品中充满孤独、抑郁的心绪,重要长篇小说有《奴隶船》(1913)、

《格奥尔格·莱塔姆——医生和杀人犯》(]931)等。布拉格德语文学中, 重要的年轻一代作家有乌齐迪尔(1896—1970)、魏斯科普夫(1900—1955)、托尔贝格(1908—1980)、菲恩贝格(1909—1957)等。

布拉格德语文学的产生除政治、经济原因外,还有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的、宗教的诸方面因素。当时的布拉格有很好的文学氛围和各种各样的传统:捷克的、德国的、犹太的、奥地利的,孕育了布拉格德语文学这样一个文化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战败,帝国瓦解,奥地利在人口和领土方面减少到原二元帝国的百分之二十五,并于 1918 年 11 月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除上述布拉格德语文学外,以维也纳为中心还有一批重要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表现主义从德国影响到奥地利,除布拉格的韦尔弗、布罗德、迈林克创作表现主义作品外,诗人特拉克尔(1887— 1914)写了《孤独者的秋天》、《童年》、《夜之歌》等诗作,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忧伤情绪、梦境般的幻想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被认为是奥地利

表现主义代表诗人。作家卡·克劳斯(1874—1936)的创作,在形式上也接近表现主义,其代表作大型戏剧《人类的末日》(1918—1919),是奥地利第一部揭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品。一次大战结束后,由于奥匈帝国的覆灭, 奥地利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个重要时期,产生了不少长篇小说探讨哈布斯堡王朝由盛到衰的原因,揭示奥匈帝国崩溃的过程。小说家穆齐尔(1880—1942) 的长篇巨著《没有个性的人》(1930—1943),小说家布罗赫(1886—1951) 的成名小说、三部曲《梦游者》(1931—1932),小说家罗特(1894—1939) 的长篇小说《拉德茨基进行曲》(1932)和《先王墓室》 (1938),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些作品或者抨击帝国主义战争,或者揭露奥地利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弊端,或者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存秩序持否定态度,或者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没落发出悼亡的哀叹,在世界文坛上都有相当的影响。

小说家斯·茨威格(1881—1942)早年深受“青年维也纳”派和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后来他以心理分析为主要手法,创作了一批中篇小说和传记文学,在德语文坛上独树一帜。霍尔瓦特(1901—1938)的剧作和小说,讽刺和揭露资产阶级市侩小人的愚蠢和卑劣,剖析法西斯上台前的奥、德社会现实,有相当的深度和预见性;他把奥地利传统的“大众戏剧”推到了新的、现实主义的高峰。

1933 年纳粹党在德国攫取政权,特别是 1938 年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后, 许多著名的奥地利作家流亡国外,如弗兰茨·布莱(1871—1942)、布罗赫、费·布鲁克纳(1891—1958)、埃伦斯泰恩(1886—1950)、基施、穆齐尔、罗特、罗·诺伊曼(]897—1975)、乌齐迪尔、恩·魏斯、魏斯科普夫、韦尔弗、斯·茨威格等。其中有些作家如斯·茨威格,因看不到出路而自杀。大部分流亡作家投入了反法西斯统治的斗争。

1945 年纳粹德国战败,奥地利同德国一样,全境划分为美、英、法、苏

占领区,维也纳也为四国军队共同占领。但对奥占领是暂时的,早在 1945

年 11 月,就准许它举行了全国性的议会选举,组成政府。1955 年 10 月,四国占领军全部撤走。奥地利成为“永久中立”的共和国。奥地利文学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浩劫后,一方面继承战前文学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也吸收世界各国文学新的表现手法,进行艺术创新,揭开了新的一页。一部分流亡国外的作家陆续回国,一部分作家虽然没有回国,但他们在流亡期间写的作品,终于有机会在祖国发表,如布罗赫的《维吉尔之死》,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韦尔弗的《诗歌全集》和部分小说等。小说家多德勒尔(1896

—1966)在战前就发表过诗集和长篇小说,战后五十年代接连发表长篇小说

《斯特鲁德霍夫梯道》(1951)和《恶魔》(1956),展现一次大战前至二十年代末奥地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反映了各社会阶层的生活和思想,被誉为“维也纳社会的编年史”。其他写历史小说的作家还有莱内特——霍勒尼亚(1897—1970)、居特斯洛(1887—1973)、布·布莱姆(1892—1974)、布龙格拉贝(1901—1960)等。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籍的作家卡内蒂(1905

—),早在 1935 年就在维也纳发表长篇小说《迷惘》,通过一个学者受迫害的故事,影射二、三十年代欧洲知识分子的状况。战后他把思考的重点放在对生、死、权力和群众的关系等哲学、人类学问题上,写下了许多文章、随笔、杂感、日记,赢得了世界声誉,1981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年轻一代作家的创作主题,主要是战争、流亡、纳粹迫害犹太人、反法西斯抵抗斗争、以及战后的生活。女作家伊尔莎·艾兴格(1921—)于 1948

年发表长篇小说《更大的希望》,以现代派的手法描述了一个有犹太血统的姑娘在纳粹统治时期的不幸遭遇,震动了德语文坛。在创作风格上与她相近的尚有另一位女作家杰·埃布纳(1918—),她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黑白棋子》(1964),通过女主人公特蕾泽的经历,反映了 1925—1955 年间奥地利市民阶层的生活和思想上的迷惘与痛苦。此外,还有诗人兼小说家古腾布龙纳(1919—)、灿德(1923—1970)、弗里奇(1924—1969)等,他们的作品根据亲身经历描绘了战争残酷性和破坏性,反映了士兵的厌战情绪,同时也抨击了希特勒法西斯的黑暗统治,揭露了纳粹罪行。诗坛上最有成就的诗人当推策兰(1920—1970)和巴赫曼(1926—1973)。策兰的《死亡赋格曲》把音乐形式移植到诗歌创作中,表现了犹太人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痛苦和死亡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音乐性;他的重要诗集有《罂粟与记忆》

