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新的“友好同盟”条约显出斯大林在知错改错

签字仪式照相时,斯大林向前移了一步,所以在照片上他和毛译东 一样高。

1950 年 2 月 14 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隆重的中苏条约签字仪式。毛泽东和斯大林亲自出席。他们两人见面后亲切握手,互致问候,然后

仪式开始。

代表中国签字的是中国政府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代表苏联签字的是苏联政府外长维辛斯基。周恩来和维辛斯基都发表了讲话。

这天签订的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走》。同时,还签订了由苏联帮助中国建设与改造 50 个企业的协定。这些条约和协定的签订,标志着毛泽东访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斯大林原打算在这夭同时签订中苏贸易协定。但由于苏方工作人员粗心,出了差错,修改、纠正耽误了时间。直到签字仪式开始时,苏方仍然未能将贸易协定拿出来。斯大林严肃地查问此事。他的下属竟说:“中文没有准备好。”

毛泽东听了,很不高兴,反讥地说: “总而言之,一切错误都在中国人身上!”

敏感多疑的斯大林,看出了毛泽东的不满情绪,再三追问师哲: “毛主席说了什么?”

师哲不便直译,只好搪塞: “是我们私下的话。”

斯大林不懂中文,但仍质疑地摇摇头,不便再问了。

毛泽东的个头比斯大林稍高些。但在签字仪式上照相时,斯大林轻轻向前移动了一下,所以在照片上,他就显得和毛泽东一样高了。至于斯大林当时为什么要向前移动,谁也说不清楚。

签字仪式后,斯大林举行招待宴会,热情地宴请毛泽东和中国代表团。宴会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杯盏交替,气氛热烈,关系融洽。斯大林热情地举起酒杯,向毛泽东祝酒:

“毛泽东同志,祝贺您访苏圆满成功!”

毛泽东千过杯,又热情地举杯祝酒,感谢斯大林同志的盛情款待和热情帮助,祝愿斯大林同志健康长寿!

莫洛托夫、米高扬、维辛斯基等人在给毛泽东敬酒后,特别去给周恩来敬酒。他们曾受斯大林的委托,和周恩来、李富春、王稼祥一起谈判中苏条约和协定。在谈判中,他们对周恩来深刻的政治见解、杰出的外交才能和严密的工作作风十分钦佩。所以,米高扬在给周恩来敬酒时,十分幽默他说: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夺取政权的原因了。”

周恩来爽朗地笑着,风趣他说:“米高扬同志,不久,你还将会看到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人民;建设起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草拟,是按毛泽东、周恩来和斯大林商定的原则进行的。起先,苏方根据周恩来讲的基本思想和大体内容,写了一个

草案给中国代表团看。周恩来看后,说: “不对,我讲的很多内容没有全包括进去,要修改。”①

周恩来把王稼祥、李富春、陈伯达叫来商量,同时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泽东看了苏方起草的文稿,摇摇头说:“这不行,我们自己重搞一个

吧!”于是,周恩来整整花了两天多时间草拟了条约文本。师哲很快把它译成俄丈交给苏方修改。苏联方面看了表示满意,他们没有料到中国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提出内容这么好、表述这么精确的条约,没有改动多少,就表示同意。

中苏条约的名称,原先叫《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 1945 年苏联同蒋介石国民党签订的条约名称相同。后来,周恩来建议加上“互助”二字。毛泽东说:“加‘互助’两个字好,平等互利,互相帮助嘛!”这样,条约的名称就变成了后来正式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这个条约是在毛泽东和中方的积极争取下签订的,有效期为 30 年。应该说,它对于防止日本军国主义的再起、维护新中国的独立都起过积极作用。条约签订后,有一次,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个小型宴会,宴请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客人,越南的胡志明主席也应邀参加。席间,胡志明主席很羡慕中苏签订的条约,他向斯大林说:

“斯大林同志,我也要向您请示。”

斯大林笑道:“你怎么能向我请示,我是部长会议主席,你是国家主席, 官比我大,我应向你请示。”

胡志明半开玩笑他说:“你同中国同志订了个条约,趁我在这里,咱们也订个条约吧!”

斯大林说:“你是秘密来的,怎么同你订约?否则.人家要问你是从哪儿突然冒出来的呢?”

胡志明幽默他说:“这很简单,你派架飞机把我送到天上去转一圈,然后再派些人到机场迎接我、再在报上发个消息不就公开化了,然后我们两国就签订条约嘛!”①

斯大林不好回答,用他那特制的烟斗抽了一口烟,笑了笑。幽默而风趣他说:

“哈,你们东方人的想象力大丰富了。”②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宗旨,是显示中国和苏联牢不可破的团结, 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条约的第一条写道: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③

毛泽东回国后,4 月 11 日,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了《关于中苏条约的报告》。会议经过讨论,批准了这个条约。毛泽东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

① 《新中国外交风云录》第 5、6 页。404

① 《新中国外交风云录》第 12 页。

② 《新中国外交风云录》第 13 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 1 册第 75 页。

“我们是处在一种什么情况之下来订这个条约的呢?就是说。我们打胜了一个敌人,就是国内的反动派,把国外反动派所抉助的蒋介石反动派打倒了。国外反动派,在我们中国境内,也赶出去了,基本上赶出去了。但是世界上还有反动派,就是我们国外的帝国主义。国内呢,还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有朋友。⋯⋯我们同苏联的关系,我们同苏联的友谊, 应该在一种法律上,就是说在条约上,把它固定下来,用条约把中苏两国友谊固定下来,建立同盟关系。⋯⋯帝国主义者如果准备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请好了一个帮手。”①

在谈到条约和协定的重大意义时,毛泽东指出: “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

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总之,“这一行动将使人民共和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使资本主义各国不能不就我范围, 有利于迫使各国无条件承认中国,⋯⋯使各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②

当然,事物都是矛盾统一的。在西方,这一条约被视为中国和苏联把日本及其保护者美国当作假想敌的证据。1950 年 3 月 15 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华盛顿对此条约进行评论,对北京终于走上与苏联结盟的道路表示遗憾和不满。西方以此为口实,1951 年,日本与西方同盟国缔结和约,不久,又缔结了《美日安全条约》。

斯大林曾经怀疑毛泽东和他所坚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但在莫斯科谈判期间,他对毛泽东及其代表的新中国表现得十分尊重,不仅同意了毛泽东的建议,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而且在中苏之间的某些问题上作出了明显的让步。俄国人同意在 1952 年底把中国长春铁路无偿地移

交给中国;在对日和约缔结后,不迟于 1952 年底从旅顺港撤走苏联军队,并把该地设施移交中国(条件是在战争情况下这些设施应由两国共同使用), 并无偿地移交苏联在北京的经济机构所获的财产。苏联同意在 5 年之内给中

国提供 3 亿美元的有息贷款。这与 1945 年苏联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时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