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

(1)生产力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必须与之相适应,也决定了生产布局的形式。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之所以有不同的生产分布,主要是各个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即使是同样社会制度的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同其生产分布也表现为不同形式;同样是一个国家其生产关系虽没有多大的改变,但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其生产分布也会随之发生较大变化。这在全世界范围是具有共同性的问题。例如,在产业革命以前,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决定了生产力的分布分散、孤立,对自然的依赖性强,无论是中国还是大西洋沿岸的欧洲国家,生产力的重心都在内陆而不在沿海。产业革命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布局趋向于集中,对自然来说布局的自由度加大,生产力的中心趋向于沿海和内陆交通发达地区。到了现代,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生产高技术化、产品小型化以及情报技术的发展,生产分布受原料、运费等因素的制约程度更进一步减弱,国际分工、地域分工更趋显明。发展中国家,正在逐步实行工业化,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而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先进的工业国,已经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 城市网络已经形成,开始出现生产力布局向城市周围扩展的新趋势。

  1. 生产关系 生产分布虽然与自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它基本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并受一定历史阶段中基本的社会经济规律支配的。也就是说,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着生产分布的性质。不同社会制度的生产分布有着质的差别: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以资本家获取最大限度利润为宗旨的,其生产分布具有不平衡性、不合理性和盲目的自发性,而且其对全局生产分布的调整能力是有限的。就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来看,产业集中在极少数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中。据 1977 年统计,美、英、法、西德和日本五国就拥有资本主义全部工业生产的 66.2%;世界上不足 20%的人占有世界物质财富的 60%以上(见图 2-12)。资源丰富的国家反而贫困,而主要靠加工贸易的国家却极为富裕。

生产地严重的脱离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地。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仗高技术产品及国际间不合理的经济秩序,通过贸易信贷获得巨大利益,造成国际范围的经济剥削。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生产布局也极不平衡,表现为先进的工业区和农业区严重对立。美国在北部 1/4 面积上生产了全国 3/4 工业品。日本的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集中了全国 80%的产业人口和 75%的工业产值,呈现着少见的畸型发展态势,以致连国会议员都大声疾呼“救救故乡”。南非的产业分布就更为不合理,全国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白人居住的约翰内斯堡、开普敦和德班等城市及其附近,而其他广大地区则极为贫困落后,近乎是赤地千里(见图 2-13)。

在产业部门的布局上,资本主义国家尽量把那些污染严重的部门设置在第三世界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危机。美国的农药公司有害物质遗漏造成印度数千人的死亡;日本的化学公司把铬矿渣污染严重的工厂移到南朝鲜蔚山重建。日本还制定了现实不新开本国矿藏、不砍伐本国森林的民族利己的国策,大量从国外进口矿石和木材,实际是以恶化别国环境的代价发展自己。

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决定着生产分布的性质与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本

质的不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它具有全局调解布局的能力,可以合理地解决生产布局中不断出现的矛盾,能够做到尽量使产业接近原料产地和消费区,逐步消除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经济不平等现象,实现均衡合理发展。我国解放后几十年来,在发展沿海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内地经济、边远地区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本上改变了解放前产业只集中在沿海几个大城市的不合理状况。

应当指出的是,对生产关系影响产业分布的问题必须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当今世界已不是 50 年代那种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两极世界, 而是多极发展的世界。生产关系与生产分布的关系决不是像镜子式的反映关系,不能期望只要建立了公有制的生产关系,生产分布就天然合理了。前苏联建立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70 多年了,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生产效率较低、生产分布不合理的方面。由于其长期执行霸权主义政策,生产布局的军事性质极为突出,造成了军事工业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很不协调的现象。我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由于执行了“左”的政策,“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等。这些生产关系中的不合理部分不仅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造成一些不合理的生产布局。如,过分强调“三线”建设,地区间搞不合理的平调等, 造成的浪费也是惊人的。

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分布也要辩证分析,虽然它在总体上是不合理的,但对每个资本家来说,谁也不愿意把产业放到生产效率低的地方,总是想方设法使自身的企业设置在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地方。就整个国家来说,当生产分布已经危及到整个资产阶级利益时,它也力图通过国家机器进行调整。例如日本战后就实行了三次国土综合开发计划。因此,只有在实践中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与生产分布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势性,才能自觉地调整那些不合理不适应的部分。同时,还要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布局中局部的合理的部分,这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应取的态度。

