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技术产业化维系了战后美国经济的低速稳定增长

独立战争前的 1750 年,美国有人口 117 万,国民财富估计约有 7.5 亿美元(那时还没有 GNP 指标)。南北战争后的 1869 年,美国有人口 4350 万, 国民生产总值 74 亿美元,120 年增加了约 10 倍,当时人均收人为 170 美元。

1900 年,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人口增至 7600 万,GNP 增至 187 亿美元,30

年增加 2.5 倍,人均收入达 246 美元。1929 年,人口增至 1.22 亿,GNP 增至1030 亿美元,30 年增加 5 倍多。1950 年,GNP 增至 2868 亿美元,20 年增加近 3 倍。1991 年,GNP 增至 56777.5 亿美元,40 年增加近 20 倍。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以此数据看来,战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慢。之所以说其低速增长,是因为战后 40 多年来,美国经济年增长率,除战后 50 年代初期出现过达 8%以上外,其余年份增长率大都在 5%以下。1953 年至 1993 年 40 余年中,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 2.8%,再没有出现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超高速经济增长,增速最快的 60 年代也不过 4%多一点。其稳定性表现在, 既无高速增长,也无大幅度跌落,除受战争结束的影响,1946 年出现经济负

增长 14.8%外,负增长年份从未超过 3%,大都在 1%左右(见表 6—1)。这样的低速稳定增长,使得其经济在规模较大基数之上,逐渐积累了远远超出过去任何一个时期所能达到的巨额财富,保持了头号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

表 6-1 美国经济增长率(%)(1045-1994 年)

年份

年增长率

平均增长率

年份

年增长率

平均增长率

1945

-1.5

1945 — 1955 年

1970

-0.3

1983 — 1993 年平

1946

-14.8

平均增长率 1.5

1971

3.0

均增长率 2.7

1947

-1.8

1972

5.7

1948

4.1

1973

5.5

1949

0.6

1953 — 1973 年

1974

-1.4

1953 — 1993 年平

1950

8.7

平均增长率 3.5

1975

-1.3

均增长率 2.8

1951

8.1

1976

4.8

1952

3.8

1977

4.6

1953

3.9

1953 — 1963 年

1978

5.2

1954

-1.3

平均增长率 3.1

1979

2.1

1955

6.7

1980

-0.2

1956

2.1

1981

1.9

1957

1.8

1963 — 1973 年

1982

-2.5

1958

-0.2

平均增长率 4.1

1983

3.6

1959

6.0

1984

6.4

1960

2.3

1985

2.7

1961

2.5

1973 — 1993 年

1986

2.5

1962

5.8

增均增长率 2.3

1987

2.7

1963

4.0

1988

3.9

1964

5.3

1989

2.5

1965

5.9

1973 — 1983 年

1990

0.8

1966

5.9

平均增长率 2.0

1991

-1.2

1967

2.7

1992

2.6

1968

4.4

1993

2.8

1969

2.6

1994

3.1

注释:1987—1988 年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和外事司编:《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提要》(1987 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7 年版;黄硕风著:《综合国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王怀宁主编:

《世界经济与政治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 年版;复旦

大学国际政治系编:《美国》,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1 年版;

《经济参考报》,1994 年 2 月 21 日。

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从大方面看,无非是外延的规模扩大,和内涵方式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具体说来,是新产品、新行业的出现和劳动效率的提高。两种途径都能追溯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产业的兴起维系了美国经济的稳定低速增长。

第一,支撑美国经济增长的传统支柱产业出现停滞甚至衰退。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纺织、冶炼、铁路运输等产业,进入 20 世纪后,增长缓慢,陷入衰退。20 世纪初至二次世界大战兴起的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曾取得比轻工业快得多的发展速度,尤其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极大发展,但战后初期迅速衰退下来。渡过战后恢复时期,再也没有获得长足进展。战后40 多年中,汽车、钢铁产量分别在 1000 万辆和 1 亿吨上下徘徊。机器制造业——工业革命的象征,一直没有获得振兴的机会。以制造机器的机床生产的发展轨迹便能表明这一点。

第二,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与传统产业的衰退形成对照。二战后在美国发明并发展的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化、市场化速度极快。40 多年中,商业化的计算机技术已达四代,实验室技术已达到第六代、第七代。以电子计算机产业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电子产业体系,从电子元器件到计算机整机、计算机外部设备、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对通信行业的巨大影响,产生出光纤、移动电话、卫星通信等等,成为规模巨大的经济支柱。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超过汽车产业的大型产业,并有超过能源产业的趋势。

