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

山。

刺破青山锷未残。天欲堕,

敕以柱其间。毛泽东带领红军,战胜了蒋介石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

追堵截,又战胜了张国煮的分裂主义,向大西北转移。

1935 年 8 月 1 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在长征路上。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蒋介石不顾民族危亡,全力围剿红军。危难中,毛泽东对谢觉哉,徐特立等几位年事高的老同志说:“看来, 咱们的部队是要长期无后方地打游击了。你们年纪大了,在部队上长期拖下去,会把你们拖死的。到了甘肃以后,你们可以自找掩护关系,到白区去做党的地下工作,请要预作考虑。”①

红军闯过腊子口,过了大草滩,行军一天到了哈达铺镇宿营。有位干部买东西,见那包裹的纸是一张六月调日的《晋阳日报》,上载“陕北刘志丹赤匪部已占领六座县城,拥有正规红军五万余人,游击队、赤卫军和少先队二十余万人,窥视晋西北,随时有东渡黄河的危险性。”

走投无路的红军干部看到这条消息,欣喜若狂,立刻把那张旧报纸送给毛泽东。

毛泽东看了十分高兴。他过去只知道刘志丹、谢子长在西北闹革命,但是发展成什么样子?现在还存在不存在?都不知道。他估计阎锡山为了对付蒋介石的调虎离山计,不想离开山西,去当架空的行政院长,可能有意把刘

① 高朗亭:《谢觉哉同志谈刘志丹》,载《革命英烈》1981 年第 2 期第 13 页。

志丹率领的红军力量夸大了。但是,陕北有革命根据地,有红军却是事实。去到陕北,疲惫不堪的长征红军,就可以有个歇脚的地方了。

红军过了哈达铺,继续前进。谢觉哉就是否离队去做白区工作的问题, 请示毛泽东。毛泽东笑着,把《晋阳日报》的消息告诉了谢觉哉,并说:” 看来,刘志丹在陕北至少开辟了一块革命根据地,你是否离队去做地下工作, 等到了陕北再说吧!”

1935 年 9 月 22 日,毛泽东召集红一军团、红三军回和中央军委团以上干部开会。毛泽东说:“目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我们就是要北上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①

获得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后,毛泽东喜出望外。看青身边,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而又斗志昂扬的红军战士,他接连写了两首诗词,那是在 1935 年的

10 月。一首词是《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怔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另一首词,是《念奴娇·昆仑》。既描写了莽莽昆仑的“横空出世”、“飞起玉龙三百万”的壮丽、雄伟,又抒发了“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大同思想和博大胸怀。堪称词苑奇葩。

当时陕北刘志丹的红军,情况如何呢?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谢子长、刘志丹等坚持武装斗争,领导了著名的”清涧起义”、”渭华起义”、”耀县起义”,组织、发展红军游击队。成立了红 26 军、红 27 军,成立了工农民主政府,把土地革命搞得轰轰烈烈。但是,王明的“左”倾路线传到陕北, 诬蔑刘志丹、习仲勋等领导人为“富农路线”、“游击主义”,并把他们和一大批革命领导干部打成”反革命”,逮捕入狱,准备活埋。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到达后,了解了情况,当机立断,决定撤销执行错误路线的西北代表团和西北军事委员会,成立以周恩来为主席,刘志丹为副主席的西北办事处;并派王首道等三人去到瓦窑堡接管西北保卫局。毛泽东说: 杀头不像割韭菜那样,韭菜割了还可以长起来,人头落地就合不拢了。如果我们杀错了人,杀了革命同志,那就是犯罪行为。大家要切记这一点,要慎重,要做好调查研究。

毛泽东和党中央纠正了错误路线,挽救了处于危机中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接着,率领中央红军南下,与原在陕北的红十五军团会合,在直罗镇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俘敌 5300 亲人,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毛泽东高兴他说:”中央红军与红十

① 《聂荣臻回忆录》(上)第 290 页。

五军团真不错!”“直罗镇战役,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设在陕北, 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1935 年 11 月 13 日,中共中央在嘟县东村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华北及蒋介石出卖中国宣言》。11 月 28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联名发表《抗日救国宣言》。12 月 13 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到瓦窑堡,就接见了刘志丹等受迫害的同志。毛泽东安慰刘志丹,说:“你和陕北的同志受委屈了!”刘志丹说:”中央来了,今后的一切事情都好办了。”

毛泽东拉着刘志丹的手,一起坐在火炉旁,进行了长时间的亲切交谈。毛泽东说,看起来,你受了不少折磨,不过,对革命者来说,坐牢也是一种休息。

刘志丹也笑着说,前些年我已经坐了一回国民党的牢,坐牢对我来说, 不算什么。

周恩来看了看刘志丹脚脖上因戴镣而磨破的伤痕,沉重他说:“看看, 还是吃了点亏!’左’字号的牢狱也厉害得很呐!”