(1952)、《从门槛到门槛》(1955)等。女诗人巴赫曼的代表性诗集是《延期付款的时间》(1953)和《祈求大熊星座》(1956),她善于表现死亡、爱情、离别、孤独等主题,诗歌形式多为自由体,手法新颖,寓意深刻,并且有存在主义倾向。这两位作家善于用隐语和比喻来表达思想,让读者体会最隐蔽的感受,深受读者喜爱。

战后许多作家在语言上颇受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和维特根斯坦(1889—1951)的影响,在创作形式上追求标新立异,从事所谓“语言革命”,先后形成了维尔纳、格拉茨、萨尔茨堡三个文学中心。早在 1952 年, 诗人阿尔特曼(1921—)和吕姆(1930—)、拜尔(1932—1964)、阿赫莱特纳(1930—)、维尔纳(1935—)等一起在维也纳结成“艺术俱乐部”, 定期聚会,举办作品朗诵会和演唱会,向传统文学发动挑战。1958 年这个团体正式定名为“维也纳文学社”,亦称维也纳派。其成员宣称要冲破资产阶级思想樊篱进行所谓“语言革命”;他们模仿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流派的风格,自称为诗歌革新的先锋派,创作实验性的抽象诗、装配诗和方言诗, 运用音响和图像手段,创造了所谓的听觉诗和视觉诗。其重要代表阿尔特曼于 1958 年出版的成名作、诗集《用一瓶黑墨水》,轰动了文坛。后来他又与

阿赫莱特纳、吕姆合著方言诗集《霍森,罗森,巴》(1959)。到 1964 年, 由于阿尔特曼长期旅居国外,吕姆去了柏林,拜尔自杀,“维也纳文学社” 就自行解体。但与这个组织关系密切的诗人扬德尔(1925—),后来转向“具体诗”的创作,利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区别,把词的语音和意义分离开来,重新组合,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代表性诗集有《语音和路易丝》(1966)、

《人造树》(1970)等。

1959 年 1 月“城市公园论坛”在格拉茨宣告成立。这个松散的文艺团体也称为“格拉茨派”。他们在成立纲领中宣称:“城市公园论坛”以探讨最新的表现形式为宗旨;并创办文学刊物《原稿》,专门介绍具有新的表现手法的作品。奥地利战后一批青年作家有不少就是通过这个组织和这个刊物迈上文坛的。这派作家在戏剧和小说创作中彻底否定传统形式,采用超现实主义和荒诞派戏剧的表现手法,创作所谓“反戏剧”、“反小说”。其重要代表是汉特克(1942—),他的代表作有剧本《骂观众》(1966)、《卡斯帕尔》(1968),小说《大黄蜂》(1966)、《小贩》(1967)。此外,还有沃·鲍尔(1941—)、格·罗特(1942—)、图里尼(1944—)、容克(1946

—)、格鲁贝尔(1947—)等一批活跃在当今文坛上的作家,特别是他们的戏剧创作是舞台上常演的剧目。

以上两派也称为“试验派”,他们与设在维也纳的以奥地利笔会中心为代表的“传统派”曾形成对立,后者拒不承认前者;直至 1968 年和 1969 年岁末,当时的奥地利总理和总统分别邀请了数百名作家去做客,“试验派” 青年作家获得了与老作家相同的待遇。超脱于“试验派”和“传统派”之外的著名作家是贝恩哈德(1931—1989),他的作品都以疾病、死亡、孤独、心理变态为主题,以独特的手法开拓了新的领域,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严寒》(1963)、《精神错乱》(1967)、《修改》(1975),剧本《博里斯的节日》(1970)、《狩猎协会》(1974)、《英雄广场》(1988)等。

七十年代中期,萨尔茨堡的一批年轻作家创作了引起文坛关注的自传性长篇小说,反映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英内霍费尔(1944

—)的自传体三部曲《美好的日子》(1974)、《阴暗面》(1975)和《大写的单词》(1977),写他从一个农村妇女的私生子成为大学生的坎坷经历。沃尔夫格鲁贝(1944—)的《逍遥法外》(1975)和《男人的岁月》(1976) 回忆了自己的学徒生活。其他还有阿曼斯豪泽尔(1928)、卡帕赫(1938—)、罗塞(1946—)等的作品。这些作家以个人生活经历为题材,表现普通人的命运,探讨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有些评论家称他们为“萨尔茨堡派”。

女作家弗里施穆特(1941—)、内斯特林格(1936—)、施魏格尔(1949

—)、耶利内克(1946—)等的创作,以妇女和儿童的生活为题材,表现了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等主题,抨击旧的传统观念对妇女的束缚,谴责儿童在学校受到的古板、僵化的教育,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在当代文坛占有一定的位置。西默尔(1924—)是奥地利最著名的畅销小说作家,他既写揭露法西罪行的严肃作品,也写间谍、探案、爱情等消遣读物。他的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拥有众多读者,并且大部分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

二十世纪的奥地利文学人材辈出,丰富多彩,艺术形式流派纷呈,不断创新。七十年代末,维也纳、萨尔茨堡等地的一些年轻的日耳曼语文学家提出“奥地利文学”的口号,要求将奥地利文学与联邦德国文学区分开来,呼吁探索奥地利文学的民族性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