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学校教育中的区域地理

学校的地理教育,是随着地理科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尽管区域地理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过一段“危机”时期,但是,在学校的地理教育中,区域地理的地位始终没有被削弱。长期以来,很多国家的中小学课程内容,都由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两部分组成。区域地理通常占有相当的比重。即使象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在 60 年代后,编制出不同于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科书中,仍然可以看到区域地理的“影子”,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科书是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典型的材料使学生了解世界普遍面临的一些问题。

把区域地理(包括本国和外国)作为学校地理教育中的一部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各国的课程专家和地理教育家眼光里有一点基本认识是共同的, 那就是:要使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扩大他们的视野,认识和了解他们所想了解的有关祖国与世界各地的情况,并在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获得应用这些知识的价值。从最低限度上来说:区域地理的学习是常识性的学习,现代社会的人是不能不具备有关祖国和世界的地理知识的。也正因为如此,作为近代学校教育创始人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1592—1670 年)在设计学校课程时,就把地理作为一门必修的学科。我国自从清末实行“新学”以来,于 1903 年在“奏定学堂章程”中也明文规定在中小学设置地理课。在中国,区域地理作为学校课程内容也有近百年历史了。

打开任何一册中小学地理课本,都可以看到整个地表空间被教科书的作者分割成许多不同范围大小、不同等级层次、不同性质特点的区域,在地图上,它们都有明确的界线与色彩。

区域,是一个内涵丰富和外延复杂的概念。某一地理区域总以它具有某种较一致的共同特征而区别于其他区域。区域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客观反映,是受到地域分异规律制约的。

区域范围的划定,是地理学家进行研究的常用方法,“勾画出某一区域的边界”有时本身就是一项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在地理教育领域中,同样要在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中,确定适合教学需要的若干个区域来。如何确定这些“教学区域”的边界,其难度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地理学家在某项区划工作中所付出的辛劳。

地理科研中的区域与地理教学中的区域既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又有鲜明的区别。其联系是:“教学区域”必须尊重地理科学研究的区划成果,不违背地理区划的科学性;其区别是:教学中区域的划定是为了教育的需要,要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能使教学获得最佳的效益,以达到地理学科总的教育目标要求。这也是我们讨论乡土地理的区域范围的一个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