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译东说:“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我们呢?我 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蒋介石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是个具有决定性因素的人物。在莫斯科会谈中,毛泽东和斯大林不可能不多次谈到蒋介石。
蒋介石是中国的大独裁者。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的国民政府,历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主席等职,控制党政军大权,对内实行独裁专制,对外投靠帝国主义。造成内战连绵,外敌入侵,政治黑暗,经济萎缩, 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无数事实说明,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历史舞台上,在一系列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毛泽东,只有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够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国民政府相抗衡,才能够打败蒋介石,制止蒋介石卖国害民的罪恶勾当,才能够维护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
毛泽东认为:蒋介石要坚持独裁和内战的反动方针,必然要向人民进攻, 镇压和屠杀人民。我们必须唤起人民,使他们有充分的精神准备。这一点很重要,有这一点和没有这一点是大不相同的。毛泽东说:“一九二七年的时候,我党还是幼年的党,对于蒋介石的反革命的突然袭击毫无精神准备,以致人民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跟着就失掉了,人民遭受了长期的灾难,光明的中国变成了黑暗的中国。”①
毛泽东说:“蒋介石总是要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刀。我们就按照他的办法,也拿起刀来。”②
毛泽东特别指出:这是经过调查研究以后才找到的办法,是许多烈士鲜血换来的经验。这个调查研究很重要,没有这个调查研究,烈士的鲜血就白流了。看见蒋介石手里拿的刀,要杀人民。再调查一下,中国人民也有手, 也可以拿刀,没有刀可以打一把。这就有办法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了这个真理。军阀、地主、土豪劣绅、帝国主义,手里都拿着刀, 要杀人。人民懂得了,就照样办理。我们有些人,对于这个调查研究常不注意。例如陈独秀,他就不知道拿着刀可以杀人。有人说,这是普遍的日常真
①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126 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第 1126—1127 页。
理,共产党的领导人还会不知道?这很难说。他没有调查就不懂得这件事, 所以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做机会主义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取消了他的发言权。我们采取了和陈独秀不同的办法,使被压迫、被屠杀的人民拿起刀来,蒋介石再来屠杀人民,人民就拿起刀枪和他斗,结果,气势汹汹的蒋介石,连续纠集了十万、二十万、三十万大军,发动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大围剿”,都被人民打败了。
毛泽东讲得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实事求是,令人深思。
的确,只要人民拿起刀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蒋介石国民党就无可奈何。
1927 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大搞白色恐怖,残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毛泽东武装起工农,带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 年 4 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随后改称为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带领红四军,南征北战,不断发展。1930 年 6 月,以红四军为基础,与红三军、红十二军在长汀合编为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朱德任总指挥,陈毅任政治部主任。8 月,红一军团和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三军团组成为红一方面军,共 3 万余人,由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带领下, 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创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由于有毛泽东正确路线和典型示范的指引,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等红色政权和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到这时红色武装起义的地区,包括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河南、安徽、甘肃、陕西以及四川、江苏等省的 300 多个县份,创建了大小
15 块革命根据地,建立了 13 个军的正式红军,人数已接近 10 万。
蒋介石国民党对人民军队和红色政权的发展十分恐慌。1930 年 12 月, 蒋介石任命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师长张辉瓒为前敌总指挥,调集 10 万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大“围剿”。他们采用“分进合击” 的战术,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一线、分成八个纵队,由南向北,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企图把红军歼灭在东固地区。
当时,红军不到两万人,强敌压境,形势十分危急。许多人惊慌失措, 不知该则何应敌,有些人甚至消极悲观,怀疑红旗究竟能打多久?毛泽东临危不惧,提出“撒开两手,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主张把敌人的主力诱至地形和群众基础对我们有利的地方,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它。这一方针得到了广大指战员的拥护。
1930 年 11 月,毛泽东又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反第一次“围剿”大会。毛泽东亲笔撰写了一幅对联,贴在主席台的两边,阐述了游击战、运动战的战略战术。对联写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券”;“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①红军指战员们看了,欢欣鼓舞,信心倍增。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红军神出鬼没,处处主动,先在龙冈伏击张辉瓒部,歼敌 9 千余,活捉了张辉瓒;接着又星夜追击,消灭谭道源师大半,其余敌人闻风溃逃。
就这样,毛泽东用不到两万人的兵力,前后不过 15 天,就打败了蒋介石
① 《近现代名人对联辑注》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4 月版第 549 页。
苦心经营大半年,集中 10 万精兵的大“围剿”,歼敌一个半师,缴枪 13000余支,活捉了敌人的前敌总指挥,胜利地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毛泽东当时写了一首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十分生动
地描述了这次反“围剿”的情景。词曰: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蒋介石气急败坏,卷土重来,1931 年 4 月,纠集 20 万兵力,以何应钦
为总司令,指挥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 700 里战线的敌军,采取“稳扎稳打, 步步为营”的战术,分四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大“围剿”。
当时,红军不足 3 万人,武器装备都很差。但是,毛泽东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敌,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方针,选择不善于山地作战, 不熟悉地形的王金钰部为首战对象,出其不意,连续分歼敌人。在半个月内, 红军由东固、富田向东转战,横扫 700 里,歼敌 3 万余人,缴枪两万多支, 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在节节胜利的喜悦中,毛泽东诗兴大发, 又写了一首反映当时作战情况的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他写道: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在和毛泽东为首的中央红军的大搏斗中,蒋介石虽然兵多将广,装备精良,然而一败再败,屡战屡输。他像个输红了眼的大赌徒,纠集了 30 万兵力,
于 1931 年 7 月,亲自担任总司令,并聘请德、日、英等国的军事顾问,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向中央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大“围剿”。
面对比自己强大十倍的敌人,毛泽东毫不胆怯,率领远在闽西的红军主力,日夜兼程,回师赣南,采取“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战略方针,从 8 月至 9 月,先后在莲塘、良村、黄陂、老盘营和方石岭等地
歼敌 43000 多人,缴枪两万多支,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
战争是政治斗争白热化的继续。蒋介石国民党对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大“围剿”,是 1927 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国民党反动派和中国共产党及革命人民的大搏斗,也是蒋介石率领的反动军队和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的大搏斗。在这三次你死我活的大搏斗中,尽管双方兵力相差悬殊,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还是打胜了,而且是再一、再二、再三地打胜了。毛泽东以弱胜强,连破顽敌,名震华夏。
但是,正当毛泽东大败蒋介石、扩大红军、发展革命势力的时候,王明在斯大林和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打着“执行国际路线”、“反对调和主义”的旗号,已经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内取得了统治地位。在此前后,中共党内连续发生了三次“左”倾错误,使革命损失惨重,令毛泽东雄才难展。毛译东十分重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他把这叫做“解剖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