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弱生于强”“以众击寡”

毛泽东继承孙子“弱生于强”和“以众击寡”的辩证观点,强调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提倡在战役和战斗中“以众击寡”,即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孙子说:“弱生于强”“强弱,形也。”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但要在战略全局上,将敌强我弱变为敌弱我强,非一朝一夕所能为功; 而在局部上,即在战役或战斗上造成敌强我弱的态势,则是通过正确的指挥, 可望争取办到的。因此,为了创造转弱力强的有利形势,孙子还提出:“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这就是说,在战役和战斗中,要注意防止我之兵力分散,造成敌之兵力分散。力争集中五倍乃至十倍于敌之兵力,形成拳头,以众击寡。如情况相反,即应“逃之”“避之”。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说:“我们的经验,分兵几乎没有一次不失败,集中兵力以击小于我或等于我或稍大于我之敌,则往往胜利。”后来他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更明确地指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十分明显,后者是直接继承了孙子“十则围之”“十攻其一”的策略思想。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实力有所增长,但面对的却是更为强大的日军。

《论持久战》写道:“我可以利用地广和兵多两个长处,不作死守的阵地战, 采取灵活的运动战,以几个师对他一个师,几万人对他一万人,几路对他一路,以战场的外线,突然包围其一路而攻击之。⋯⋯”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就是采用灵活的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突然包围其一路而歼敌的。“敌兵虽少,乃是强兵(武器和人员的教养程度,不是士气),因此,在战役和战斗的作战上,我不但应以多兵打少兵,从外线打内线,还须采取速决战的方针。” “内线的相持的防御战”,这是总体的战略方针。“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以多打少兵”,这是战役和战斗的作战方针。两者相反相成。

及至解放战争时期,我已拥有雄兵百万。但毛泽东仍再三著论,坚持集

针。①战争的第一年,以战略防御为主,让敌方占领沈阳、长春、吉林等一大批城市,但却坚持了每月平均歼敌八个旅。第二年转入战略进攻。在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之后,我军恢复了失地,开始把战线推移到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到第三年,我军不但在质量上,而且在数量上已占居优势,于是放手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赢得渡江南进,解放全国的胜利。

毛泽东不只在专题军事论著中系统地论证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策略,而且直到晚年博览古籍,仍十分留意于此。如《智囊》论及李世民用兵:“唐太宗尝言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彼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盖用孙子之术也。”毛泽东就此加批,“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 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漳耳。”(见龚育之等著:《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第 213 页)纵然在承平时期,他仍然带着战略家的眼光,来审视古代战争的成败得失,特别赞赏在战役和战斗中以众击寡的用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