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朝的建立与民族矛盾的激化

一 明朝的覆亡

就在清军厉兵秣马,准备从辽东南下,夺取中原的时候,农民军从西部向北京发起了进攻,推翻了明朝政府。

明朝末年,朝廷政治极度混乱。统治集团长期分裂争斗。大小官员一味避祸自保,贪污纳贿。崇祯帝为人刚愎自用,偏执急躁。他痛恨大臣腐败, 便任意责罚,在位 17 年,先后更换内阁大学士 50 人(被流放和处死各两人), 刑部尚书更换 17 人。煎线统军将领,稍有失误,就被免职或处死。领兵总督

先后被处死 8 人,巡抚被处死 11 人。有军事指挥才能的将领越来越少,且人人自危。军队因朝廷拖欠和军官克扣,发不出军饷。士兵衣食不济,或哗变索饷,或劫掠扰民,已无纪律可言。崇祯末年,天灾疾疫不断,干旱、洪涝、蝗灾、天花,接踵而至。腐败的明朝当局不但无力赈灾,反而因辽东战事加派税饷——“辽饷”、“剿饷”、“练饷”,号称“三饷”。每年三饷征银2300 余万两。百姓不堪忍受,纷纷揭竿而起,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几经周折,逐渐强大起来。其中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为首的两支队伍最具实力。李自成是陕西米脂县的农民,21 岁时应募做驿卒,后来参加农民军, 成为首领,号称“闯王”。张献忠是陕西延安卫人,曾在明军当兵,后发动农民起义,自号八大王。

就在清国解决了继位危机并派出军队攻打宁远的时候,李自成占领了西安。第二年(顺治元年)正月初一日,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年号永昌,自称大顺王,改西安为西京。初八日,李自成率领农民军从西安出发, 兵分南北两路,进攻北京。一路上,大顺军只遇到微弱的抵抗,二月初占领了山西太原。

农民军从太原向山西、河南各地发出文告,称“五年不征,一民不杀”, 还派人扮作小贩四出宣传大顺军“不杀人、不爱财、不奸淫、不抢掠,平买平卖、蠲免钱粮”。各地人民纷纷迎接大顺军。二月下旬,李自成率农民军主力经大同、阳和(明宣大总督驻节处)、宣府,于三月十五日抵达居庸关下。明朝居庸关守将总兵官唐通和太监杜之秩开关迎降。明朝西北全境失守。

崇祯帝困守北京,十分焦急。过去每逢辽东等地有事,朝廷常抽调陕西三边的精锐部队应急。现在,陕西的精兵悍卒归李自成所有。崇祯帝无奈, 想调吴三桂入卫,又担心辽东空虚,迟迟拿不定主意,贻误了时机,直到三月份才下令吴三桂入关勤王。

这时,朝廷上又有人提出南迁之议。按照明朝的两京制度,南京一直保留六部,是陪都。崇祯帝曾和大臣讨论过迁都南京,或派太子南下监国,因他迟疑不决,问题被搁置。这时,他想自己南下,派大臣或太子留守北京。廷议时,大臣或不表态,或主张太子南下监国,没有人迎合他。崇祯帝大发雷霆,不许人再提去留问题。从此,明朝断绝了迁都的后路。

三月十七日,大顺军开抵北京城下,包围了北京,并从西直门、平则门

(阜成门)、彰仪门(广安门)等处攻打城门。明朝守军器械不足,人员有限,官军加上宫中小宦官才勉强够一垛一卒。这些乌合之军根本不敢迎战, 一味龟缩城上,拖延时日。

十八日夜里,农民军大举攻城,一太监打开彰仪门,起义军进入南城。

崇祯帝得知城门失守,命太子及永王、定王跟随太监出城躲藏。他对皇后说: “大势去矣!尔宜死!”皇后自缢而死。他砍死了几个嫔妃,又对 15 岁的长公主喊道:“胡为生我家!”举刀砍了长公主和小公主。随后换上平民的衣服,带领几百名太监奔向齐化门(朝阳门)。守军不肯放行,他们又由崇文门抵达正阳门,口称太监奉命出城,欲夺门而出。正阳门守军以为他们是奸细,举弓下射。崇祯帝又急又怕,转身返回皇宫,带着太监王承恩登上万岁山,自缢而死。崇祯帝死后,南明谥称为思宗,后改毅宗。清谥称为怀宗, 后改庄烈帝。

