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信仰危机

如果说教会的状况导致了路德神学的成熟,那么俗人们的宗教热情就为路德宗教改革铺平了道路。世俗的宗教热情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人仍然承认教会在灵魂得救中的作用,他们需要一种真正的纯洁的教会,来担当传播上帝的福音的任务。这些人在修道院的制度中看到了这种可能性,例如圣·弗兰西斯的贫穷教会的理想在“共同生活兄弟会”中就得到了体现。这个组织,虽然仍然是天主教,却代表了民间要求真正的纯洁的教会的理想。另一种情况是在教会体系之外寻找灵魂得救的途径,大批民间的传教士在街头巷尾布道,他们成为新神学的传播者。城市、行会和乡村都有各种热心的民间传教士在传播福音和“真正的上帝之言”,使民间的宗教信仰活动出现了高潮。这成为人民宗教改革运动思想发展的摇篮。

这些世俗的关于灵魂得救的解释,导致人们对教会的否定。人们看不惯教士拥有财产,俗人和僧侣为世俗事务常常产生冲突。一旦僧侣成为世俗领主,并且本身还是大的土地所有者,世俗事务上的冲突就不能避免了。

宗教改革家们提倡的“纯粹的上帝之言”,鼓舞了平民百姓。福音不仅指明了灵魂得救的新途径,还指出了一种新的尘世道德生活。老百姓认为, 这可以为他们的怨情陈述书提供神学上的依据。怨情陈述书提出的问题是新的,往往无法用旧有的传统和古之法中的规则来解释。所以,平民百姓反对僧侣的运动与传扬上帝福音的运动渐渐结合,从而转变成反对僧俗贵族和封建统治者的运动。

从神学角度看,灵魂得救是基督教的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中世纪的教

① [美]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51 页。

会对此的解释是圣·奥古斯丁的非原罪论。奥古斯丁宣扬:在亚当离开伊甸园之前,人是没有原罪的,推而论之,在人类始祖尚未犯罪以前,人不带有原罪。亚当所具有这种不犯罪的能力是神赋予他的。他的沉沦导致人类此种能力的丧失。耶稣基督降临后,他告诉人们一个新消息:人可以参加教会, 通过宗教的圣仪来洗净原罪。所以,宗教的教仪为此而设,它传播上帝的仁慈,恢复人在犯罪以前的纯洁地位和能力,再次皈依上帝。这种理论的基本点,是强调通过人的努力和行善,可获得不犯罪的能力。参加教会履行教仪就是根本性的行善,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和恢复亚当的不犯罪能力,使人可以象沉沦前的的亚当一样,自由进入天堂,从而使人的灵魂真正得救。

根据这一学说,宗教的圣仪在中世纪遂成为基督徒灵魂得救的根本途径。圣仪又是如何运行的?根据托马斯·阿奎那的解释,由于宗教仪式直接来自于上帝,所以通过圣仪就能接受上帝的仁慈。

经院哲学家约翰·邓斯·司各脱和奥坎姆的威廉反对这种说法。司各脱虽然承认宗教仪式的作用,却更强调上帝的意志的作用。奥坎姆的威廉走得更远,他认为仪式只在神的旨意下才起作用。所以,灵魂得救主要依靠的是信仰而不是仪式。每个人都不能确切知道他的灵魂是否能够得救,因为人无法明了上帝的安排。只有依靠对上帝的信仰,相信上帝会拯救他,才是唯一可行的道路。奥古斯丁和阿奎那强调的灵魂得救方式,照奥坎姆看来,是经不起理性的和逻辑的推理的。依靠信仰灵魂得救的学说后来在路德那里发展成为宗教改革的理论体系。

强调宗教仪式在灵魂得救中的作用,也就是强调教会的作用。因为人会重复性地犯罪,所以赎罪也必须重复。仪式在一生中举行许多次,表明它们虽然具有改善人们道德的作用,却不能是一次性的或一劳永逸的。仪式对灵魂得救是否真的有效,要在人死以后才能回答。但仪式的实行,需要教会神职人员的参与,这样,教会成为上帝向人类传播仁慈的中介,因此成为灵魂得救必不可少的一环。

这种体系要求教会首先必须是纯洁的,具有神性的。为了达到这种教会神化,教会曾经竭力推行禁欲主义和修道院生活方式。然而,14—15 世纪间, 由于整个教会的世俗化,罗马教会本身已经不再符合基督教道德传统。如果教会本身是不纯洁的,人们怎么能够相信它可以承担让别人灵魂得救的任务?教士传教能力下降、蓄妾、收取财物等腐败行为,特别是教会出卖赎罪券,激发了人们反对教会的情绪。上帝对人类的慈悲,如果成为教会装满自己钱袋的借口,不仅是对人们的欺骗,也是对上帝的亵渎。人们感到让不纯洁的教会来帮助自己实现灵魂得救是不可想象的,这样,一部分基督徒就开始在教会之外寻找灵魂得救的新途径。

教会改革因此势在必行。但是,胡司运动的被镇压,表明自下而上的改革不被教会允许,而由教皇来实行教会内部改革也是一种空想,因为这时教皇为了建立控制欧洲的教皇帝国,已深深卷入世俗事务之中,他本人和教会

“精神权威”的威信一降再降,根本无意创导“教会精神化”运动。这样, 人们就只能重新寻找基督教的权威,并企图在教会控制之外,来进行宗教改革运动。这导致了宗教虔诚运动的兴起和《圣经》权威主义的出现,人们转向对“不经过任何修饰的上帝之言”的皈依。《圣经》成为基督教教义的唯一根据,以此就否定了教会的神性和为上帝代言的中介地位。这就是路德“以信称义”理论取代天主教的“行为称义”的神学方面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