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界经济信息化的同步趋势和不平衡发展

经济信息化发展在美国表现得非常突出。但这并不是美国一国的经济现象,而是各发达国家带有共性的发展趋势。首先,各发达国家对信息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意义具有共识。不管对目前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点认识有多大差别,发达国家的政府与企业对信息技术是现代产业基础的认识是共同的。美、

① [法] 西蒙·诺拉、阿兰·孟克著,施以方等译:《社会的信息化》,商务印书馆 1985 年版,第 59—60

页。

日作为信息技术最发达国家自不用说,欧洲共同体的重视程度亦不亚于美、日。此外,其它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信息技术的发展都给予了极大关注。从实际发展看,虽然美国在绝大多数信息领域享有发明权,但日本、欧洲等国家或地区亦不断有新发明。如超导信息材料的研制,就出现你追我赶的开拓发展局面。

其次,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同步性趋向。由于信息产业的定义、范围认识的区别,要找到具有可比性的数据尚有困难,但从各种不同统计中,仍能看出发达国家主要是美、日、欧的信息产业发展具有同步性。据有关统计, 主要包括计算机产业、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和通信产业(类似于前述信息工业)在内的信息产业,世界产值超过 3000 亿美元。到 90 年代中期,这

些信息产业的年产值将超过 1 万亿美元,成为超过诸项传统产业的最大产业之一。另据有关资料,1984 年,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工业(范围与上述资料基本相同)产值,美国、西欧、日本分别是 1630 亿美元、820 亿美元和 755 亿美元。根据波拉特的统计方法和信息产业定义,各国信息产业的规模大致是:信息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和信息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美国分别为 48.5%(1967 年)和 49.0%(1974 年),日本为 35.4%(1979 年)和 38.0%(1979 年),欧共体为 66.7%(1985 年)和 55;0%(1985 年)。这些不同时期的资料,大致反映了各发达国家经济信息化发展的共同趋势。

第三,产业结构高级化反映了发达国家及有关国家信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比重日益增长的共同趋势。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1990 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农业为 3%左右,工业占 34%,服务业占 63%(见表7—1)。其中,美国服务业为 68%左右,前西德 54%,英国 56%,日本 58

%,瑞典 63%。另据国际劳工组织资料,第三产业最发达的各国,1982 年第三产业占有比重为:加拿大 71.3%,美国 67.9%。比利时 65.8%,澳大利亚为 65.5%,瑞典 65.1%,丹麦 61.0%(1981 年),英国 60.6%(1980 年),委内瑞拉 58.4%(1981 年),法国 58.0%,日本 56.6%(1984 年)。表 7-1 国际产业结构比重变动(%)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GDP

劳动力

GDP

劳动力

农业

1965 年

1980 年

1990 年

30

19

17

70

68

5

4

3

14

7

工业

1965 年

1980 年

1990 年

29

37

38

12

16

40

36

34

38

35

服务

1965 年

1980 年

1990 年

41

44

45

18

22

55

60

63

48

58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8 年世界发展报告》、《1991 年世界发展报告》。

第四,传统产业衰退是各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美国是传统产业陷

入相对衰退的典型国家。但不独美国是这样,日本、欧共体等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均程度不同地陷入衰退局面。日本曾据以辉煌的重化工业步人衰退, “科技立国”成为其新的国策。欧洲最先工业化的诸国经济已落在信息技术发展较快的美、日后面。欧共体的联合,首先是寻求技术方面的合作,相对其它领域的合作而言也最为成功。欧共体曾于 1986 年组织了一个讨论会,会

后制定了一个长达 7 年的传统产业计算机自动化改造计划,其中包括对石油化工、能源、食品与制药、轧钢和造纸等四大产业为背景的一系列传统产业的改造。

发达国家经济信息化同步性趋势的形成原因很多,仅举几例说明。首先,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使世界大市场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新技术基础上的国际分工已不再是李嘉图时代基于自然条件,如英国产毛呢、葡萄牙产酒,利用各自比较优势,在交换中获得最大利益;也不只是依据劳动和资本的秉赋状况,以较低的相对生产成本,通过交换,获取最大利益。技术优势成为市场竞争的决定性条件,新的技术基础导致新的国际分工和相应的国际经济结构,信息技术自身的渗透性特点使各国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如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公司美国 IBM 公司,其 PC 机生产有 60%以上的元器件从日本进口。正如一些日本企业家所说,划分我们、他们已很难了。美国英特尔公司供给着世界集成电路芯片总需求量的 80%以上。其次,信息技术本身的开放性、网络性特征,使信息产业的发展不可能被封闭在一个区域内。跨越国界的信息网络建设,将各成员国尽人网中。再次,国际间直接投资日益增多, 跨国公司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甚至是主要构成部分。1988 年,全世界跨国公司 2 万家,在 160 个国家,开办有 10 多万个子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以年递增 9%的速度发展,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所创造的销售额已超过世界出口总额。跨国公司一年的产值,相当于资本主义世界生产总值的 50%。

