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乡土地理教学录像片的制作

乡土地理教学录像片是效果显著的电化教材,它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声像效果并举,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特别能弥补学生实践考察活动有限的缺陷,向学生真实地显示出当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风貌,深受学生的欢迎。

但是教学录像片的制作技术要求很高,必须由地理教师和具有专业技术的电视录像工作者协同拍摄制作。同时,电视录像片的放映要求有一定的设备,在我国教育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中已有摄放教学电视录像的设备,有专用放映教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集中放映,也可以配合各节课的内容插映。插映要与教学进度配合密切,为教学中心内容服务。但在不少农村中学, 目前还缺乏录像教学的条件,所以在目前阶段,教学录像尚不能普及。

乡土地理教学录像片的制作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已有的各种录像片中剪辑有关内容组合而成,制作过程相对比较简便一些,只需要有编辑功能的录像机就可以根据需要剪辑组合有关内容,但是受原有录像片的限制,在结合乡土地理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自行拍摄制作乡土地理教学录像片,优点是可以从内容上更好地配合乡土教育,但制作过程复杂,成本很高, 必须争取得到专业的电视录像摄制单位和教育系统内的电化教育馆的配合, 以及获得一定的资金才能保证教学录像片的制作成功。

尽管教学录像片的制作是专业技术很强的工作,但是作为剧本编写者的地理教师仍在录像片的创作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剧本是保证录像片教育质量的基础。剧本的主题应严格遵循当地乡土地理教育的指导思想,与课本教材协调配合,所不同的是两者的表现手法不一。

剧本也有它的结构,可以考虑与课本的结构相呼应,如《奋进中的上海》

①分为 5 个部分(一、从小渔村到大都市;二、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三、繁华的商业外贸中心;四、欣欣向荣的上海郊县;五、走向世界的上海)。教学录像片也应具有层次结构,这是考虑到既可供有的学校集中放映,也可以分散结合在各章教学中选择适当内容插映。

剧本的格式大致有 6 项内容,如表 10-1 所示。

表 10-l

① 获全国乡土教材系列一等奖,龚启章、陈胜庆、孙国禄编剧,上海电影制片厂音像公司摄制,1990 年。

序号

时间

画面内容

镜头处理

解说词

音响

1

15 ″

黄浦江畔外滩的建筑群

从市政府大厦慢慢后退,出现黄浦江

以及建筑群

上海,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站立在东海之滨,长江之尾, 滔滔的黄浦江从市区缓缓流过。

2

8 ″

黄浦江中的巨轮缓缓弛过

摇向江中巨轮

浑 厚 的鸣笛声

3

10 ″

字幕“奋进中的上海——上海乡土地理教学录像”

重叠

音 乐 渐起

剧本的编写要构思画面、设计镜头、考虑音响效果、掌握快慢节奏,并努力编好解说词。

画面中有动感的镜头应为主体,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出现静态的画面以加深视觉印象,一些历史镜头可用快速放映或出现停格画面。为了获取教学效果,录像中应该用动画手段来表示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或解释地理事物的成因。

节奏的快慢也是录像片的制作要素之一。过慢的镜头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过快则会印象不深或有凌乱的感觉。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内容特色, 有快有慢。重要内容或须要理解性的内容要慢节奏。作为背景的内容,如反映城市繁华的商业街则可以在汽车中边驶边摄,使画面内容不断更替,造成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感觉去感受商业的繁荣。

音响效果主要通过音乐起到感染情绪的作用,应选择富有乡土气息的地方音乐,也可以适当地录制一些实地的音响,如机器运转声、车辆的行驶声、飞机升降时的轰鸣声,以增强真实感。

解说词在录像教材中如同课本中的文字一样重要,起着解释、说明、启迪、提示、引导等作用,录像片的知识性和教育性通过解说词得到充分体现。解说词与课本文字所不同的是:一要有很强的概括力,因为画图已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一目了然的内容不需要过多解释,而内容纷杂的画面则要画龙点睛地给予提示。因此录像片中不能从头至尾都有解说,一般以占一半时间为宜;二要有较高的艺术性,要有优美准确的词汇、抒情叙怀的感情色彩, 只有这样才能与录像这一艺术性很强的教材形式融为一体,如果能采用问答对白式的解说方式显然更为亲切自然。

拍摄以后的剪辑过程是制作好录像片的关键阶段,对主题关系不大的镜头要删去,尚不满意的内容要补拍,样片要请地理教师和一些专业工作者们共同审定,严格把关,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后的样片再经过配音、配乐以及

配上字幕,才完成制作过程。制作教学录像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业工作者的艺术才华,编剧、导演、摄影、制片各方面人员密切配合,使之成为一部乡土性、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融为一体的优秀乡土地理录像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