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经济文化领域中的反动势力
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把我国视为眼中钉,他们利用在我国尚有的特权,寻机进行破坏和捣乱活动。1950 年 10 月在政务院第五十三次政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马叙伦报告说,北京私立辅仁大学是天主教会在旧中国举办的教会学校。他们在学校驻有代表,是实际的校长,虽有中国人的校长,但很少有发言权。长期以来,天主教会将其作为反动据点之一。今年 6 月发生了该校反动教会势力公开反对我国政府教育政策的事件。7 月,教会驻辅大代表芮歌尼提出五项无理要求,宣称如不照办,即以停办辅仁大学、解聘 5 名进步教授、减少或停发经费相要挟。后来又多次散发传单,鼓动员工向校长请愿,并要殴打 5 名进步教授,企图组织新的校董事会,撤换陈垣校长。8 月,教会反动势力竟停止拨发学校一切经费,并扬言要将学校撤到菲律宾去。9 月 25 日,马叙伦部长邀请芮歌尼谈话,要求教会遵守中国政府有关法令, 停止各种违法活动。但是,芮歌尼代表教会答复,仍坚持原来的反动立场。为此教育部建议对辅仁大学收回自办。会议经过讨论批准了教育部的报告。
周总理在讨论中发言指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有四个方面,即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军事的和政治的侵略已经失败,那些特权已被取消,经济的和文化的特权还存在着。这些特权必须取消,有步骤地接收自办。所谓有步骤者,不是拖得很久,而是要有准备。因为经济的和文化的与广大人民生活有关、对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有区别,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不要一般对待。周总理说:对辅仁大学发生的事件,我们已做到仁至义尽, 必须将其教育权和财产权接收。对别的教会学校,他们可以自办,如果有类似辅仁大学的情况发生,也照此办理。
鉴于美国帝国主义对我国日益加剧的敌视态度,周总理指示:现在要研究取消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领域的特权。
1950 年 12 月,政务院举行第六十五次政务会议。会上周总理首先报告了他已签署发布的《政务院关于管制美国在华财产冻结美国在华存款的命令》。他说:政务院在本月 28 日发布了一项命令,决定由各地人民政府管制并清查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在我国的一切财产,冻结美国在我国的一切公私存款。周总理说:过去我们曾设想,要把美国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从中国完全肃清,需要三四年的时间。但是,美国政府最近宣布了管制我国在美国境内的公私财产,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有利的机会,我们可以提早把美国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肃清出去。周总理说:据查,美国在中国的财产大约有 1.3 亿至 2 亿美元(码头、仓库未计入);我国被美国冻结的财产约有 2000
—3000 万美元。现在我们宣布一方面管制其在我国的财产,一方面冻结其在我国的公私存款。这对美国帝国主义是一个严重打击。
周总理在签署的命令中指出:美国政府 1950 年 12 月 16 日宣布管制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美国辖区内的公私财产,并禁止一切在美国注册的船只开往中国港口,企图继其武装侵略我台湾、轰炸我东北、炮击我商船之后,进一步在经济上来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
命令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鉴于美国政府这种对我国日益加剧的侵略和敌视行动,为了防止其在我国境内从事经济破坏和危害我国人民的利益起见,特采取如下措施:一、管制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在华的一切财产;二、冻结美国在华所有银行的一切公私存款。
在这次会议上,还听取了政务院副总理兼文教委主任郭沫若《关于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报告》。报告说:百余年来,美国帝国主义对我国除了进行政治、经济和武装侵略外,在很长时期中, 尤其注重文化侵略的活动。这种侵略活动方式,主要是通过以巨额款项津贴宗教、教育、文化、医疗、出版、救济等各项事业,加以控制,来进行对中国人民的欺骗、麻醉和灌输奴化思想,以图从精神上来奴役中国人民。据 1936
