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生死斗特罗伊纳

从费尔特雷返回后,希特勒和德军统帅部深信这次会晤再次使他们的意大利盟友完全恢复了正常。随后几天,罗马多次向希特勒保证,为了保住西西里,意大利“将使用一切手段”,“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并向意大利南部又投入了 4 个师:1 个师在西西里,2 个师在普利亚,还有 1 个师在卡拉布里亚。希特勒对意大利的形势又感到确有把握了,他决心满足意大利统帅部关于继续向意大利派遣德国军队的要求。准备全国占领意大利的命令取消了,原定在占领计划中任德军总司令的隆美尔于 7 月 21 日被派往希腊担任最高指挥官。德国大本营上上下下都是一片乐观气氛。

7 月 25 日晚上,墨索里尼“辞职”的消息传到德国,希特勒大叫道:“我们的最黑心肠的敌人!”消息来得大突然了。德军大本营除了认为意大利准备放下武器以外,还做不出其他的评价和决定。

希特勒连夜召开会议,商量对策。他提出:党卫军警卫师必须立即从东部战线奔赴意大利;在西西里岛的 7 万德国部队必须调回大陆,必要时,放弃重型装备。“他们只带手枪,用手枪也可以迅速解决意大利军”;在西西里应搞一次像 1940 年的“敦刻尔克一样”的撤退;第 3 装甲师必须夺取罗马, 逮捕政府官员,绑架国王,作为保证意大利执行对德协约的人质;不论死活, 必须捕获巴多格里奥;务必救出墨索里尼,如果死了,也一定找到尸体,以免敌人陈尸示众。还有隆美尔,要查出这位赴希腊的将军现在在何地,让他立即返回元首大本营。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德国军政要人陆续来到“狼穴”,德国人渐渐恢复了理智。他们看出来了,盟军同样被意大利的政局突变弄得不知所措,目前局势显然对德国人有利。新派去的德军部队在意大利己站稳脚跟,更重要的是,7 月中下旬以来,德军在西西里打了一场漂亮仗。成功地阻止了盟军向墨西拿的推进。此外,希特勒最担心的问题也多少有了着落:巴多格里奥表示仍同德国站在一起,他曾亲口问凯塞林:“你知道,陆军元帅,这个问题搞得我几夜不能入睡,怎样才能转败为胜呢?”也许他是在装模作样,但至少他不敢马上反戈一击。就凭在意大利境内驻有诸多德国驻军,他也不敢掉转枪口。

不过,希持勒很清楚,巴多格里奥的背叛只是个时间问题,一旦这一天来到,从军事上看,德国人是保卫不了意大利大陆的。

7 月 28 日,希特勒终于为解决意大利问题做出决定:武装部队从现在起将源源不断地注满意大利南方,像往轮胎里压气一样,迎击真正的敌人和对付其他意外的事变,我们现在的目的是拖延时间,尽快将西西里部队撤回意大利本土。与此同时,德国师一个个地越过勃伦纳山口进入意大利。

在前一天,凯塞林已命令西西里德军进行撤离准备,尽可能快地、尽可能安全地撤离西西里是德军的当务之急,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埃特纳狭窄的桥头堡能守住多长时间。就这样,从 7 月 26 日起,西西里的德国人完全站到前台来了,他们接管了一切,加强了防御,以阻滞盟军向墨西拿—

—德军唯一的生路——进击。

此刻,德国人在西西里有 3 个得到增援的师——赫尔曼·戈林师、第 15

装甲师和第 29 装甲师。此外,第 1 伞兵师的两个团并入了戈林师,4 个意大利机动师当中,有两个齐装满员,完好无损,另两个则已被歼灭。

汉斯·胡伯将军率第 14 装甲军司令部于 7 月 15 日抵达西西里,奉命“打一场迟滞战,为意大利本土防御赢得时间”,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德国师解救出来”,他还接到指示,秘密接管该岛整个防御指挥权。8 月之日, 胡伯正式掌管了西西里所有轴心国作战部队的指挥权。

