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促使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学生的学习成功,并不是由智力单方面因素所决定的,而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影响并在统一、交织的发展过程中取得的。非智力因素有力地促进了智力的发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明显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水平。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如同智力因素一样,在心理学界尚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是多数专家认为,广义上的非智力因素可泛指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和心理品质。从狭义上说,

则指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基本心理因素与心理品质。非智力因素在教育过程中,一般不直接介入学习,但却作为学习的动力系统调节着学生的认知与实践过程。

兴趣与动机是形成学生个体学习需要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一个价值系统,它与行动目标相联系,能支配内在的心理动力,促使目标的实现。”很多地理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结论:若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无法形成他们学好地理的动机, 哪怕是智商很高、各科学习成绩都不错的学生也可能无法学好地理。

然而,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而造成厌烦地理学科的情况仍然很普遍。改变这种情况的出路何在呢?

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把地理教学的课堂转移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让他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无疑是培养他们热爱地理学科的良好途径。一些教师把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寄托在考试上,这显然是只能产生“短期”的学习行为,一旦考试结束或者不存在升学考试的压力(这一情况已经出现),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立即消失。产生学习动机的根本动因是在于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有用性和树立学科知识的价值观。因此,乡土地理能密切联系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人类如何开发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的特点,是形成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表现为心境中的冷漠、激情、热情等情绪状态和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社会意识情感。“人皆有情”,良好的心境可以使学习者精力充沛、心情舒畅、观察力敏锐、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灵活,影响着学习的强度和效率。情感的培养很重要的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感染与影响。在乡土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出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感与对家乡经济建设的责任感,最有效地鼓舞与感染着学生的情绪。苏霍姆林基斯曾经深情地写道: “我深信,在童年如果一个人感受到故乡自然景色美的惊异感情,如果他屏着呼吸听教师讲他眼睛所看到过的东西,在这时,就唤醒了他活思想的脉搏,⋯⋯同故乡自然景色的接触发展了他的聪明才智,教师讲的话进入了他的精神生活,成为他本人的财富,⋯⋯”①这表达了教师在乡土教育环境中对学生情感培养的重要作用。

意志是支配行动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意识的心理过程。意志的自觉性、主动性、果断性、坚毅性、自制性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今后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乡土地理教学可以通过野外考察的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徒步旅游、跋山涉水、攀援高峰,有时会遇到酷暑严寒、风吹雨打的恶劣天气,有时会在野外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这都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过程。

性格是一个在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方面的心理特征的统一体。积极的性格表现为开朗、合群、大胆又虚心,有自信心,能克服自卑感等;消极的性格表现为孤寡、缺乏集体观念、不善听取他人意见、怠惰、懦弱、自卑、粗心、骄傲等。气质则是一个人心理活动发生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外部表现出来的综合心理特征。心理学家对气质类型

①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胸怀祖国》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年。

作了不少划分,如古希腊学者分成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4 种气

质类型;巴甫洛夫分成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弱型 4 种。在中学生中, 也可分成若干种不同气质类型,但是我们期望学生能具有“创造型”、“开拓型”、“个性型”气质。中学生的性格与气质的形成和发展,与外界环境条件关系很大,也就是说,中学生期间的性格与气质的可塑性较大。通常, 在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包括乡土地理的校外活动)对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气质有很大的作用。

乡土地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但是需要教师的疏导。在一些学校,有一部分学生并非因智力素质低而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兴趣爱好的指向、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的发展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熏陶。他们的旺盛精力甚至在违章违纪上释放着“能量”。因此,乡土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外活动,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