三月十九日上午,大顺军攻下内城各门,整队人城。中午,李自成头戴毡笠,身穿青布战袍,骑着杂色黑马,在数百名骑兵护卫下,由德胜门进入北京,经承天门迸驻皇宫。

明朝官员除极少数(20 余人)自杀殉国外,绝大多数都跪倒在大顺军脚下,叩首投降。先后投降者达两三千人之众。

大顺军从西安出发,只用了 3 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整个黄河流域,横

扫千军,灭亡了统治中国 276 年之久的明朝政府。这一胜利来得太容易了, 农民军的领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很快就暴露出农民阶级的许多弱点。

大顺军推翻明朝后,立即在北京建立新政府,设吏、兵、礼、工、户、刑六部,由农民军将领刘宗敏统一节制。军国大事由李自成、刘宗敏和另一农民军将领李锦共同议定。为了选拔官吏,充实政府,新政府还宣布对明朝的官员进行录用,并开科考试举人。明朝官员得知这一命令,大喜过望,一时间居然有几千人申请被录用。

大顺政府建立得过于仓促,李自成又是最具农民本色的统治者,他仍然坚持实行农民阶级的恐怖统治,劫富济贫,追赃助饷。凡是被录用的明朝官员,均被刘宗敏勒令助饷。原则上,一品官须纳银 1 万两以自赎,小官最少

也得 1000 两。大学士魏藻德交出 1.3 万两黄金,仍被打死。已故皇后的父亲

周奎被打死之前,交出白银 50 万两。据说,当时北京被打死的官员和财主有

1000 多人。后来,勒饷愈演愈烈,甚至殃及平民百姓,遭到京城人民的怨恨。李自成知道了这种情况,召集将领并责问他们说:“何不助孤作好皇帝?” 将领们却不以为然,说:“皇帝之权归汝,拷掠之威归我,无烦言也。”

大顺军在北京追得助饷银据说有 7000 万两。将领战士各有体恤,多的上千两,少的也有三四百两。有的人已经考虑携资回乡了。起义军的战斗力大为削弱。

大顺军勒饷的消息传到山东、河北、河南,官僚地主恐惧万分,纷纷召兵买马,抗拒大顺政权,杀逐大顺委派的官员。大顺的处境日益恶化。

李自成作为起义军领袖,对身边将领过于讲哥们义气,在将领们滋生骄傲情绪时,又不能行使权力约束他们,谋土宋献策看到这种情况,发出了“我主马上天子!”的哀叹。

李自成除了在政治上有诸多失策之外,在军事上也有些麻痹,他自恃实力雄厚,甚至没有部署必要的军队防御辽东的清军和江南的明朝残余势力, 以至于不久之后大败于山海关,果然成了“马上天子”。

二 山海关之战

顺治元年(1644 年)正月,多尔衮从蒙古部落处得到大顺军占领西安的

消息,决定介人角逐。这时,李自成正率领大顺军向北京挺进,根本未把地处东北一隅的清国放在眼里。

甲申三月,吴三桂放弃宁远,奉诏“勤王”的消息传到盛京,大学士范文程立即上书多尔衮,称“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他建议趁大顺政权立脚未稳,迅速出兵与之争夺天下。摄政王多尔衮下令征调八旗 70 岁以下,10 岁以上的全部男丁,组成大军。于四月九日率武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谋士范文程、洪承畴和明朝降将孔有德等人,大举南下。临行前,顺治帝特别授予多尔衮奉命大将军印和一切赏罚及攻取方略均可便宜行事的特权,并指示王、大臣等“事大将军如事朕”。