  1.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对生产力分布影响很大,追溯人类的发展史, 生产力最初发展的地区总是分布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中国的黄河,印度的恒河,中东的第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埃及的尼罗河等流域,即所谓“大河文化”。这些地方气候适宜,又便利灌溉与交通,适合农业发展。工业革命以后,主要以地下资源、能源和海上交通为依托,产业多分布在煤、石油、铁矿石产地和沿海港口区。就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两极冻原、沙漠、高山高原地区仍是经济落后地区,可见地理环境对生产分布的制约依然是很大的。我国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曾经一度出现过把探讨地理环境对生产分布影响看成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潮;在西方、在前苏联地理学界(特别是经济地理学界)也曾存在一种生产布局的地理虚无主义的流派,他们只强调抽象的空间距离、方位,忽视地表具体自然条件对生产分布的影响,有人甚至主张经济地理学属于经济科学,不属于地理学,把“经济地理”中的地理仅仅理解为生产地、原料地、消售地之间的抽象的空间关系,这显然是错误的。

地理环境与生产分布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如自然资源条件,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条件,水文条件等等;二是要反馈过来考虑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类、河流、土壤、空气的污染,对生物的破坏程度等等。我国近年来在生产布局方面十分重视产业与环境的关系,对没有

环境保护措施的工厂不准建设,凡大型工程都要进行有关环境影响的可靠性论证。如长江葛洲坝工程对长江水生生物的影响就曾做过认真的分析,对早就议论过的长江三峡水电站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也都做过专门的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探讨其可行性,持相当慎重的态度。

  1. 社会文化条件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就是人。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类和人类集团的重要特点,在进行生产布局时,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比如,在少数民族地区布局产业时,就要考虑当地的风俗、宗教、文化传统等因素。有些产业直接受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制约,这样就要尽量布局在文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有些产业工序繁杂、手工操作程度较大,属劳动力密集型的,这样就要尽量考虑布局在人口较多的地方,有利于人口就业和社会安定。

总之,影响生产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但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条件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生产布局的原则 如前所述,不同社会制度的生产目的不同,对生产布局的调整控制能力也不同,因而就自然产生了不同的生产关系及继之出现的不同的生产分布形式。但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合理高速发展,就必然要求生产分布采取科学的合理的形式,这一点不管什么社会制度都是必须遵循的。也就是说,生产布局存在着不同社会制度下共同遵循的准则。区别在于: 社会主义制度更利于全面地实现这些准则,资本主义制度在局部上企业主也力图实现这些准则,但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根本矛盾,使之在全局上难于实现这些准则,从而陷入不合理不均衡的无政府主义竞争状态。

  1. 尽量使产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地 这项原则是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在生产分布问题上最先注目、最先研究的问题。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的思想、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思想、胡佛运输区位论思想,在西方经济界影响很深。前苏联和我国也都十分重视对这一原则的研究。建国后我国几个五年计划的生产布局基本上是遵循这一原则进行的,例如建国后在北京、石家庄、邯郸、西安、郑州等地建立了众多的纺织工业基地,在沿海建立了造船工业基地,在煤矿、铁矿产地及交通便利地区扩建、新建立了鞍钢、武钢等钢铁工业基地,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2. 在专门化基础上综合发展地区经济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一个地区想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做到“大而全”或“小而全” 是不可能的。另外,由于地域社会和自然差异的制约,各地生产部门也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利用资源,发挥生产潜力和地区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区域专门化,从不同尺度上看有不同的规模。从全球角度看,有以生产石油、橡胶、咖啡、糖、铜等为主的资源型专门化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以造船、钟表、化工、汽车等产业为主的加工型专门化的国家和地区,甚至还有以旅游、金融为主的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划分不同级别的大小经济区也体现了地区专门化的性质。例如我国东北经济区就是以钢铁、能源工业为突出特点的工业区,小到一个城市也具有专门化特征,如长春市就是以运输工业为专门化的城市。至于各个产业部门的地区专门化就更为明显。以美国农业为例,1968 年其将全国划分为 10 个农业生产类型,如棉产区、普通作物区、特种作物区、乳用畜牧区、谷物饲料畜产区(玉米带)、水果蔬菜区等等。都显示了因地制宜的很高的地区专门化经济效益。

