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不了解蒋介石,主张“联蒋抗日”,毛译东说:“蒋介石抗 日,就像陕北的毛驴上山——不逼不行。”
斯大林不了解蒋介石,主张联蒋抗日。他把蒋介石看成了唯一的能够统率中国人民抵制日本侵略的政治领袖;看成了能够联合抗日抵御日本人侵苏联的首领,形象地说,斯大林把蒋介石当成了能够抗日救国的东方巨龙,结果,使他在政治、军事等一系列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错误。
当然蒋介石也是可变的,后来,确实也表示愿意抗日救国。但是这个变化,正如毛泽东说的,蒋介石的抗战像陕北的毛驴上山,是有条件的:前边要有人牵,后边要有人推,不走时还得在屁股上打两下,“逼蒋抗日”,就是这方面的口号。
提出这个口号并促其实现的正是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逼蒋抗日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反蒋抗日。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毛泽东义愤填膺,当即组织人
① 苏联《真理报》1931 年 9 月 25 日社论。
② 苏联《真理报》1931 年 9 月 28 日社论。
向群众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他明确指出,蒋介石国民党所干的最坏的事情就是卖国求荣,勾结洋人,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因此必须反蒋抗日。
1931 年 11 月 7 日,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发布了大会宣言,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劳动法、土地法、经济政策等重要决议,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27 日,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 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
《宪法大纲》宣布:“中华苏维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这一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统一中国”。
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同时发表了对外宣言,声明工农民主政府的目的,“是联合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的民众起来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它反对帝国主义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任何侵略,而主张彻底的民族自决”。
毛泽东主持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发表了《为国民党反动政府出卖中华民族利益告全国民众书》,号召全国人民自己武装起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否认国民党和帝国主义的一切谈判和密约。
1932 年 1 月 28 日,日本侵略军又在上海发动进攻。中国驻军十九路军奋起抗战,在中共领导的广大人民支持下,打死打伤日军一万多,使日军四度换司令,无法取胜。但是,蒋介石国民党却屈服干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 极力破坏漱沪抗战,不许十九路军抵抗,不给十九路军援助,后来,竟将十九路军调离上海。使淤沪抗战失败。5 月 5 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侵略者签订了丧仅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
毛泽东怒火中烧,心急如焚。1932 年 4 月 26 日,签发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对日宣战通电,严正指出:国民党政府及其各派军阀,本其投降帝国主义的惯伎,接连地将东北及淞沪各地奉送给日本帝国主义,而对于全国人民的反日革向运动,则进行血腥的镇压,甚至于强迫自动对日作战的中国士兵撤退,以表示其对帝国主义的忠诚。通电指出:国民党反动政府已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帮凶,它不能指挥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特此正式宣布对日战争,领导工农红军和圭中国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实行瓜分中国,以求得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
这是毛泽东主持的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对日本的正式宣战!尽管当时的红军只有 30 万,苏区大约只有 900 万人,占中国军队和人口的一小部分。但是, 新生的力量是迅速发展的,是不可战胜的。毛泽东的英明决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远见卓识和伟大力量!
宣战之后,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随即发出了《关于动员对日宣战的训令》,指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与红军各级总政治部、备红色区域军事委员会、各地军区指挥部、各县赤卫队部,应对全体红色战士进行对日宣战的动员;同时指示各红色区域各级工农民主政府立即对广大群众进行对日宣战的扩大宣传和动员,积极地扩大红军力量,准备直接对日作战。 1933 年 1 月,日军占领山海关后,又向热河进犯。后来由于国民党反动
政府自动放弃热河,到 3 月 4 日,日本侵略军 100 多人不费一枪一弹,仅用七天时间,就占领了热河省会承德。接着,日军又继续发动了向长城各口的攻击,企图一举拿下华北。这时,驻守长城线的士兵和长城内外的义勇军自动奋起抵抗。
