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地理教育中的传统课题

乡土地理教育是学校地理教育中的一个传统课题,不断被许多教育家、地理学家所论述,也为许多地理教师所承认并努力地加以实践。

18 世纪中期,法国的启蒙学者、教育家卢梭(Ronsseau,1712—1778 年)在教育名著《爱弥儿》(这是一部半小说体、半论文体的著作,作者虚构了一个名叫爱弥儿的儿童,按照作者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描绘了爱弥儿受教育的过程)中专门叙述了 12—15 岁的“爱弥儿”应对自然界作详细的实地观察,在教授地理时,要让儿童深入乡土环境、游览山水、游玩森林、观察星辰、识别花草,使他们有自动地探求发明、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同一时期的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Pestalozzi,1746—1827 年)则专门对地理教育阐发了这些见解: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从直接观察周围的地形到形成复杂的表象。儿童从认识自己学校场地和自己的乡村开始逐渐扩充到整个地球和其他国家。他认为把乡土知识跟自然入门结合起来是有益的。卢梭和斐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欧洲。 1784 年,一

个名叫克里斯蒂安·扎尔茨曼(Christian G ·Salzmanm)的德国小学的校长在图林根林山区中设立了一所实验学校,准备实施新的教育方法。他选择了

一个当时年仅 5 岁、出身贫寒的小孩准备从头教起,还聘请了一名叫克茨默恩(Cutsmuths)的地理学者当地理教师,把山区野外作为课堂。这个幸运的小孩在家乡这一片丘陵山野中炼就了他敏捷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家乡天气的寒暑变化,河水的丰枯涨落、形形色色的岩石矿物,无一不成为他最丰富的教科书,家乡的山水哺育了他成长,终于使这个小孩在成年后成为闻名世界的地理学大师,他就是卡尔·李特尔(Karl Ritter,1779—1859 年)。

李特尔作为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一生写下许多地理学巨著,他同时还担任过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的地理学教授。他作为一个专门研究区域的地理教育家,从他的亲身经历中坚信了乡土地理的教育和研究是一个地理学家成才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在李特尔之后,德国大学的第一位教授阿尔夫雷德·赫特纳(Alfred Hettner 1859—1941 年)在他的代表作《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21]一书中继续重申了“地理课程应该从乡土志开始”,并认为“这是现在普

遍承认的一个基本原则”,地理课程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研究乡土进入地理观念和理解基本概念”。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乡土志只列入最低年级,由 7

岁到 10 岁的孩子们学习,难免会使得内容过于简单,因此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必须重新教授乡土课程。

在美国,甚至将“同心圆”式(或称“扩展环境”式)的学习次序作为最普遍存在而又一成不变的地理学习方式。一些美国地理教育家认为学习地理通常是从家乡和家乡周围的环境向外扩展,首先是认识家乡及周围环境, 然后依次认识美国和整个北美洲,乃至认识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

尽管教育界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流派,地理学界也存在许多争而不决的学术问题,但是在“必须重视乡土地理教育”这一观点上,却获得了多数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