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的爸爸是游水名手

《吕氏春秋》中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从江边走,看见一个成年男子抱着一个小孩准备往江里投,小孩吓得“哇哇”哭叫。这个过路人问:“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孩子投到江里, 不怕他淹死吗?”那个男子口答道:“不要紧,我知道他的爸爸是个游水名手!”这个成年男子以“孩子的爸爸是个游水名手”为理由,推出这个孩子也一定会游水的结论,违反了充足理由律的要求,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即使理由真,推断也未必真。

这个故事使我们想到“文革”时期在“四人帮”及其写作班子炮制的“大批判”文章中,充斥着这种“推不出”的诡辩。例如,他们从一个国家“卫星上天”,推出该国家“红旗落地”;从一个人“学了专业”,推出他“忘了专政”;从“知识到手”,推出“人被夺走”;从一个人的“知识越多”, 推出他“越反动”;甚至从一个人的年龄“越老”,推出这个人“越修”;

从一个作家写不出与“走资派”作斗争的作品、推出作家自己想走资本主义道路,对资产阶级的一套感到舒服,等等。所有这些推论,其荒谬程度甚于上述故事中那位成年男子的推论。

故意虚构事物间的因果联系为某种观点作论证,是违反充足理由律的一种诡辩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