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为农村山区建设服务的乡土地理教材
——以《吕梁地理》为例①
吕梁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是老革命根据地,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目前不少山区农村仍属贫困地区。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正在起步,但全区生产力水平较低,劳动技术素质普遍不高。以煤炭为主的工矿业大有发展潜力,但因深居腹地、铁路运输条件很差,工业用水也不足。在自然条件上,由于长期以来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传统农业早在六七十年代起因人口负担的日益增加,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之中。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的农业生产开始进入到大力发展农林牧副业并举的立体农业的新阶段,乡镇企业也开始得以发展,使农民生活开始达到温饱型的水平,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非常迫切。
本地区普通教育的情况远远不能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根据追踪调查得知,1980—1984 年区内 18 个县的 129696 名初、高中毕业生中,升学仅占 17%,其余绝大部分仍回本村、本乡务农,其中有所作为的、收入超过普通农民的人数仅占 0.53%,收入相当普通农民的占 33%,而低于普通农民收入的占了 65%。令人注意的是有 56%的回乡青年从事着文盲也可胜任的职业。这些事实充分表明了过去的教育仅重视教育系统内部“升学”这一环节上的纵向联系,而忽视教育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横向效益。
面临这些严峻的事实,地区教育局狠抓了乡土教育与乡土教材的建设, 目的是:第一是要教育学生热爱吕梁、决心改变吕梁的面貌,甘愿为吕梁的建设事业而献身;第二要使学生普遍具有适应吕梁地区经济建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三是使学生具有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中不断追求新知、长期就业的思想和知识准备。为此,吕梁地区教育局自 1987 年着手编写了《我爱吕梁》乡土教材,包括《吕梁地理》、《吕梁历史》和《吕梁实用技术》三册,供初中各年级教学使用,使学生把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与懂得家乡建设发展方向、掌握农业生产技术融为一体。
《吕梁地理》运用地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社会主义生产布局的原则,对吕梁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以及发展远景进行了客观的描述与分析,揭
① 刘泽民主编:《我爱吕梁》(包括《吕梁地理》、《吕梁历史》、《吕梁实用技术》),获全国优秀乡土教材一等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年。
示了吕梁地区“人地关系”对立统一的特殊形式,从而将这个地区经济建设的优势与劣势、成功与不足、不变因素与可变因素以及扬长避短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脉络相承地溶于教材之中。比如水土流失问题与水土保持的措施,干旱缺水问题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各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与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发展煤炭、煤化学工业的前景,闭塞的交通状况与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某些地区单一的农耕经济与发展乡镇企业多种经济等问题,都立足于当地的特点在教材中一一提及,使学生懂得吕梁地区是一块富饶而有美好前景的土地,懂得要用改革开放的观点, 珍视大自然赋于这片土地的财富和潜能,正确地认识农村建设的潜力和前景,从而培养他们因地制宜地搞好家乡建设的思维方法,把对家乡的热爱转化为建设好家乡的智慧和能力。
与之配套的《吕梁历史》则突出了吕梁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光荣传统以及吕梁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心。《吕梁实用技术》则以区内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差异为基础,精心选择了有关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使学生具有脱贫致富、为家乡建设出力的初步本领。三册乡土教材构成了一个整体,处理好了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关系、科学性与思想性的关系。《吕梁地理》的篇幅为 3 万余字,考虑到能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因而对《吕梁历史》、《吕梁实用技术》的教学课时另做出了安排。
在《我爱吕梁》的乡土教学中,鲜明地显示出了它的教育作用,不仅学生广泛地学习了乡土知识,而且地、县、乡三级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也纷纷学习阅读这套教材,深化了吕梁地区的教育改革、促进了基础教育更好地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套教材成为全区人民了解吕梁、认识吕梁、建设吕梁、振兴吕梁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