清军行至半途,听到了吴三桂与大顺军交战的消息。原来,吴三桂率领宁远和山海关守军 5 万余人人卫京师,三月二十日行至河北丰润,得知李自成已于一天前占领了北京,立即退驻山海关,并派人打探留在京师的父母和家小的消息。李自成以吴三桂父亲吴襄的名义,写了一封信,劝吴三桂投降。吴三桂接受了李自成的 4 万两犒师银,允诺投降。二十二日,他将山海关交给李自成派来接防的唐通,然后率领军队开赴北京,朝见李自成。行至途中, 他遇见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农民军拘禁了他的父母,夺去了他的爱妾陈圆圆,还大肆拷掠明朝大臣,心中大怒,立即回师山海关,赶走唐通,据关自守。

李自成闻变,于四月十三日亲帅大军 6 万,号称 20 万,讨伐吴三桂。同行的还有大将刘宗敏,及明太子、定王、永王、吴襄等人。

吴三桂见大顺军发兵,一面派人去见李自成,口称真心降顺,请求缓师, 一面,派副将杨坤、游击郭云龙给多尔表送去书信,许诺裂土封疆请求清军帮助他袭击农民军。李自成接到信后,信以为真,果然放慢了进军速度。多尔衮接到信后喜出望外,立即改变了进军路线,直奔山海关。多尔衮还写信给吴三桂,要求他投降称臣,并允诺晋封藩王。

四月二十日农民军到达山海关,是时,吴三桂已在关内沿石河一线布兵列阵,双方于四月二十一日向石河和山海关的东罗城、西罗城和北翼城展开激战。到了傍晚,吴三桂已经招架不住了。

是日夜间,清军赶到山海关。吴三桂亲自出关迎接多尔衮,杀白马黑牛, 对天盟誓,并当场按满族习俗剃了发。他们约定吴三桂的军队一律用白布系肩,以便识别。

二十二日,大顺军自山北至海滨排列一字长蛇阵,与吴三桂交战,战斗十分激烈。中午时分,双方已精疲力竭,忽然刮起大风,风止之后,多尔衮一声令下,阿济格、多铎带领清军从大顺军的阵尾杀出,直捣其中间。大顺军以百战精锐做拼死抵抗,但经不住这支生力军的左冲右突,不久阵脚大乱, 刘宗敏也负了伤。李自成正驻马高岗观战,见有清兵,叹道:“此满洲兵也!”急忙下令撤退。

大顺军被清军追杀 40 里,一路退到水平。李自成在永平杀了吴襄,二十

六日退到北京,又杀了吴三桂全家 34 口。

此时,大顺军已兵败如山倒,士气低落。李自成见无法固守北京,于二十九日在武英殿匆忙举行登基典礼,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第二天,放火烧了皇宫,车载妇女辎重珍宝,狼狈地撤出北京,向西转移。

他占领北京 42 天,直到最后一天,才登基作了皇帝。

三 迁都北京

多尔衮在山海关击败大顺军之后,马上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拨给他马步兵各 1 万,命他为逐杀大顺军的前驱,自己则亲统八旗劲旅,直奔北京。多尔衮还向军中诸将申明,此次出兵是为了夺取天下,沿途不得杀害无辜,劫掠财物,焚烧庐舍,如有违约,从重治罪。清军一路传檄明朝地方官,声明要为他们报君父之仇,宣布“吏来归,复其位;民来归,复其业”。永平、昌黎、滦州、丰润等地的明朝地方官员,相继开城迎降。

五月一日,多尔衮行至通州,获得李自成放弃北京西逃的消息,立即命令阿济格率领吴三桂尾随追击。他自己则于第二天陈列仪仗,从朝阳门进入北京,在武英殿升座,受到明朝官员的顶札膜拜。