第三,信息技术产业化提高了美国劳动生产率。理论上讲,信息技术是辅助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它将部分地取代人的脑力功能,对体力劳动的节约显而易见。许多靠人力技能不能达到的目标,借助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便能够达到。计算机能够算出火箭轨道,预测天气变化,处理大量水文信息, 控制精密加工,用于地质勘探,协助企业管理,管理资金流动、交通以及用于培训、教育。1982 年,美国有各类计算机 200 万台,据估算,每年可完成4000 亿人年的工作量,而美国人口只有 2 亿多,单靠人力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70 年代中期,机械和人力负担的工作量之比是 10:1,而计算机和人工处理的信息量之比是 50:1,这个比例仍在不断扩大。据统计,手工业的人均年产值为 2000 美元左右,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 20000 美元左右,高技术工业人

均年产值为 200000 美元或更高。

对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有很多不同看法。整体看来,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并不高。据有关资料,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1951—1960 年,年平均增长率为 3%,1961—1970 年为 3.6%,1971—1975 年为 2.9%,1951—1975

年年平均增长率为 3.2%,1980—1986 年平均增长率为 2.7%,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美国作家莱斯特·瑟罗在他的新著《二十一世纪的角逐》中认为: 在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的 150 年里,美国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近 3%。在 1947

—1967 年的 20 年内,每年提高 3.3%。1980—1990 年,美国劳动生产率每

年提高 1.2%。而 1989—1990 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实际下降了。同是在这 10 年里,日本的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 3.1%,法国 1.9%,前西德 1.4%,英国2.8%。而当 1993 年美国经济走出衰退,日本、德国等西方国家仍陷在衰退之中时,美国似乎又恢复了昔日的感觉。美国麦金西咨询公司作了一项劳动生产率研究报告竟发现,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比日本高 17%,比德国高21%。同时发现,美国工人在服务业部门也有相似的优势。

到底如何看待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与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莱斯特·瑟罗在他的著作中提到,1980 年至 1990 年,美国蓝领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8%,而白领工人则下降了 3%;并举例说,在美国,会计计算机化,

但会计工作效率下降,1978—1985 年会计工作计算机化效率下降 14%①;认为新技术进入美国办公室,并没有结束集中化管理,反而加强了,使劳动生产率下降了。我国学者陈宝森亦指出,美国过去 10 年里(指 1993 年之前) 信息技术投资 1 万亿美元,对劳动生产率作用不大,只提高 1%。同时,有的学者认为:本世纪初,劳动生产率提高,5%—20%是靠采用新技术成果取得的。现在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60%—80%是靠信息技术的应用。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部门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制造业方面、平均每个工人创造的价值提高了 24%,在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信业、贸易业、旅馆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中都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我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劳动生产率的积极影响和推动效果是毫无疑问的,对美国亦不例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乃至人们所说的所谓信息革命, 是与过去的工业革命有着很大区别的革命。它的影响不仅限于制造业中以产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或一定劳动时间内生产的物质产品的数量来表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上,而且表现在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影响,以及这种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对制造业等物质产品生产的影响上。学术界已有关于重新认识新时期生产率含义的动议。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发生了很大变化,产出要素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工业革命前,生产要素是土地、农民、犁耙、肥料;在工业革命时期,则是工厂、工人、原料、设备; 现在及以后,过去所不重视的信息、知识、工作场所、思想观念均成为重要的资源要素。过去时代的产出品是粮食、蔬菜、肉食,以及工业制品,而今, 符号、信息、画面等亦成为产出品。在服务业达到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70% 以上的情况下,传统的观念显然要发生变化,才能解释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此外,就信息技术对物质生产部门的影响来看,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1)许多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是用在公共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上,在计算某位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或某件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方面,难以有准确、客观的反映。如美国将要进行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将投入数千亿美元,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怎么计算?(2)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有一个投入产出周期,有些还不能迅速显示出来。自动化程度,由于尚未达到计算机综合集成自动化,局部自动化与传统的非自动化环节尚不能有效协调,不能形成整体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有一些观念,现在是统一的,即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工业增长约有 90%来自技术进步,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 10%来自通信的社会效益。可以说,没有大机器工业把大量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就没有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样,没有信息技术革命把大量产业工人从机器的流水线旁解放出来,也就没有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