年的调查,美国教会及救济机关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达 4190 万美金。接受美国津贴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与宗教团体,占中国全部接受外国津贴的同类机关团体中一半左右。全国解放后,美国帝国主义却仍然不断地企图利用这些机关和团体暗中进行反动的宣传活动。一年来已经被我公安机关发现多次这类事件,诸如造谣、诽谤、进行反动宣传、出版和散布反动书刊,甚至隐藏武器、勾结蒋匪特务,进行间谍活动等。尤其在美帝侵略朝鲜、台湾以后, 美帝国主义分子这种破坏活动更活跃起来。为了肃清美帝国主义在我国的影响,维护中国人民文化、教育、宗教事业等的自主权利,彻底制止美帝利用这些机关和团体来进行反动活动,政府应计划并协助人民使现有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和宗教团体实行完全自办。
周总理讲话指出:美国帝国主义驻在中国的外交人员已经完全撤退了。因此,他们在目前只能利用他们在中国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和宗教团体来进行阴谋破坏活动。今天,我们必须对这些帝国主义分子所进行的破坏活动, 予以严厉的镇压。为此,我们不仅要经常从政治上加以注意,同时,在法律上也应当有所规定。这样,对处理帝国主义分子企图进行的阴谋破坏活动才是有效的。
会议批准了郭沫若副总理的报告,并通过《政务院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决定责成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会同各有关部门,迅速定出具体实施办法,予以完全实现,决定号召各级人民政府、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全国文化、教育、救济、宗教各方面人员,本着爱国精神,同心协力,为彻底实现郭副总理在报告中所提出的光荣任务,以完全肃清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文化侵略影响而奋斗。会议同时还通过《接受外国津贴及外资经营之文化教育机关及宗教团体
登记条例》。
政务院的决定公布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教会团体、医院、学校和救济机关,纷纷发表宣言或致电周恩来总理,表示坚决拥护政务院的决定。
文教委和教育部根据政务院的决定,1951 年初先后发出具体办法指示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和落实,进一步明确处理接受外国津贴学校的原则和办法,研究接受工作中的一些具体措施。
因为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关和医院,涉及到同外国的关系问题,周总理采取了极力慎重的态度。他在处理这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曾亲自多次召集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研究政策和处理步骤或方法。
1951 年 1 月 17 日、19 日,周总理召集陆定一、阳翰笙、林默涵等文教部门的负责人开会,讨论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大学及医院问题。确定,接受美国津贴的大学,教职学员群众有了觉悟的,及其他条件已经成熟的可以接办;确实难以维持的尔可接办,但应集中力量接办政治上极反动的;神学院与宗教学院的外籍教职员,只要他不反动仍可留下。对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医院,不可企图一次全部接办,应该先以京、津规模较大的医院进行试办。
根据这次研究的精神,2 月 12 日政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接受美国津贴的宗教学校处理办法》。办法中规定,接受美国津贴的宗教学校,在停止接受美国津贴后,允许其在中国教徒自办的原则下继续存在,其经费确有困难的, 得由政府酌情予以临时补助;原设在高等学校内的神学院,其组织与行政领导及物资产权应与高等学校完全分开。神学院的名称亦不得冠以“某某大学” 字样;宗教学校的外籍人员分别情况加以处理。
2 月 11 日、15 日,周总理又两次召集有关领导同志,研究处理接受外国津贴医院等问题。确定,协和医院与中国医院合并,名称可叫中国协和医院, 原来经费不减少。还确定,凡接受外国津贴的医院,应有工会代表参加董事会;对非接受美国津贴的医院,立即以北京市军管会名义征购。3 月 5 日, 政务院批准了卫生部关于《处理美国津贴的医疗机构实施办法》。
关于处理接受外国津贴的宗教团体的问题,周总理也曾亲自多次在有关会议上阐述党和政府对宗教的方针政策,并召集小会具体研究实施办法。
早在政务院作出“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和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以前,1950 年 5 月,周总理在基督教问题座谈会上,就作了 4 次之多的谈话。他指出基督教在反对罗马教皇的专制时对社会曾起了积极作用后说:“近百年来基督教传入中国和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却是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联系着的。”“今天,美帝国主义仍企图利用中国的宗教团体来进行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活动。”①周总理又说:“中国基督教会要成为中国自己的基督教会,必须肃清其内部的帝国主义的影响与力量,依照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的精神,提高民族自觉,恢复宗教团体的本来面目,使自己健全起来。”“基督教既然要清算同帝国主义的关系,自力更生办教会,那就不应该再向外国募捐,我们要有自己办教的准备。”②
