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哈克斯和布劳恩
海纳·米勒(192—)出生于萨克森州的埃彭多尔夫。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纳粹统治下度过的,中学没有毕业就被迫参加帝国劳动服务队,目睹了法西斯的暴行。战后 1949 年才读完中学。后来在图书馆和报社工作,1954
—1955 年在民主德国作家协会工作,1958 年任月刊《青年艺术》编辑和柏林高尔基剧院编剧,1959 年起成为专业作家。1974—1977 年任布莱希特创建的柏林剧团的戏剧顾问,后来又任柏林人民舞台的戏剧顾问。他曾多次获得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文学奖金,1985 年获毕希纳文学奖,1986 年获民主德国国家奖。
米勒最初的一些剧本是和他的妻子英格·米勒(1925—1966)一起创作的,重要的有《廉价劳动力》(1957)、《校对》(1958)、《女移民》(1961, 后改名为《农民》1964)、《建造》(1963—1964)等。这些剧作受布莱希特“教育剧”的影响,引起剧坛的广泛注意。六十年代中期后,他致力于对古希腊、罗马作家的古典悲剧的改编,完成的重要剧本有《菲罗克泰特》
(1964)、《赫拉克勒斯》(1966)、《暴君俄狄浦斯》(1967)、《普罗米修斯》(1968)、《贺拉梯人》(1968)、《美狄亚》(1974)等,他还改编莎士比亚的名剧,如《麦克白斯》(1971)、《哈姆雷特》(1977)、
《哈姆雷特机器》(1978)。这些剧作大都采用韵文体,语言简练优美,有高超的艺术性;但由于作者借历史题材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艺术主张,曾在东、西德引起强烈反响,有些剧本还在东德遭到严厉批评和禁演。
米勒在戏剧艺术上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七十年代后他采用“组合式”方法完成的著名戏剧有:《战斗》(1951—1974)、《巩德林的生平、普鲁士的腓特烈、莱辛的睡眠梦幻呼喊》(1977)、《日耳曼女神在柏林之死》(1956
—1977)和《四重奏》(1981)等。“组合式”戏剧在艺术手法上熔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于一炉;各场之间情节并不关联,但主题思想却是一个,通过它们的内在联系,启迪观众思考更深层的问题。
《日耳曼女神在柏林之死》是米勒“组合式”戏剧的代表作之一,产生于 1956 至 1971 年,1977 年公开发表,1978 年首演获得成功。这个剧本浓缩了德国的全部历史灾难。全剧六幕十三场,从日耳曼祖先开始,概括地描述了德国的过去、现在,并展望了将来,其中特别突出了普鲁士的历史和法西斯年代的历史。有些场景是现实主义的描述,有些场景则运用荒诞和残暴戏剧手法。如第四幕第一场名为“神圣家庭”——基督教里本意是指约瑟夫、玛利亚和耶稣一家——,作者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即不神圣家庭之意,写希特勒作圣父,戈培尔作圣母,戈培尔怀孕临产,日耳曼女神作产婆,帮助戈培尔产下一个畸形儿——康泰戛——狼。表面上看,似乎荒诞离奇,而实际上正反映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希特勒当父亲,戈培尔当产妇,说明法西斯主义是通过这个纳粹党的宣传部长去传播和扩大的;日耳曼女神当接生婆,说明法西斯主义在德国产生,这与德国的历史传统和普鲁士精神密切相关。而戈培尔产下的畸形儿——康泰戛——狼,也有深刻的含义。康泰戛是一种镇静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德国差不多家喻户晓, 并且用得很普遍。但是在此期间,常服此药的孕妇生下孩子,多为畸形。这个畸形儿,作者既用以比作西德这个国家,也比作法西斯思想的毒害,它影响着下一代,乃至子孙后代。康泰戛后面加个“狼”字,表明作者对法西斯主义的极度憎恨。剧中对希勒本人的描写,也是现实和荒诞相结合,如写他在元首地堡中打哈欠、神经质地踱步,十分逼真;又写他大口大口地喝汽油解渴,抓着士兵就吃,非常荒诞,但荒诞的后面却很真实。希特勒在战争中不是耗尽了大量物质财富,并把德国人民推进了战争的火坑吗?海纳·米勒是一位当代悲剧家,他主张悲剧首先要引起恐惧和惊吓。他所以作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描绘,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惊吓,以激发他们内心的反抗情绪,憎恨希特勒法西斯主义。
