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1933—1945 年的德国文学概述

1933 年 1 月 30 日,纳粹党的头子希特勒(1889—1945)被总统兴登堡

(1847—1934)任命为德国内阁总理,魏玛共和国消亡,开始了德国历史上法西斯统治的黑暗年代。1934 年 8 月 2 日,兴登堡病死,希特勒便兼任总统, 自封为国家“元首”。德国法西斯主义是用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名称出现的,而实际上,这名称不过是用来欺骗群众的幌子。法西斯德国的真正统治者仍然是垄断资产阶级、容克大地主和军国主义分子,再加上法西斯头子。更有甚者在法西斯统治时期他们的权力之大达到了资本主义德国从未有过的程度。此外,法西斯政权也受到那些怀有强烈的沙文主义和复仇主义的人的支持。

希特勒执政后,立即实行空前规模的法西斯统治。2 月 27 日,戈林策划了国会大厦纵火案,嫁祸德国共产党,数以千计的共产党员——包括德共领袖台尔曼(1886—1944)——被捕。4 月,希特勒建立秘密警察组织,专门用来对付反法西斯抵抗运动。接着又取消了除纳粹党以外的其他一切政党。5 月 10 日,在柏林歌剧院广场及一些大学城里,根据德国报纸公布的“黑名单”

(第一批有 44 名作家),焚烧进步作家和所谓“非德意志人”著作,其中有

亨利希·曼、布莱希特、德布林、雷马克、卡夫卡等的作品;到 1934 年底,

遭禁图书达 4000 种以上。与此同时,纳粹党煽动了空前规模的反犹太主义, 迫害犹太人。许多著名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学者被迫流亡国外。

由于政治和种族原因,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国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作家流亡。因此,流亡文学成了这个时期德语文学的主流。流亡文学在文学史上也称为反法西斯文学。法西斯夺取政权、国会纵火案、焚烧图书、追捕犹太人、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以及第二次大战爆发,每个时期都造成作家流亡的浪潮。据统计,先后流亡的德语作家约有一千名,其中著名的德国作家有贝歇尔(1891—1958)、本亚明(1892—1940)、布莱希特(1898

—1956)、布莱德尔、德布林、福伊希特万格、拉斯克一许勒、凯泽、亨利希·曼(1871-1950)、克劳斯·曼(1906—1949)、托马斯·曼(1975— 1955)、马尔希维察、雷马克、雷恩(1889—1979)、内莉·萨克斯(1891

—1970)、西格斯(1900—1983)、托勒、图霍尔斯基(1890—1935)、魏纳特、韦尔弗(1890—1945)、弗·沃尔夫(1888—1953)、楚克迈耶尔、阿·茨威格(1887—1968)等。黑塞(1877—1962)则早在 1923 年就加入瑞士国籍。这一大批作家中,后来有一部分人由于对前途失去信心,看不到出路而自杀,如图霍尔斯基、本亚明等。有一部分人在贫病交迫或精力耗尽后离开人世,如凯泽、拉斯克—许勒等。有一部分人加入了居留国的国籍,如德布林、楚克迈耶尔、雷马克、克劳斯·曼等。只有一部分人在 1945 年战争结束后回到德国。不过,无论如何,德国流亡文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

震撼了当时世界文坛。

此外,在德国国内还有一批被称做“内心流亡”的作家,他们作为消极反对派而留在国内。他们的大部分著作,描绘的不是政治冲突,也不是社会冲突,而是心理、道德的冲突。这些作家主要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人敌视或反对法西斯主义,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基督教的人道主义思想,如贝根格律恩(1892—1964)、施奈德(1903—1958)、维歇特(1887—1950)、施罗德(1878—1962)等。另一部分人敌视或反对法西斯主义,主要是由于他们对传统的人道主义和民主准则的信仰,高度的社会正义感,对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否定,以及他们的现实主义艺术观,如豪普特曼、胡赫(1864

—1947)、凯勒曼、法拉达、凯斯特纳、巴尔拉赫、魏森博恩(1902—1969) 等。

流亡文学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33 年至 1938 年,此时,国外局势比较平静,流亡去向主要是法国、瑞士、捷克、荷兰、英国、苏联。第二阶段 1938 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时期战云密布, 局势动荡,流亡的去向主要是苏联、美国和拉丁美洲。流亡文学没有造成文学史上的分裂,流亡在各个地区的反法西斯作家在作品中都反映了同样的发展路线。但是,德国流亡文学是由各种政治信仰和美学观点的作家组成的, 他们中既有资产阶级民主派作家,也有无产阶级革命作家;既有现代派作家, 也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由于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等原因,往往有各种不同的性格和流派,有时还对某一方面的作品进行贬低。德国流亡文学的共同特点是强有力的政治性,流亡作家都对法西斯怀有强烈的仇恨,对祖国怀着深沉的思念和热爱。他们都反对希特勒、反对战争。他们都从个人的立场出发,提出警告和谴责,同时也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辩解。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彻底的变化,原来的精神基础突然丧失,而受到居留国的影响却愈来愈多。他们的艺术意图不仅要考虑德语读者,而且还要考虑居留国的读者。

德国流亡文学中的反法西斯文化统一战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35 年组成了以亨利希·曼和贝歇尔为首的德国流亡作家代表团,参加在巴黎举行的 “国际作家保卫文化大会”,会后,不同派别、不同观点的德国反法西斯作家共同出版了《流亡中的德国作家》一书,这是德国流亡作家团结合作的一个表现。1936 年夏,德、意法西斯公开武装干涉西班牙,有二十多位知名的德国作家参加了反法西斯的国际纵队,如魏纳特、雷恩、马尔希维察、布莱德尔等,和西班牙人民一起同佛朗哥分子作战,并有一些作家献出了生命。 1939 年 9 月希特勒德国侵占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反法西斯