周总理还说:“我们主张,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信教的、不信教的可以共存。我们要团结和照顾到各种社会力量,使大家各得其所,同心协力,建设新中国。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安定,稳步前进。”“我们要把宗教界的害群之马、极少数的走狗、犹大(注:犹大是圣经故事的人物。原为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常列于十二门徒名字末尾。后以三十块银币将耶稣出卖给犹太当权者,并为拘捕耶稣带路。西方常用犹大作为叛徒的代称。)清除出去,使广大宗教界人士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引导广大教徒一道前进。”③
这次座谈会以后,9 月 23 日,全国 1527 名基督教负责人在北京发表了题为《(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提出中国基督教会团体的基本方针是:肃清基督教内部的帝国主义影响,警惕帝国主义利用宗教的反动阴谋;培养一般信徒的爱国民主精神,实行自治、自养、自传。
1951 年 1 月 17 日,周总理出席了华北天主教人士茶话会,并讲了话。他赞扬宗教界提出的自治、自养、自传运动,是宗教界的爱国运动,应该提倡,人民政府应加以支持和赞助。他说:爱自己的祖国人人有责,包括天主教在内。爱国和天下教友是一家并不矛盾。当然是指虔诚、善良的教友而言, 教徒中的叛徒败类当然不能算作教友。
①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第 180、181 页,182、183 页,185—186 页。
②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第 180、181 页,182、183 页,185—186 页。
③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第 180、181 页,182、183 页,185—186 页。
2 月 11 日,周总理召集有关领导同志研究了华北天主教革新宣言等问题。确定革新宣言,第一要明确表示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天主教中的影响; 第二要坚持宗教与政治分开,梵蒂冈不能干涉中国的政治。对于愿意革新的教会,应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根据周总理一系列的谈话精神和召集小会确定的原则,政务院文教委宗教事务处,4 月 16 日至 21 日召开了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基督教团体的会议。文教委副主任陆定一到会讲了话,号召全国基督教徒普遍深入开展“三自” 革新运动,彻底割断与帝国主义的一切联系。出席会议的各教会代表,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各教会各团体代表联合宣言》,号召全国基督教徒继续扩大革新宣言签名运动,实现“三自”革新任务。会后,4 月 24 日,周总理又召集陆定一、邓颖超等领导同志,再次研究了基督教的一些问题,指出:各级党委要注意对教徒发动的“三自”革新运动,应予以支持和指导。在这之后, 政务院于 7 月 24 日公布了《对于接受美国津贴的基督教团体处理办法》。办法中规定:中国各基督教会及团体,应与美国差会①及大部分由美国经费支持的其他非美国差会,立即断绝关系。在中国的上述差会立即停止活动。
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救济机关问题,政务院认为,由于各地接受美国津贴的救济社团和救济机关情况复杂,应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处理工作。为此,1951 年 3 月 5 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成立接受美国津贴救济机关处理委员会的通令》,要求省以上应设立各级处理接受美国津贴救济机关委员会, 由中国人民救济总会或其分会、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他有关团体和个人组成, 统一进行调查、研究、计划、指导、处理等工作。3 月 31 日政务院成立了以谢觉哉为主任、伍云甫为秘书长的处理接受美国津贴救济机关委员会。
经过一系列慎重工作,有步骤地对于帝国主义国家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进行了接办或者清除反动势力,使他们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控制,走上了独立自主,适应新中国发展的道路。
① 差会,西方各国基督教(新教)派遣传教士进行传教活动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