李自成兵败如山倒,一路被吴三桂等人追杀,在河北真定(河北正定) 退入山西,派精兵扼守固关,自己率领大队人马向陕西方向转移。

多尔衮进入北京之初,是很谨慎的。他在争取汉族官僚的支持,巩固新取得的胜利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第一,多尔衮在到达北京的第三天,下令为崇祯帝发丧。官民戴孝三天,礼部太常寺以帝后的葬仪埋葬崇祯帝和皇后。这无异于向世人宣布改朝换代结束,清朝已经继明朝之后,成了中国的正统。第二,多尔衰下令沿用明朝旧规,对明朝官员既往不咎,不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不论是否降服过大顺,只要归附清朝, 就官复原职,甚至加官晋级。没有作过官的山林隐逸,也一概收罗录用。第三,在经济上,多尔衮宣布“民来归者,复其业”,这对恢复中原地区原有的经济生活,是有益的。多尔衮还宣布除正额赋税外,明末的三饷等额外加派一律蠲免,以收拾人心。第四,宣布文官衣冠,暂用明朝旧制。清军在进入北京的当天,曾颁布过剃发令,引起百姓怨恨,多尔衮专门为此宣布暂时撤销剃发令,以缓和民族矛盾。

清朝的这些措施,很快就收到效果。如清朝召徕明朝官员的命令发布后, 原已逃匿的文武大吏,纷纷带着明朝的户口钱粮兵马册籍,到新政府报到, 并使之很快地运转起来。不久,北京冠盖如故,恢复了都市风貌。顺天巡抚宋权曾归附过大顺,他说:“我封疆臣,国亡无所属,复故主仇者,即吾主也。”这话代表了许多明朝官员的心思。宋全降清后为清朝出谋划策,协助清朝捕杀瓦解境内大顺军数千人,收复了畿辅地区四路二十一州县的土地。

除畿辅地区之外,山西大同、山东德州的明朝官员,或凭借手下的明军, 或在籍的地主武装,袭击农民军,捕杀大顺委派的官员,投降清政府。清政府用了不到两个月的工夫,就占领了山东、山西的大片土地。

多尔衷占领了畿辅及周围地区之后,立即把迁都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当时,满洲贵族中许多人持有大肆劫掠一番,返回盛京老家的守旧观点。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就提出杀戮一番,留诸王镇守,大军返回盛京,或退守山海关的主张。一时间,北京谣言不断,如:七八月份清军要班师东归;八月份要屠民,小皇帝至北京,将下令屠杀汉人,杀尽老壮,只留孩童,等等。为此,多尔衮在六月份召集诸王、贝勒、贝子、大臣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 宣布迁都北京,并当即委派亲信大臣返回盛京,迎接顺治帝的车驾。他下令除留少量官兵镇守辽东外,绝大多数满洲贵族、兵丁奴仆,及盛京的帑银、存粮一律搬至北京。为肃清谣言,他还特地告谕百姓“民乃国之本”,朝廷不但不会任意杀戮,而且“已将盛京帑银取至百余万,后又转运不绝者何故?

为供尔京城内外兵民之用也!”

九月,顺治帝到北京。十月一日,告祭天地,正式宣布即皇帝位,定都北京。同时大封功臣,以多尔衮功最高,命札部建碑纪绩,加封为“叔父摄政王”。其余功臣济尔哈朗为“辅政叔王”、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多尔衮的对头豪格曾被削去王爵,这时也恢复了肃亲王爵位。随后,清政府发动了征服全中国,建立大清一统天下的战争。十月十九日,以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与吴三桂、尚可喜统兵西行,直下西安,讨伐李自成。六天之后,又发布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军南下,摧毁福王政权。

清政府迁都北京,无疑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决策。满族在迁都过程中,完成了民族大迁移,加速了与汉民族的融合,这对满族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清国将多年积攒的帮银和粮食运至北京,为被天灾人祸破坏殆尽的中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这对清政府建立全中国的统治,完成朝代的更替是十分重要的。

四 李自成、张献忠的相继覆亡

李自成退回陕西后,仍有大军数十万之众,实力相当雄厚。他想趁清朝在京师立脚未稳,向其发起反攻。顺治元年(1644 年)七月,他发布北伐文告,声称要打到辽东,灭亡清朝。从夏季开始,大顺军攻克井陉,进逼大同。秋天,李自成亲自出马,统率大军驻扎韩城,调集山西大顺军两万人,配合河南驻军反攻怀庆,并连连获胜。清军河南一线告急。