美军 7 月 27 日占领了圣斯特凡诺和尼科西亚,而从南面开上来的第 30

军加拿大师则占领了阿吉拉。第 15 集团军群终于到达敌人主要防线的边缘

了。但是,从此时直到 8 月 6 日,美军便再也未能前进一步。8 月 1 日,第

45 师和第 1 师分别在圣斯特凡诺和特罗伊纳转入防御。

初次与德国人交手,巴顿算是有所领教了。德军善于打山地阻击战,他们过河炸桥,在盟军必经之路埋下数以万计的地雷。美军来到第 8 集团军正西的特罗伊纳,竟遭到德军激烈的抵抗,不得不完全停止进攻。到了这般地步,巴顿才领悟到蒙哥马利面对的德军是多么强大了。

从亚历山大赋予美军进攻墨西拿的任务之后,巴顿便决心抢在蒙哥马利之前完成这一任务,但美军的缓慢进展及至停滞不前使他心急如焚。此时, 他想到了艾伦的第 1 师。本来第 9 师的两个团奉命在巴勒莫登陆,去接替第

1 师,但巴顿决定让这个能打仗的师夺取了特罗伊纳之后再撤出战斗。

在第 29 装甲师被赶出圣斯特凡诺之后,胡伯将军便将其一部派往特罗伊纳,加强那里的防御,这是一个非常坚固的阵地,其支撑点位于弗拉特洛山, 该山高达 2400 英尺,控制着海岸公路和塞萨洛公路。据守特罗伊纳防线的是

德军第 15 装甲师,它是希特勒亲自下令留在西西里的一个精锐师,他们作战顽强机智,能够出色地利用有利地形进行有力的反击。巴顿要直捣墨西拿, 必须拿下这道防线。

到 7 月底,第 1 师已果敢地推进到塞拉米和特罗伊纳之间的一片洼地。7 月 31 日,巴顿下令进攻,在南翼,第 1 师迅速攻占了塞拉米,到达距特罗伊

纳 5 英里的地区,第 1 师猛攻德军的这一抵抗中枢,其先头部队已经推进到该市近郊。但随后即遇到德军的顽强抵抗。

在这一仗中,艾伦骄傲自大的毛病妨碍了他对敌情的判断,由于他错误地低估了敌人的实力,未战先失一着,结果损失惨重。

日落时分,巴顿听到了令他烦恼的坏消息。 “艾伦遭到猛烈的反击,被迫退回进攻出发线。”布莱德雷报告道。 “该死的,”巴顿勃然大怒,艾伦不服从命令的粗暴个性已使巴顿对他

越来越反感,“艾伦就是这样,不可救药!” “不,将军,”布莱德雷为他的师长辩护道:“受挫折不能全怪艾伦。

特罗伊纳的防御比我们预想的要坚固。那里的德国佬在拼命抵抗。”

这一天,坏消息接踵而至。第 45 师在圣斯特凡诺依然寸步难行;空军部

队对美军第 7 集团军的支援很不协调,常常轰炸已方部队。美军伤亡惨重, 减员严重,有的部队没有军官替补,只好由军士充当排长指挥战斗。伤亡人数直线上升,却得不到补充人员。

8 月 2 日形势仍然没有好转,沿海岸公路东进的第 3 师师长特拉斯科特

报告,地雷和轰炸使第 3 师前进速度减慢;艾伦再次报告,在德军顽强抵御

下,第 1 师包围和攻占特罗伊纳的努力已宣告失败。

看来德国人决心坚守特罗伊纳,这大概是西西里战役中最激烈的一次战斗了。艾伦在作战中的表现令人失望,据布莱德雷讲,在如此紧张激烈的战斗中,艾伦旧习未改,仍目无纪律,擅自行动,不执行上级的命令,有时甚

至公然违抗。身为军长的布莱德雷有时不得不直接过问该师的战术计划,也许,把艾伦师留下来是个错误?巴顿不免有些自责。不过,在战役初期的登陆阶段,这个师打得还是不错的。也许,次次作战当主力冲锋陷阵,部队会出现疲劳过度、士气不振的状况,该把他们撤下来休整了,还有那两个成荡不羁的师指挥官,也该考虑撤换了。不过,目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渡过这个难关,攻下敌人的堡垒。还是从提高士气入手吧,巴顿认为自己的伟大之处便在于具备领导和鼓动的能力。他曾不无得意地对布莱德雷说过,“我是美国军队里最会在别人屁股后面推一把的人。”

8 月 3 日战况仍不见好转,巴顿在他的司令部里再也呆不住了,必须打破这个僵局。他离开巴勒莫,在紧靠塞拉米的地方建立了他的前线司令部, 第 1 师的指挥所就设在塞拉米的一所旧校舍里。

