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及其面具艺术

离日喀则不远的南木林县有一个有名的藏戏班子,在那里可以看到精采的藏戏表演。

藏戏,藏语叫“阿吉拉姆”或“拉姆”,是“仙女大姐”或“仙女”的意思,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以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艺术。西藏及四川、青海、云南等藏族地区的人民都普遍受看藏戏。

藏戏在西藏流行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相传,14 世纪初,后藏僧人唐东杰布为修建雅鲁藏布江铁索桥募捐集资而创。起初,他为筹措造桥经费, 四处奔波,历时三年,未能成功。后来,他在山南地区穷结县境内,发现虔诚的信徒中有生得聪明美丽、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把她们组织起来,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募捐集资成功。这就是藏戏的雏形。早期的藏戏,是用舞蹈哑剧表演简单的故事。民间舞蹈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发展成为一套综合艺术。现代藏戏有剧本、舞蹈表演、因人定曲的唱腔、不同角色的不同服装及面具,还有乐队伴奏和伴唱等多种艺术。

藏戏剧团十分普遍。像江孜的江嘎尔、南木林的香巴、拉萨的觉木隆和昂仁的迥巴,都是著名的藏戏剧团。南木林的藏戏比较出名,以前,每年雪顿节期间,南木林的藏戏班子也属达赖专门调演的一个剧团。

藏戏的演出,以前一般采取广场演出的形式,少数也有舞台演出形式。现在,藏戏不仅能在广场、在自然环境中演出,而且也能在舞台上演出。既运用现代先进的化妆艺术,也不放弃具有古老艺术特色的面具。从面具的造型和色调上区别人物性格的善、恶、忠、奸。在舞台一旁有专人用快板将剧情发展向观众交待。演员上场时,有打击乐器伴奏,演员随节奏起舞。演唱时,后台演员帮腔。演员的嗓音高昂响亮,使唱腔带有粗犷的风格。藏戏的唱腔,至少有 20 种,男女老幼,哀乐悲欢都不相同。戏中的舞蹈动作,跟唱词、唱腔相配合,跟剧情发展相联系,给人以和谐、雄壮的美感。藏戏演出的时间可长可短,有的演几个小时,有的演一两天。要演长,则细唱细作; 要演短,则用快板道白,叙述剧情,要省略的一跳而过。

除折子戏外,一出戏一般都可分为三个段落:(一)出场仪式,藏语称为“顿”,包括:猎人净地——即身着猎人装者手持彩箭首先登场,净场地, 高歌祝福;太子降福——即身着太子装者出场,给观众带来福泽;仙女歌舞

——即身着仙女装者漫步起舞,表示仙女下凡,与人间共享欢乐。(二)正戏,藏语称为“雄”。(三)演出结束时,告别视福迎祥,藏语称为“扎西”。同时,接受观众的捐赠。

藏戏的传统剧目有 12 个,最有名的是“八大藏戏”:《文成公主》、《诺桑王传》、《朗萨姑娘》、《苏吉尼玛》、《单互桑姆》、《白玛文巴》、

《顿月顿珠》、《云乘王子》等。这些戏目,多数是佛经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人情世态。民主改革后,藏戏也增添了新的内容,伴奏上也吸收了笛子、六弦琴、扬琴及部分管弦乐器,从而丰富了藏戏的表现力。

藏戏的艺术流派有属于白面具的早期旧派和属于蓝面具的后期新派,但按民间说法,藏戏演出主要分两大派,即以觉大隆剧团为代表的前藏派和以江嘎尔剧团为代表的后藏派。

藏戏演员的面部化装,一种是把脸谱画在脸上,另一种是戴假面具。面

具,藏语称为“巴”,是藏戏艺术独有的面部化装手段。早在吐蕃时期,苯教文化的祭礼仪式中所表演的土风舞、拟兽舞等百技杂艺,就采用了面具化装手段。后来由于宗教发展,高僧莲花生根据佛祖释迦牟尼关于佛教密宗四部学说中的瑜伽部、无上瑜伽部里金刚舞一节(另两部为:事部、行部), 组织跳神法会。于是,土风舞便与金刚舞相结合,产生了跳神舞时所戴的面具,到了公元 14 世纪,云游高僧唐东杰布为筑桥修路筹集资金,创造了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后来藏戏表演者视他为藏戏始祖,并按他本人面目作模式制作了自发白须的白山羊皮面具。藏戏面具的产生,使藏族古老的面具艺术从神秘的宗教世界迈进了新的更加广泛的艺术世界。

藏戏面具分为温巴面具、人物面具和动物面具。

温巴(意为渔夫或猪人)面具又分白、蓝两类。早期的白温巴面具,面部施白色或黄色,周围全用山羊毛装饰,后面披背,前面齐胸。蓝温巴面具比白温巴面具略大,面部贴蓝布或黑布,整个面具包括轮廓造型、眼、眉、鼻、嘴等,由八种吉祥图案巧妙构成,下额部分用獐子毛或山羊毛装饰胡须。个别蓝温巴面具用五彩锦缎装饰,绣有喷焰来尼三宝和日月图案。

人物面具种类较多,主要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形式。平面面具用各种布料、纸板、山羊皮等组合而成,多用来表现剧中有身份、有性格的角色,如国王、大臣、喇嘛以及老妇、老翁、巫女等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立体面具用纸浆、漆布、泥巴等塑成。立体面具除有各种造型的动物外,还有表现剧中的神仙鬼怪,如哈香弥勒佛、龙女、阎罗王护法神以及插科打诨的角色阿扎让等。各种颜色的面具,以艺术夸张的色彩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如剧中的蓝温巴面具是勇敢和正义的象征;国王戴的红面具则是权力的象征;忠臣戴的黄色面具象征忠良;王妃、牧女戴绿面具象征女性;良家老人戴的白面具象征善良;口是心非、两面三刀的角色戴的是半白半黑的面具;而黑色面具则表现凶恶与残暴。例如,藏戏《白马文巴》中的九头罗刹女王戴的面具是披头散发重叠的 9 个鬼头,深褐色的鬼脸上用金勾出眉颦,双目圆睁,一口獠牙,象征一个穷凶极恶的野蛮形象。当然,色彩的象征意义也不是绝对的, 有时也是可以变化的。

在藏戏中,无论什么流派和剧种都离不开各种动物的登台表演。因此, 藏戏中有众多的动物面具。而这些动物都被罩上神灵的色彩,实际上是一种图腾崇拜。如西藏原始苯教所崇拜的神抵是羊头、牛头、马头和虎头,这些动物代表着各种有生命的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