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8.1 岩石圈和软流圈的主要地球物理性质
上 | 3. |
2.60000 |
5.80000 |
3.20000 |
600 |
0.303 |
982.22 | |
---|---|---|---|---|---|---|---|---|
岩 |
部 | 15. |
2.60000 |
5.80000 |
3.20000 |
600 |
3.364 |
983.31 |
(地壳) |
15. |
2.90000 |
6.80000 |
3.90000 |
600 |
3.370 |
983.32 | |
石 |
24.4 |
2.90000 |
6.80000 |
3.90000 |
600 |
6.040 |
983.94 |
|
24.4 |
3.387076 |
8.11061 |
4.49049 |
600 |
6.043 |
983.94 |
||
圈 |
下 | 40. |
3.37906 |
8.10119 |
4.48486 |
600 |
11.239 |
984.37 |
部 | 60. |
3.37688 |
8.08907 |
4.47715 |
600 |
17.891 |
984.93 |
|
80. |
3.37471 |
8.07689 |
4.46954 |
600 |
24.539 |
985.53 |
||
次 |
80. |
3.37471 |
8.07688 |
4.46953 |
80 |
24.546 |
985.53 |
|
流 |
115. |
3.37091 |
8.05540 |
4.45643 |
80 |
36.183 |
986.64 |
|
圈 |
150. |
3.36710 |
8.03370 |
4.44361 |
80 |
47.824 |
987.83 |
|
(低速层) |
185. |
3.36330 |
8.01180 |
4.43108 |
80 |
59.466 |
989.11 |
|
220. |
3.35950 |
7.98970 |
4.41885 |
80 |
71.108 |
990.48 |
深度在 80—220km 之间,平均厚度 140km。岩石圈和软流圈的密度和地震波速度都随深度加大而减低,至 220km 处达到最小值。划分岩石圈和软流圈的一个最特征标志是介质的品质因数 Q 值,岩石圈的 Q 值为 600,软流圈的 Q 值仅 80。Q 值越小,表示振动的衰减越大。介质的 Q 值对温度和熔融状态特别敏感。此外,软流圈具有较低的粘滞性和较高的导电性,软流圈的粘滞性为 1021 泊,而岩石圈高达 1027 泊。
对于软流圈的低波速、低 Q 值、高导电性等特征,提出过各种解释。大多数都支持初熔(IncipientMelting)作用解释。这种解释认为,软流圈的上述特征,都是由于在 8C—22Ckm 的深度范围内,地温接近硅酸盐岩石的熔点,并有 1%~10%的岩石处于熔融状态所致。所以岩石圈和软流圈之间的界面,主要是岩石强度不同引起,而不是由相变或成份变化所造成。
在上地幔的盖层和低速层内,地震波不但有垂向的速度变化,而且还有横向的速度变化。有时这种变化非常明显,所以岩石圈、特别是下部岩石圈物质具有很大的各向异性。
- 大洋和大陆岩石圈
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具有不同的层壳结构。
大洋岩石圈位于大洋盆地之下,大洋盆地的总面积为 270×106km2。平均深度为 4.5km。大洋岩石圈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下列三层:
-
沉积层。分布在大洋盆地之上,其平均厚度为 0.6km,主要由钙质软泥组成,其次是铁质和硅质。在深海沉积物中,CaCO3 占 53%,SiO2 和 Al2O3占 36.6%,该层质量仅占大洋岩石圈的总质量的 0.63%。
-
硅镁层。平均厚度为 5.8km,由大洋玄武岩组成,质量占 13.15%。
-
超镁铁层。由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组成。是大洋岩石圈的主体,平均厚度 34km,约占总质量的 86.22%。
大陆岩石圈面积和大洋岩石圈相当,其垂直方向上大致可分成下列四层:
-
沉积层。大陆沉积岩层平均厚度 2.3km。主要由页岩组成,其次是灰岩和砂岩。它们的质量比例大致有 18∶6∶1。
-
硅铝层。平均厚度 16.8km,主要由酸性岩、中性岩及类似化学成份的变质岩组成。酸性岩和中性岩的质量比例约为 4∶1。整个硅铝层大致相当于花岗闪长岩的化学成份。它是构成大陆结晶基底的主要部分。
-
硅镁层。平均厚度 9km,一般推测由辉长岩组成。自 70 年代后, 有人提出由麻粒岩组成,或由基性岩和酸性岩的混合体组成。
关于这种分层,特别是硅铝层和硅镁层,目前已提出了疑问。一些大陆岩石圈的实测资料表明,并不存在严格的分层界线,它们呈现渐变的趋势。
- 超镁铁层。平均厚度约为 90km,主要由橄榄岩组成,有榴辉岩分凝体。
尽管大陆岩石圈和海洋岩石圈面积相当,由于大洋岩石圈平均厚度小, 它们的质量比约为 1∶2.6。全球上岩石圈和下岩石圈的质量比约为 1∶4.2。
- 岩石圈板块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是由漂浮在软流圈之上的岩石圈板块镶嵌而成的。全球共有七大板块。它们是欧亚板块、南极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和澳洲板块。这是一级板块,面积在 106km2 以上。
次一级的板块有:中国板块、菲律宾板块、阿拉伯板块、伊朗板块、加勒比板块等。面积在 108-10km2。此外,还有更次一级的板块,面积在 106- 107km2 左右。
这些大小不等的板块,其边缘是由洋脊、俯冲带、转换断层或内陆挤压带等连结起来的。板块面积在变化中,扩散边界(如洋脊)导致大洋岩石圈生长,聚合边界(如以海沟为标志的俯冲带)则导致大洋岩石圈的消减。所以板块的大小和形状随时间而变。如太平洋板块的厚度随离洋脊距离增大而加厚,即随年龄增大而增厚。50×106 年时厚 60km,100×106 年时厚 85km。到达俯冲带处时,厚达 100km 以上。如果太平洋盆地以目前的速率继续收缩下去,则再经过 200×106 年,美洲大陆将会和亚洲相碰撞。因此,板块构造理论是用来研究各岩石圈板块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学说,又称全球构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