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斯谟

16 世纪初,欧洲公认的伟大学者是伊拉斯谟(约 1469—1536 年),他

是基督教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约在 1466 年或 1469 年生于荷兰鹿特丹,但在他勤勉的一生中旅行过许多地方,如在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瑞士住过和旅行过。伊拉斯谟曾在基督教共同生活兄弟会主办的学校中读过书,后来进入斯特恩一个奥古斯丁派修道院当僧侣。在这里他继续学习人文主义者撰写的书籍,并对他称之为野蛮的修道院教育深感不满,转而对拉丁文作家的作品如奥古斯丁的作品则称颂不已。他酷爱古代作品,不久就自

己写作,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文主义者。

伊拉斯谟曾任坎布雷主教的秘书,在法、德、英、意等国任教职和游历时,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他印行希腊文的《新约全书》,并附有他自己的拉丁文译文并确定希腊字母的读音。伊拉斯谟与他那个时代所有的重要作家通信,并与教皇利奥十世、皇帝查理五世、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英国国王亨利八世都有私人交情。其他著作有《愚人颂》、《格言录》、《俚语集》等。伊拉斯谟用诙谐的口气讽刺当时的迷信、偏见、腐败和愚昧,赞扬古学和研究古代学者的生活。

《愚人颂》写于 1509 年,在 1511 年出版。伊拉斯谟运用比喻手法,把愚人描写成一个单纯的女神,她真诚地了解世界,但在各地都看到虚伪和腐败。大学教授研究的是世人漠不关心、永远不会提问的问题;僧侣为了进天堂,如果不戴两副手套,永不接触金钱。主教、枢机大主教和教皇,也在伊拉斯谟的笔下显得愚昧可笑。这部作品极大地讽刺了世人的愚昧、虚伪和无知。

伊拉斯谟的思想反映出基督教人文主义的特点,即以人性、德性、德行所构成的道德神学论。伊拉斯谟企图说明,在人性的发展过程的多样化中, 有一种可能是把本性加以提炼,造成本性的德性化。与此同时,伊拉斯谟认识到了人们各自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认识到人性与德性究竟是不同的, 因为人有自由选择、自由发展的特点。伊拉斯谟因此只是指出了人性发展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既使每个人都能够发展自己的人性,又限制了每个人都成为君子。人性中可塑成分的存在,使伊拉斯谟相信,通过教育可以把这些人性中隐蔽着的原始美德发掘出来,也可以抑制人性中的邪恶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构建人类正义社会的前提。

伊拉斯谟不主张同教会决裂,他因此不同于路德或加尔文。他继承人文主义传统和基督教传统,主张人有自由度,否认前定论。他更加倾向于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问题依靠的是获救,而获救是上帝的工作;伊拉斯谟却认为教会在人的灵魂得救问题上起重要作用。路德等人否认基督教统一王国,主张由世俗权威来对教会进行统辖;伊拉斯谟则认为教会应是统一的,教会的权威不能否定。路德否定善功、仪式在得救中的作用;伊拉斯谟承认功德,赞成善德说。伊拉斯谟和新教改革家也具有共同之处,他们都认为《圣经》是基督教的最主要的基础,都反对腐败,都主张教会改革。伊拉斯谟没有加入新教改革运动,他希望的是通过新的教育来恢复“真正基督教的传统”。学术研究使他的声誉传遍欧洲,但他的目的只是要通过教育来改革教会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