文学从这时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久,德军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大批流亡作家离开法国、瑞士等国去苏联、美国和拉丁美洲。1941 年 6 月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挑起了德苏战争。诗人贝歇尔、魏纳特等积极参加对德宣传工作,号召德国人民不要支持希特勒,德国士兵和军官不为法西斯充当炮灰。1942 年 8 月至 1943 年 2 月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以苏联红军的彻底胜利而结束,成为二次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德国法西斯军队节节败退。1945 年 4 月 30 日希特勒在柏林自杀,5 月 8 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法西斯德国覆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事件,在这个时期的德语文学中都有程度不同的反映。

流亡文学中的各派作家先后创办了一些德语文学刊物,著名的有在阿姆

斯特丹出版的《文丛》(1933—1935),在布拉格出版的《新德意志之页》

(1933—1935),在莫斯科出版的《国际文学德文版》(1931—1945)和《言论》(1936—1939),在苏黎世出版的《标准和价值》(1937—1940),在墨西哥出版的《自由德国》(1941—1946)等,并在国外建立了一些出版社, 如克维里多出版社,阿勒特·德·兰格出版社,贝尔曼——菲舍尔出版社。这些刊物和出版社对推动反法西斯文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德国流亡文学表现了题材、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在体裁上也是丰富多采,既有结构宏伟的长篇小说,也有短小的政治抒情诗,既有内容深刻的戏剧作品,也有尖锐的反法西斯报告文学。在反法西斯流亡文学中,涌现了大批在世界文坛上享有盛誉的作品,其中突出的是:亨利希·曼的《国王亨利四世的青年时期》(1935)和《国王亨利四世的完成时期》(1938), 托马斯·曼的《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1933—1943)和《浮士德博士》

(1947),黑塞的《玻璃珠游戏》(1943),福伊希特万格的《假尼禄》(1936) 和《流亡》(1940),阿·茨威格的《凡尔登的教训》(1935),安娜·西格斯的《第七个十字架》(1942),雷马克的《凯旋门》(1946),克劳斯·曼的《梅菲斯特》(1936),布莱德尔的《考验》(1935)和《父亲们》(1941)。剧作家弗·沃尔夫的《马门教授》(1934)和《博马舍》(1941),托勒的

《哈尔牧师》(1939),楚克迈耶尔的《魔鬼的将军》(1945),布莱希特的《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 《四川好人》(1939/1941)和《伽利略传》(1938/1945—1947)。诗人拉斯克—许勒、内莉·萨克斯、贝歇尔、布莱希特、魏纳特等的诗歌作品。在文学理论上有建树的是本亚明。

“内心流亡”的作家情况比较复杂。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留在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基本上停止了文学创作(不是说完全没有创作),如胡赫、卡罗萨、凯勒曼、凯斯特纳等。也有一些作家虽继续进行创作,但只写一些不涉及当时社会政治问题、纯属过去历史或个人生活的作品,如法拉达写了《狼群中的狼》(1937)、《铁汉子古斯塔夫》(1938)等长篇小说。另一小说家贝根格律恩写了长篇小说《大暴君和审判》(1935)和《天上人间》(1940) 但出版后因引起反法西斯的政治共鸣,仍遭查禁。小说家维歇特因对纳粹统治表示不满,于 1938 年被关入集中营两个月,释放后被禁止写作,后来他以自己在集中营中的亲身经历写成《死人之林》(1945),控诉了纳粹暴行, 歌颂了集中营里的反法西斯斗争。“内心流亡者”的反对派文学,尤其是当时流传的诗传单和以隐蔽手段公开出版的作品,在希特勒统治的年代确实进入了德国读者的精神生活中间,产生了谴责纳粹暴行和反对法西斯主义的作用。

有极少数作家在法西斯恐怖的形势下,进行文学创作,写下了具有独特内容的作品。如彼得森(1906—1969)于 1933 年希特勒上台时留在国内,1935 年他化装逃出德国,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作家保卫文化大会”。他作为德国地下文学的代表,给大会带来了多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长篇纪实小说《我们的街道》(1936),记叙了柏林一条街道的工人和共产党员的反法西斯斗争。他在发言中说:“无论怎样,在德国存在着地下文学”。有些作家正是因为从事地下写作或表示对纳粹统治的不满而惨死在法西斯分子的手中,如米萨姆(1878—1934)、赫尔曼(1871—1943)、库克霍夫(1887— 1943)、奥西埃茨基(1889—1938)等。

第三帝国统治下,对文化生活的控制特别严密。戈培尔领导的宣传部下

专门设有“帝国文化总局”,下设新闻、文学、音乐、戏剧、电影等分支机构。凡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文学院”成员,第一必须是纯血统的亚利安人, 第二必须完全符合民族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这些作家中的一部分人,早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就创作了颂扬反动的民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作品,现在更是变本加厉写下了歌颂希特勒、歌颂法西斯主义、歌颂侵略战争的作品。如博伊梅尔堡(1899—1963)、德温格尔(1898—?)、布隆克(1888—1961)、约斯特(1890—1978)、科尔本海伊尔(1878—1962)等。第三帝国的法西斯文学,在艺术上没有多少价值,只是表现了他们政治上的堕落。诗人贝恩

(1886—1956)在纳粹党刚上台时曾发表广播讲话表示支持,但不久即发现自己的错误,从 1935 年起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

1933—1945 年间的法西斯统治时期,是德国历史上黑暗野蛮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德国文学,由于政治、战争等因素情况特别复杂,但是不容置疑, 流亡文学是这个时期德国文学的主流,取得了累累硕果,在德语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文坛上也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