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在印度佛教走向衰弱的时期,佛教在中国却得到发展。明代除世宗宠道排佛外,其他皇帝都尊崇佛教,所以明代是中国佛教发展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僧侣,17 岁时于濠州(安徽凤阳)皇觉寺出家,即帝位后,深知佛教内幕,他一方面鼓励佛教,另一方面又对佛教进行整顿。

朱元璋竭力主张寺院和僧侣不得干涉世俗社会的生活,不得与俗人混淆。为了便于管理,他于 1368 年在金陵天界寺设善世院,命慧昙(1304—

1371 年)主持管理全国佛教。他为各类僧侣规定了服色,下诏禁止寺田买卖, 又发布“申明佛教榜册”,规定僧人不得以化缘为由强行索取捐助,禁止僧人勾结官府,也禁止俗人无故进入寺院。他主张僧人只从事与佛教有关的事务,不允许关心俗事、干预政治,聚敛财富。他经常举行法会,为国祈福。这个时期还对佛教经籍作了大量的整理和校订工作,对僧人普给度牒,诏令天下沙门开讲《心经》、《金刚经》、《楞伽经》(统称三经),希望在三经的指导下统一僧侣的思想。

明成祖朱棣在夺取帝位时,曾得到僧侣道衍(1335—1418 年)的帮助, 即位后对佛教有所呵护。永乐十八年(1420 年),朱棣为《法华经》作序, 对佛教大加称颂,又撰写《神僧传》,说明对佛教十分重视。明成祖对喇嘛教十分重视,即位之初(1403 年),封喇嘛教宗教领袖哈立麻为“大宝法王”。明王朝的支持佛教政策,经两代奠基,以后没有多少变化,但对剃度规定甚严,男子 40 岁以上,女子 50 岁以上不得出家,出家者还须通过特殊的考试。

在 1481 年时,全国约有官立寺院 639 所,僧人约 50 万人。明武宗登基不久,

更兴佛教,在 1507 年 5 月间,一天剃度僧道 4 万人,又自封为“大庆法王”, 披著法衣宣讲佛法。

明代佛教各宗都有流传,以禅宗和净土宗最为流行。禅宗有五家之说, 重要的有临济宗和曹洞宗。临济宗有名僧笑岩德宝等。

佛教在藏族中得到光大发扬,藏传佛教历史最为古老的一个派别为宁玛派。他们的教法自称是从 8 世纪进藏的莲华生、无垢友等传下来的,以传播弘扬吐蕃期所译密咒为主,因此又称为古旧密教,主要分布地区是前藏和四川,又因其寺庙围墙涂以红色,僧人戴红帽,穿红袈裟,又俗称“红教”。嗝陀寺(四川白玉显境内,建于 12 世纪)、多吉札寺(建于 16 世纪,拉萨以南雅鲁藏布江北岸)都是红教著名的寺庙。红教在元代得到朝廷的礼遇, 13 世纪,宁玛派僧人释迦沃曾通过官员把一部藏传佛教经典《才曲》献给元世祖,忽必烈赐他“拔希”(法师)称号。16 世纪后,在藏地红教也得到当地特别有势力的格鲁派(黄教)的支持。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 年)本人兼修宁玛派教法,并撰有这方面的论著。

格鲁派产生于 15 世纪,俗称黄教,因僧人穿戴黄色僧衣僧帽。格鲁意为“善律”,故又称善律派。黄教是西藏佛教的主要流派,影响极大。黄教派的兴起同西藏的政治局势有关。13、14 世纪,西藏佛教有萨迦派、噶举派等,均政教合一,参与民事。元、明两朝的统治者对西藏有影响的各派首领均予封号,如永乐五年(1407 年)封噶举派得银协巴为“大宝法王”,永乐十一年(1413 年)封萨迦派首领昆泽思巴为“大乘法王”。14 世纪,萨迦派势力渐衰,帕竹等地方实力集团兴起,1354 年攻下萨迦寺,建立地方政权, 并得到元顺帝的承认。为了政治需要,也为了整顿教规,帕竹派支持律令严密、纯洁清净的格鲁派。承担创建新教派的是著名宗教领袖宗咯巴(1357— 1419 年)。他生于今青海湟中县塔尔寺地方,父亲为元末负责当地军政事务的官员达鲁花赤。他从小学习佛学,25 岁时已完成《慈氏五论》、《俱舍论》、

《集论》、《量释论》、《入中论》和《戒经》等重要典集,并在寺院立宗答辩,说明他对西藏佛学已经全面理解。他是西藏佛学的集大成者和创造者,打破了各教派之间的门户限制。他创建的黄教戒律严格,从此僧侣开始重视戒规。他的重要著作还有 1402 年写成的《菩提道次第广论》,1406 年完成的《密宗道次第广论》,《菩萨戒品论》、《密宗十四根本戒释》等, 1408 年完成的《中论广释》和《辩了不了义论》等。他被视为具有非凡才能的人。黄教发展成为西藏最重要的佛学流派,并与中央王朝建立了广泛联系。永乐十二年(1414),明朝廷邀请宗喀巴来京,宗喀巴派弟子释迦也失去京,次年,释迦也失被成祖封为“西天佛子大国师”,宗咯巴则成为大国师之师。释迦也失在 1434 年被明宣宗封为“大慈法王”。黄教在西藏建有

著名的寺院哲蚌寺(有僧人 5500—7700 人)、甘丹寺和拉萨北郊的色拉寺。前藏三大寺的建立,奠定了黄教发展的稳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