世界经济信息化在发达国家间的同步性趋势,没有消除发达国家之间信息化进程的不平衡,甚至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加剧了这种不平衡。整体看来, 世界经济信息化的不平衡反映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反映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的内部结构中。

首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信息化进程中,差距进一步拉大。这种差距成为双重的:一是工业化的原有差距;二是现在逐渐拉大的信息化差距。发展中国家要么尚未实现工业化,要么工业化基础不巩固,在经济信息化浪潮中面临若干新的矛盾难以解决:(1)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发展战略选择的矛盾。选择传统产业发展战略会与代表先进技术基础的正在形成中的世界经济新体系进一步拉开距离;选择新兴产业的发展战略,面临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2)尖端技术或高技术与基础技术的矛盾。发展中国家技术基础薄弱,在尖端技术方面尚难有一席之地。有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低技术能够实现现代化吗?这是发展中国家难以解决的问题。与此相应,在发展技术的策略上面临又一矛盾,即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美国、日本以及现在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曾靠引进技术实现发展, 这也正是目前不少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策略。但从现实看,引进技术一般很难做到引进尖端技术。即便是引进了先进技术,没有相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有效的管理,其产业化和市场化效果要达到预期目的也存在困难。

现实状况是,发达国家经济信息化在竞争中上台阶,求平衡,以实现信息化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最不发达的国家与世界经济信息化浪

潮近乎绝缘。发达国家在追求诸信息媒体综合化的多媒体信息高速传输网的建设(即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发展中国家还在努力提高单媒体,诸如电话等十分低的普及率。发达国家在寻求计算机综合自动化改造传统工业、智能化的机器设备取代或辅助劳动者的脑力劳动,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人口还被束缚在土地上,其产业结构的优化甚至没有达到工业化国家本世纪初的水平。如果说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阶段划分尚能成立的话,整体看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两个不同的时代,少数最不发达国家甚至与发达国家隔着整整一个时代。

其次,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信息化进程中发展不平衡。比较明显的特点是美、日、欧各具部分优势,形成多极化格局。在这个多极化格局中,美国仍占据着较多的优势,但已渐渐不是压倒优势。日本发展引人注目,有逐渐接近美国的趋势。信息技术领域里,在至今为止的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是美日两国共领优势,欧共体落在后面。丛高技术产品出口变化看,1972 年, 前西德、英国、法国、瑞士、日本、美国 6 国,其中西欧 4 国占高技术出口比重的 55%,美国占 32%,日本占 13%。1983 年,西欧 4 国占 38%,美国占 37%,日本占 25%。西欧比重下降,日、美比重上升。反映在经济增长方面:50 年代及 60 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日本第一,西欧第二,美国第三。70 年代和 80 年代,各国增长速度放慢,西欧下降幅度最大,增长速度成为日本第一,美国第二,西欧第三。进入 90 年代,美国 1992 年步出衰退,增速超过日欧,居第一。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表现是多方面的,以下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竞争还会谈到。

再次,在世界经济信息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不平衡有了新变化。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体制、社会制度、原有经济基础等方面差异,发展环境与条件本来就有不少差别。战后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国家和地区发展成新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不平衡现象。新兴工业化基础以及与发达国家较紧密的国际经济关系和与国际经济通轨的规范环境,使这些国家或地区在经济信息化方面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些信息技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传统产业的信息技术改造较为成功,以及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有较明显提高。如韩国成为国际上计算机芯片的重要供给国之一;新加坡拟建信息高速公路; 拉丁美洲南锥体国家加紧建设光纤传输网,以适应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需要。她们的变化是往信息化经济迈进,与原来的工业化进步已有较大差别。面对由发达国家兴起的信息化浪潮,将会有一些发展中国家,调整发展战略,实现跳跃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