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变”哲学
康梁哲学思想中比较宝贵而有生气的部分,是关于变化日新的辩证观念。
康有为根据《周易》的“变易之义”,强调“易者,随时变易”,“穷则变,变则通”。他认为,事物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天道,后起者胜于先起也;人道,后人逸于前人也。”同时,他还注意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因,初步提出了“物必有两”,“有对争而后能进”的辩证观念。这就尖锐地批判了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观念。梁启超发挥了康有为的主“变”哲学,热情地歌颂创新,反对泥古守旧。他说: “俗论动曰,非古人之言不敢道,非古人之以法行不敢行,此奴隶根性之言也。夫古人自古人,我自我,我有官体,我有脑筋,不自用之,而以古人之官体为官体,以古人之脑筋为脑筋,是我不过一有机无灵之土木偶。”梁启超反对作古人之奴隶,提倡独立思考,对青年毛泽东有着振聋发喷的启蒙作用。从五四前期留下的毛泽东早期著作来看,《体育之研究》提出“天地盖唯有动而已”;《伦理学原理批语》强调“抵抗”是发展的动力;《第三札》倡言“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挑战”。⋯⋯所有这些,都同康梁主“变”哲学的影响有继承性的联系。
还应看到,康梁提倡“渐进”,反对“骤变”,强调“仁爱”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些对青年毛泽东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他在 1916 年 7 月
25 日写给萧子■的信里,从改良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
期间出现的暴力行动感到很不理解。直到 1919 年他主编《湘江评论》时,仍然留恋所谓“温和派”的调和思想,提倡“忠告运动”与“呼声革命”。这些都是与康梁的影响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