毛泽东告诉刘志丹,他到陕北一看,觉得这是个好地方。此地虽穷,穷则思变,要革命。李自成、张献忠就是从这儿闹起来的。真的,这里的群众条件好,地理条件好,搞革命可是个好地方哟!你们在这里,三几年就发展起来了,搞得很不错嘛!

毛泽东、周恩来严肃地批评搞肃反的戴季英等人得了”疯狂病”。戴季英不服,周恩来说:“像刘志丹这样的‘反革命’越多越好,像你这样的’ 真革命’,倒是一个没有才好!”不久,中共中央撤销了戴季英的职务,并作出了纠正错误”肃反”的决定。给受冤的同志平了反。

在此前后,斯大林在苏联正搞错误的“肃反”。他运用革命的政权,打击、迫害有不同意见的革命同志,把他们作为“反革命”、“托洛茨基分子” 加以逮捕或枪杀。据赫鲁晓夫揭露:1934 年2 月间苏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1966名代表中,被指控有”反革命”罪而被捕者达 1108 名。大会选出的 139 名正式和候补中央委员中,被逮捕和枪决者达 98 人,占 70%。苏联党政军的著名活动家,如埃赫、布哈林、李可夫、卢祖塔克、杜哈切夫斯基等,也先后因“反革命”罪而死在错误的”肃反”之中。

坚持执行教条主义的王明,照搬苏联的经验,也在中国大抓“托洛茨基分子”。“AB 团”、“反革命”,闹得革命队伍人人自危,互相猜疑,互相残杀,起到了武装的敌人所起不到的破坏作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成功地解决了中央苏区”AB 团”和陕北苏区的错误“肃反”问题,顶住了从斯大林那里刮来的歪风邪气,团结了一大批干部群众,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保留了一支坚强的骨干力量,找到了落脚点和出发点。

这时候,毛泽东对于抗日和反蒋的关系,还是认为二者并重,“势无偏废”。关于这种关系,1935 年 12 月 5 日,毛泽东、彭德怀在《致杨虎城信》中,讲得很明确:“盖日本帝国主义实我民族国家之世仇,而蒋介石则通国人民之公敌。日本无蒋介石,则吞并华北灭亡中国之诡计不得售,蒋介石无日本,则其卖国家戮民众祸军队排异己之好谋不得逞。是以抗日反蒋,势无偏废。”①

①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中的活动》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7 月版第 84 页。

因此,毛泽东和彭德怀提出:“鄙人等更愿联合一切反蒋抗日之人,不同其党派及过去之行为如何,只问今日在民族危机关头是否有抗日讨蒋诚意,凡愿加入抗日讨蒋之联合战线者,鄙人等无不乐与提携”②,并组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

1935 年 12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会议。会上,张浩同志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强调“共产党员的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建立反帝的人民阵线”,强调要充分认识”统一战线是革命的积极政策”,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踊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纠正了长期危害革命的“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会后, 12 月 27 日,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批评了党内那种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和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错误观点,充分说明了在抗日的条件下,工农革命力量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从理论上阐述了人民共和国”从现在起,应当改变为除了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外,还要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①。

此后,在中共的推动下,“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日益高涨。国民党也不得不改用”谈判”的方法”收编”红军,以期”溶共”。

三、逼蒋抗日。1936 年 7 月 3 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进驻保安。根据形

势,毛泽东明确调整策略口号,加强统一战线工作。1936 年 8 月 25 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呼吁停止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建议重建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各派代表谈判,组成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9 月 1 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向全党发出《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将过去“反蒋抗日”的口号,改变为”逼蒋抗日”,并且正式提出: “我们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9 月 22 日,毛泽东代表中国工农红军,张学良代表东北军,分别签署了《抗日救国协定》。10 月 5 日.毛泽东、周恩来给张学良写信表示:为了执行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只要国民党军队不向红军进攻,不阻拦红军抗日的去路与侵犯红军的抗日后方,我们首先停止向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同时,信中要求张学良当机立断,立即停止西北各军向红军的进攻。同一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发出《致蒋介石书》, 敦促他立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但是,蒋介石对毛泽东和中共的呼吁不仅置之不理,反而变本加厉,于10 月下旬,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加紧“剿共”。张、杨要求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不听,乘飞机到太原。济南、洛阳进行军事部署, 将 260 个团约 30 多万兵力调集到汉口至郑州、郑州至灵宝一线,任命蒋鼎文力“西北剿总”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陕甘绥宁边区总指挥,率领重兵,威逼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