蒋介石仍然采取卖国的不抵抗政策,下令禁止超过敌人兵力十倍的驻防长城各口和平津一带的军队起来抵抗,公开宣称:“要以专心一志剿匪,侈言抗日,那就是投机取巧。”3 月 6 日。蒋介石发出“侈言抗日者杀勿赦” 的命令,并布置其嫡系部队监视和牵制长城各口的抗战部队,派其党羽解散关外义勇军,大量浦杀北平的共产党员和爱国青年,使长城各口作战部队孤立无援,终于在 4 月间失败,5 月 12 日,日军占领通州,包围北平。天津, 华北告急。5 月 31 日,国民党反动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由日方事先拟定的《塘沽协定》,丧权辱国,事实上承认了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热河, 承认冀东为日本侵略军可以“自由行动”的非武装区,使华北置于日军的控制之下。
《塘沽协定》,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毛泽东主持的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干 6 月 1 日发布了《为反对国民党出卖平津华北宣言》。《宣言》反对《塘沽协定》,指出国民党反动政府对人民的猖狂进攻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出卖的罪行,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所谓工农红军”‘障碍抗日战争”’,”中国没力量抗日”、故“不得不忍痛停战”的无耻谎言。号召全国人民一致团结起来,进行民族革命战争。
1934 年 4 月,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再度发表告民众书,号召一切真正愿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而不甘心做亡国奴的人,不分政治信仰,不分职业、性别,联合在抗日统一战线内,并提出了有名的抗日救国六大纲领, 5 月间,经由宋庆龄。何香凝等 3000 多人共同签名发表,名为《中华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
1935 年 5 月,日本侵略者又在华北制造事端,向蒋介石国民党提出对华北统治仅的要求。6 月,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与国民党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达成协议,攫取了中国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这就是蒋介石主持的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
斯大林对于中国的情况不够了解,盲目地听信王明这个所谓“中国问题专家”的谗言,过分地相信蒋介石国民党的“革命性”,特别是听任王明等人照搬苏联经验,打击。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使中国革命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到 1935 年初,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白区革命力量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二、北上抗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在万般危急中保存下来,向新的目标长征。会后,在一座天主教堂里举行的群众大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未来几个月的行动口号:“北上抗日”。当时,毛泽东认为,为了北上抗日,红军必须集中力量打好几个关键性的战役;没有获胜的把握时,应避免与敌人发生冲突;战略撤退并没有错,它使红军能自己选择机会进行反击;红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对待叛徒应采取教育的方法而不能秘密处罚,应当让每位战士都知道下一个行动的目的和危险。
毛泽东提出的“北上抗日”,其中也有“可能与苏联接上联系”的因素。但是当时,毛泽东心目中的革命道路已经从苏联模式中摆脱出来,他的军事、
政治的韬略,以及对党和军队的组织方法,都是对斯大林错误的抵制。他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遵义休整后,毛泽东穿上了一身大小合体、干净利落的灰军装,显得整洁潇洒,精神抖擞。他有一匹马,但他不常骑,只是在十分疲劳时才骑上去。有两次他染了病,浑身无力,甚至连马也不能骑,不得不躺在担架上,由两个战士抬着行军。
当时,贺子珍是中央批准的 30 名随队长征的女同志之一。她虽已不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但为了照顾毛泽东,她总是默默地去做她所能做的一切工作。队伍一宿营,她就抽空来到毛泽东的驻地,帮他抄写电报。整理文件。没有桌子,她经常坐在石头上或小板凳上,用膝盖当桌子来工作。
在贵州盘县,贺子珍所在的总卫生部休养连遭到敌机空袭。为了掩护一位在攻打遵义时受伤的师政委,贺子珍头部、背部 14 处受伤。长征路上无法动手术,医生只能把比较表面的弹片夹出,洗净伤口,敷上白药,包扎起来。可是,伤口仍然不断流血,连里没法,准备把贺子珍留在一家老乡家里养伤, 并将消息和意见报告给了毛泽东。
那时正是红军抢渡赤水河,与围迫堵截的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迂回周旋的关键时刻,毛泽东身系全军安危,一刻也不能离开指挥岗位,也无分身法去看望贺子珍。他马上回电话说:“不能把贺子珍留在老百姓家,一是无医无药,无法治疗;二是安全没有保证。就是要死,也要把她抬着走。”他立即派自己的医生傅连璋到休养连去,协助连队医生进行抢救;同时,又把自己的担架调了来,帮助抬贺子珍。
第三天,毛泽东安排好工作,抽暇飞马来到休养连探望贺子珍。他快步走到担架前,弯着腰,见贺子珍的头部。脖子上和身上缠满了绷带,脸色苍白。毛泽东心里难受,拉着贺子珍的手,半天说不出话来。
贺子珍说:“我不能工作了,还要让别人抬着,心里很不安。我跟连里说了,不要抬我了,把我放到老乡家,等伤养好了,我会找你们的。”
毛泽东替贺子珍拉好被子,劝慰说:“你不要想那么多,会冶好的。我们决不会把你留下,抬,也要把你抬到目的地。你安心休养吧!”
后来,贺子珍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是毛泽东救了我的命!”
当时,毛泽东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但他不知疲倦,有时骑在马上赶路他还触景生情,吟诗赋词。1935 年 2 月,红军在娄山关战役中,取得了对该省军阀省长王家烈的重大胜利。当地雄伟的风光,新获得的权力和肩头的重任,使毛泽东写下了长征途中的第一首词《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1931 至 1935 年间、在长征途中,毛泽东策马上山,翻山越岭,触景生情,陆续写下了《十六字令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