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为空间

前面所讲的产业区位、中心地、相互作用与扩散等都没有涉及到人的主观因素。产业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中都是把人看成是最理智地自觉地清醒地按着用最小努力取得最大成果的原则来决定自身的行为。在分析空间扩散过程时,则把人的行为完全假想成随机的、无任何指向性无任何偏好的。事实上凡是与人类行为有关的空间现象都不同程度受人的行为影响。本世纪 70 年代以后,随着行为科学的发展,地理学家越来越注意行为对区位和空间过程的影响,产生行为空间的理论。

(一)行为矩阵

英国学者 A.R.帕德(Pred)提出行为矩阵(1967.1969)理论。矩阵由情报水准轴和情报利用轴两个座标组成,右下侧是成功者区,信息量大利用能力强;右上侧为成功利用者区,信息虽少利用得正确充分;左上侧是不成

功采用者区,信息虽多利用水平低;左下侧是不成功者区,信息少、能力也差;人的行为随时间发展从左上侧向右下侧发展。芬兰北部北卡累里河不同的木材经营者的行为,新加入者属于左上侧,兼业农民属于成功采用者,本地木材经营者基本属于左上侧,木材企业专家各范围皆有,但在右上侧居少、右下侧后多,他们内部信息虽不多,但外部信息较多、经营能力也强(图 2

-11)。

(二)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即人们心目中的空间形象,包括人对方向、距离、地物的印象, 虽然不同的人对同一地区的认知地图是不同的,但也有共同性规律可循。通过调查发现人对道路、边沿、结节点(交叉点)、目标物(塔、碑等、信号) 都很注意,心目中的区域空间范围也较大。最详细的是市中心区和自己的居住区。认知距离一般都比实际距离大。

认知地图与实际地图的相互转换关系研究,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无论哪种区位空间都需要经过人的头脑过滤,变为人的认识空间。任何人的认知空间若想得到其他人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又必须首先转换为实际空间。尤其在福利社会中,如何使初入城市者、儿童、精神脆弱者以及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的认知地图更快地接近实际,如何对他们进训练,以及建立怎样的标示系统、服务系统,使城市更有效率,都是行为空间理论需要解决的课题。

(三)空间的偏好与选择

许多实验表明商业性活动、消费行为、甚至其他产业布局,并不完全按区位原则、中心地原则办事,人自身的主观因素起很大作用。如对居住地的选择,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大学生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是:①对自己家乡评价普遍高于外地;②对自然环境舒适地评价高;③对经济发达收入高地区比较向往;④历史观念中南北对立的传统观念对居住地选择有影响。当然这仅仅是美国一个州大学生的空间偏好,其他国家,其他阶层还会有不同的偏好。在空间偏好与选择中一个重要现象是显示空间偏好。调查证明,商店的规模、知名度、信誉、声望对消费购物行为的影响远远超过距离,在某些情况下就近原则几乎不发挥作用。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提出很多空间选择决策模型,在城市商业街、公共设施规划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