当然专门化绝不是单一化,在区域内和区域外都要保持横向经济联系, 注意各产业部门协调综合发展,各产业部门之间构成互相补充、互相联系的统一经济整体。这样可以减少各经济区间不必要的交换、运输,发挥整体效应,充分利用技术力量,实现原料的深加工和废弃物的充分合理利用。二战以后,一些单一专门化经济的第三世界国家,随着政治上的独立,都注意了国家的粮食和其他基本工业部门的发展,既发挥了本国自然和经济优势,又摆脱了对发达国家的过分依赖。在各国经济区内也强调各部门的产业结构间的适当比例关系。在我国,积极发挥地方优势又强调横向经济联系的政策已取得积极成果。

  1. 正确处理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生产布局问题不仅仅是在什么地方设置什么样产业的问题,还要注意到设置什么样规模的产业问题。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益关系十分密切,在产业布局时,正确处理这一关系仍是十分重要的原则。生产费用包括两种费用,即固定费用(工厂的地租、管理人员工资、设备费、折旧费、固定的各种租税等)和可变费用(燃料、原料、劳动费用、运费等)。一般地说生产规模越大、机械化程度越高,每件产品所负担的固定费用越少,显然是经济的。但是生产规模增大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即当地原料、燃料的供应能力要相应增强,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要提高,投资要增加,建厂时间要增加等等。显然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来说,布局生产规律应当是因地制宜的。英国土壤学家兼经济学家 E.E.舒马赫写了一本书叫《小的是美好的》,他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当发展中间技术,强调小型经济,这比“大洋全高精尖”的经济策略会见效快,社会也安定。这一思想被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所重视。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建设就十分注意经济规模问题。例如,80 年代初我国曾出现过县、区办烟厂的倾向,这些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很低,对我国这样一个早已实现卷烟自动化生产的国家来说,这种分散的小型的产业布局显然是不合理的,它们与大工厂争嘴、抢原料、抢销售市场,从全局来看无疑是低效益的,因而国家及时采取措施制止了这一倾向。这是一个产业规模过小的不合理例证。但是,另一方面,对大多数工业部门来说,我国乡镇工业的兴起,大量吸收剩余的农村劳动力, 充分利用各地分散的资源、能源、资金,时间短,收益快。这确实是合乎国情的正确处理产业规模与生产效益关系的成功的产业布局的范例。

  2. 建立面向国际经济的开放格局 60 年代以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近十多年来这种趋势更突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如果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是没有前途的。生产布局的总的态势必须是面向国际市场,成为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一个有活力的环节。80 年代我国重点开发建设东部沿海的三级阶梯式的开发建设战略已经收到了明显效果,无论对提高综合国力和带动后进地区都有积极意义。90 年代的沿海、沿江、沿边、沿铁路干线、省会城市全方位的开放战略已经取得十分喜人的成就。生产实体要面向国际市场,空间布局的位置要有利于对外开放,这是我国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在沿海大的经济中心和特殊地段开辟经济特区、保税区、国际金融中心,在沿海与内地之间建立原料开采——加工

——贸易体系,在内地、边远地区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开发等政策、策略,都在卓有成效地进行中。

  1. 保护环境、增强生态效益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生产布局必须与环境协调。例如有人提出长江大流域经济的建议,即在长江中上游发展

内向型经济,发展原料加工、能源工业和污染小的工业;下游发展外向型经济,主要进行出口加工,建立金融贸易中心,把环境——资源——经济协调起来。在小的范围,废弃物多的工厂布局要远离居民区,注意河流的流向和风向,污染严重的工业不宜布局在风景区、旅游区,这些都是与环境协调的问题。其二,生产布局要把“外部不经济性”核算进去,统筹衡量布局的合理性。由于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破坏,在工厂的生产中未计入成本,这部分损失叫“外部不经济性”。表面上看,从工厂内部经济核算是合理的,而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整体上看是不合理的。必须站在生产布局的长远立场上把外部破坏环境的损失也计入到生产成本中去,全面分析合理布局。工厂投产后由于污染严重被勒令停产或因赔偿不了污染的损失而倒闭的企业,正是没有遵循这一原则,错误布局而造成的。目前,把经济效益、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进行生产布局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