巴顿来到特罗伊纳前线第 1 师的官兵们中间。他雄心勃勃、信心百倍。可是,当地在前线度过了第一天之后,便开始怀疑自己最自鸣得意的“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推一把”的本事了。

“布莱德,第 1 师的情况真是很糟呢。”巴顿忧心忡忡地对布莱德雷说, “他们对过去的战绩自命不凡,对眼前的逆境则悲观失望。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突尼斯和西西里这两次战役中都首当其冲,吃够了战争的苦头,现在已经变得感情冲动,甚至不听指挥了。知道我今天一天得出的观感是什么吗?纪律松弛,不服从上级。”

“责任应该说在于艾伦。他太突出个人,在战争这个群体活动中不能合群。他的士兵对艰苦的斗争感到灰心丧气,各自考虑自己的命运,这同艾伦放任自流的做法不无关系。”布莱德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不错,我很敬佩艾伦的勇敢和能力,所以说服艾克让他参加西西里战役。他在特罗伊纳战斗之前取得的那些胜利,说明他没有辜负我对他的信任。可是,我实在不能容忍他的个性和喜欢顶嘴的脾气,我决定了,找个机会把他调走。”

布莱德雷心中暗喜,急忙补充道:“副师长罗斯福应该和艾伦一起调走, 他的毛病也在于过分宠爱这个师,他和艾伦之间的纠葛,加剧了全师的混乱。”

“就这样定了。我授权你处理这个问题。”

看着巴顿一脸不快的样子,布莱德雷知道,他在为目前的僵局犯愁,很” 以来,美军一直受到英国人的轻视和奚落,抢在蒙哥马利之前进入墨西拿, 无疑是大长美军志气的一次行动。可是照现在这个局势,美国人的希望肯定要落空了。

与此同时,英军战线则在稳步地向前推进。在蒙哥马利等待其预备部队第 78 师到来期间,加拿大第 1 师沿艾伦师南面的另一条公路发起了第三波攻击。这道攻击线的地势是整个西西里最崎岖不平的,德国人防守也很严密, 但加拿大师作战勇猛,于 7 月 22 日占领了莱昂福泰,27 日占领了阿吉拉,

并且在第 231 旅的援助下,于 8 月 2 日从赫尔曼·戈林师手中夺取了雷加布

托,7 月 25 日抵达西西里的第 78 师也于当日占领了森图利普,到 8 月 5 日,

第 13 军推进到了埃特纳火山与大海之间的狭长地带,第 30 军也推进到了火山另一侧的丘陵地带。

第 8 集团军的进展真是来之不易,对此蒙哥马利最清楚。他尤其赞赏加

拿大第 1 师的优秀作战技能。该师过去从未打过仗,师长盖伊·西蒙兹少将

也是个没有实战经验的青年军官,这是他第一次指挥一个师作战。为了让他的这位年轻师长不受外界干扰,指挥部队全力以赴对付第一流的德国军队, 蒙哥马利还把西蒙兹的顶头上司得罪了。

那是在英军登陆后不久,驻英国的加拿大第 1 集团军司令麦克诺顿将军

同他的参谋班子于 7 月中旬前后抵达马耳他。这位司令官十分关心他的下

属,想访问正在西西里作战的加拿大第 1 师。蒙哥马利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的要求,甚至威胁说,如果他登陆西西里,就将他逮捕。麦克诺顿将军气愤极了,加拿大政府也被激怒了。无奈亚历山大却支持蒙哥马利的决定,他说: “由于缺乏运输条件,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于是麦克诺顿去找艾森豪威尔抱怨了一番。而艾森豪威尔所能做的只是不无歉意地告诉这位加拿大将军:“我无法干涉英国与其联邦国之间的内部事务。”

为此,麦克诺顿一直耿耿于怀,不肯原谅无礼的蒙哥马利。蒙哥马利并不后悔。部队怎么能一边奉命作战,一边应酬他们的总司令毫无意义的探视呢?更何况西蒙兹也不愿在这种时候见他的本国上司。蒙哥马利用这种方式逐走了好几个与作战无关的钦差大臣之类的人物了。总之,在作战期间,他决不能容忍任何外界干扰。

蒙哥马利的这种做法得到了回报,加拿大师在西西里战役中打得十分出色。由于他们训练有素,很快就学会了战场上至关重要的作战经验,成为第8 集团军中一个富有作战经验的师。