多尔衮接到怀庆告急的报告,大为震惊,立即令多铎所部由南下改为西进,解怀庆之围。

多铎接到命令后,率孔有德、耿仲明火速赶到怀庆,先击败大顺军,然后乘胜由孟津渡河,途经洛阳,到达潼关。清军此役志在必得,不断调兵增援,还配备了先进的大炮。

李自成深知形势险恶,亲自与刘宗敏率领大军增援潼关,企图保住这一入陕门户。他指挥部队依山列阵,深挖壕沟,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十二月二十九日,双方开始交战,这一仗打得十分激烈。直到第二年正月十一日,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开潼关城,并大举进攻。李自成抵挡不住,连夜率主力部队撤回西安。

十二日,多铎攻下潼关,随即率军向西安方向挺进。阿济格也击败大顺军在陕北的守军,经绥德、延安,进逼西安,与多铎形成夹击之势。

十三日,李自成放弃西安。十人日,多锋占领西安。清军占领西安后, 多铎奉命按原计划南下江南,阿济格则尾随农民军,一路追杀。李自成取道商洛,转入襄阳,又从襄阳进驻武昌。这时,大顺军除陕北守军被清军阻隔之外,有 30 万人汇集武昌。不久,阿济格追击而至,大顺军出战不利,李自成引兵东撤。双方在九江决战,清军大获全胜,冲人大顺军老营,俘获大将军刘宗敏、军师宋献策及许多将领的家属。刘宗敏后被杀害,宋献策投降清朝。

顺治二年五月,李自成率军向西南转移,行至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带领28 人查看地形,遭到当地地主武装的袭击,被害牺牲,年 40 岁。李自成死讯传回大营,大顺军将士聚在一起大哭一场,剿灭了通山县地主武装。从此各部分散,分别在湖南、湖北继续抗清。

张献忠农民军是以四川为基地与清军对抗的。张献忠与李自成一直不和。大顺曾任命四川节度使,并派往四川赴任,张献忠怒不接受,将其赶出四川。李自成自北京败退西安后,这两支农民军仍然不和。张献忠甚至派兵攻取陕西汉中府,与大顺军以兵戎相见。

顺治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四川称帝,国号大西,年号大顺,以成都为西京。人们又称这支农民军为大西军。大西国设左右丞相、六部,开科取士,委派地方官。又整顿兵马,以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为平东、安西、抚南、定北四将军,分统大兵。四人拜张献忠为父,均改姓张。张献忠亲自统领老营,称为御营。他在四川追拿缉捕明朝宗室、地方官员和乡绅豪强,勒罚饷银,实行严厉的统治。

顺治二年(1645 年),清军进攻陕西,李自成和张献忠仍然互不相顾。李自成败亡之后,张献忠便直接暴露于清军之前。十月,清军派人招抚,张献忠置之不理。十一月,清朝任命内大臣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领兵进攻四川。顺治三年正月,又任命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领兵西征,于五月攻占汉中。

九月,张献忠命四将军各领兵 10 万,自成都北上迎敌。十一月,大西军将领刘进忠派人到清营接洽投降,并带领清军入川。豪格在入川途中,得知张献忠驻扎在西充县,立即派鳌拜为先锋,自己率大军紧随其后。太军衔枚而进,一昼夜疾行 300 里,次日黎明到达西充。张献忠根本没料到清军已进入四川,接到报告后仍然半信半疑,甚至未披戴盔甲,只带少数随从出营观察敌情。大西军数十万将士,也毫无战斗准备。张献忠行至凤凰山,遭到清军偷袭,猝不及防,中箭阵亡,大西军将士战死数万人。孙可望等四将军抵挡不住清军的凌厉攻势,急忙收拾残部南撤,退人贵州、云南一带,继续抗清。

豪格指挥清军乘胜追击,先后占领遵义、内江、资阳等地,后因地方屡经战乱,经济调敝,无法解决军粮,才被迫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