这部戏在艺术手法上也很独特,它完全打破了戏剧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情节跳跃性极大,有强烈的对比感。语言精练、优美、幽默、诙谐,比喻生动,寓意深刻,荒诞中隐含着严肃的思想、深刻的哲理、强烈的讽刺。
彼得·哈克斯(1928—)是另一位德国剧作家。出生于西里西亚布雷斯劳一律师家庭。1945 年随全家迁往西德,后在慕尼黑大学学习社会学、哲学、文学和戏剧。195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来为电台、剧院等工作,同时进行戏剧创作。1955 年应布莱希特的邀请赴东柏林,先后在柏林剧团、德意志剧院任编剧。1965 年成为专业作家。
哈克斯在戏剧创作上受布莱希特的影响。他的剧作题材广泛,有取材于十世纪民间故事的《恩斯特大公的民间话本》(1953),有描写哥伦布发现美洲和西班牙皇室掠夺印第安人的《揭开印度的纪元》(1955),有描写七
年战争的喜剧《洛博齐茨战役》(1956),有记叙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传说的《无忧宫的米勒》(1958),有反映民主德国社会现实生活的《忧虑和权力》(1960)和《莫里茨·塔索》(1961—1965),有根据阿里斯托芬同名剧改编的《和平》(1962),有反映法国王朝争斗的《玛加蕾特在艾克斯》
(1966),有根据普劳图斯同名作品改编的《安菲特律翁》(1967),有描写歌德和斯泰因夫人亲密关系的《在斯泰因府上叙谈不在场的歌德先生》
(1976)。
哈克斯在艺术手法上,早期擅长运用悲喜剧的形式和陌生化技巧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六十年代后,他摒弃布莱希特传统,剧作多以历史和神话故事为题材反映现实政治问题。他强调塑造个性,并赋予人物丰富的想象力。他曾多次获得民主德国的文学奖金,1977 年获国家奖。
福尔克·布劳恩(1939—)出生于德累斯顿,1957 年中学毕业后当过印刷工人、管道工人和机车司机。1960—1964 年在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1965 至 1966 年任柏林剧团戏剧顾问,后来专事文学创作。1972 年起在柏林德意志剧院工作。
布劳恩的创作从诗歌开始,后来也写剧本和小说。他的诗歌受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和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常以自由体形成,写无韵长句诗, 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号召性;善用夸张、讽刺的手法,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他在诗歌中往往把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重大社会政治事件的态度结合起来,代表了一代青年的心声。诗集《向自己挑战》(1965)描写建筑工地的劳动生活,表达青年渴望社会更快发展的感受和愿望。在《我们,不是他们》
(1970)中,以克洛卜施托克的颂歌形式,从历史发展角度颂扬了民主德国的成就。诗集《迎向对称的世界》(1974)和《操练正步走》(1979),探讨了人类的发展问题,富有哲理性。
他的戏剧创作受布莱希特的辩证剧影响,以表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题。重要剧本有《翻斗车工人》 (1967, 1972)、《辛策和孔策》 (197)、《廷卡》(1976)、《世界大同》(1979)和《德米特里》(1982)等。
从七十年代开始,他也以上述主题创作小说,短篇集《卡斯特的无拘无束的生活》,中篇《没有说完的故事》(1975 发表于杂志, 1977 年出版)、
《辛策和孔策的小说》(1981 完成, 1985 发表)都表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问题。特别是《没有说完的故事》描述一个青年工人遭到保安部门不公正的怀疑,酿成爱情上的波折、坎坷,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法制不健全, 批判了草菅人民的官僚主义者,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布劳恩曾获得多项文学奖,他是德国新一代值得注意的抒情诗人和剧作家。他的创作,不论是诗、剧本还是小说都贯穿着一种辩证思想,充满着要前进、要发展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