英军的进展大大刺激了美国第 7 集团军。“布莱德,蒙哥马利已经渡过了萨尔索河,正向北追击赫尔曼·戈林师。

我们却还在这里停滞不前,不能总这样下去。”巴顿阴沉着脸说道。 “我考虑过了,将军,有一个办法我们不妨一试。” “快讲,是什么?” “我们可以使用在巴勒莫的小型海军部队,对北部沿海公路之敌的防御

阵地实施‘蛙跳’式两栖攻击。” “好!好!这个主意好!陆路行不通,我们就改由水路,这是我们的优

势。”

“可是,这种行动是要担风险的啊,”布莱德雷担心巴顿会命令部队去实现力所不及的目标,提醒道,“我们必须严格控制行动的规模,否则部队会受到灾难性的挫折。”

“没有那么严重吧。”巴顿果然大大咧咧,仍然沉浸在热情之中。

布莱德雷离开后,巴顿立即把罗斯维奇中士叫来,像往常一样,向他口述日记。

通过长期共事,中士已经摸透了巴顿的脾气,他能根据上司在口述日记时的举手投足、一笑一颦,判断出他的心情变化。

巴顿开始叙述这两天的所见所闻。话题突然转到访问前线野战医院之事,谈及伤兵勇猛作战,情绪乐观的表现。

罗斯维奇中士只顾埋头快速记录着,屋子里回荡着巴顿洪亮的嗓音和笔尖触纸的沙沙声,突然,中士觉得巴顿的声音不对劲了,他的语气转为愤懑:

“竟然有人假装负伤的样子。我问他哪儿负伤了,他回答说怕死了,实在忍受不下去了。我不觉怒从中来,骂了他一声‘混蛋’,用手套打了他耳光,把他赶出了医院。各连都应该处理这类士兵,如果他们贪生怕死、玩忽

职守,就要受到审判并枪毙。明天我要为此发布一项命令。”

罗斯维奇木然地望着司令官的脸,难道他不觉得自己的行为过分了吗? 巴顿全然不觉,仿佛还不过瘾似的,又补充了一句:

“为了使一个婴儿成长,有时要打他一个耳光。” “好啦,你可以走了。”巴顿冲着目瞪口呆的中士挥挥手。

第 3 师前进受阻,他已经决定进行“蛙跳”登陆,为它解围。并且,艾伦部队的作战结果只是在几个制高点上站住了脚,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打士兵的事一眨眼已被他扔到脑后。

特罗伊纳之战打得如此艰苦,是艾伦始料未及的。该地区地形之坎坷, 德军防线之坚固,都是他头一回遇到。加上美军内部经常出现盲目乐观情绪, 以及情报上的误差,“大红师”在进攻的头 3 天连吃德军的几记闷棍,艾伦真有点发懵了。

经过艰苦战斗,艾伦的部队好不容易在 8 月 3 日占领了关键制高点巴西利奥山。中午时分,德军便开始反扑,企图夺回这一制高点,先是猛烈的炮火袭击,接着德军步兵发起进攻。美军步兵和机枪手在密集炮火有效支援下, 进行顽强的抵抗,粉碎了德军企图重新夺回这一关键山头的反攻。但是巴西利奥山的两面都易于遭受纵向射击,艾库托山和特罗伊纳地区的德军不断猛轰巴西利奥山的美军。

占据巴西利奥山的美军营尽管成功地守住了阵地,但他们已无力再发动进攻,切断特罗伊纳以北的公路。艾伦觉得必须在其他方向采取行动,便命令第 39 步兵团先头营进至距迪塞索山 800 码处。团长弗林特一口答应了,说道:“那里现在无人防守,如果你愿意我们就占领它。”

然而,美军一个连傍晚开始向该高地进发时,突然遭到德军炮火袭击, 接着德军步兵进行反击,击溃美军部队,将其逐回出发线。

实际上,德国人曾在电文中谈到他们的意图,但是第 1 师司令部的情报人员已关机睡觉了,未能截获该情报,在战斗发生的一个半小时前,美军第26 步兵团觉察到德军正在其右翼渗透,团长波温上校当即向师指挥部报告了

这一情况,但师部显然未能把这一情报告诉第 39 团,更为奇怪的是师长艾伦也不知道这一变化。

到进攻发起的第 4 天,第 1 师尽管没有占领特罗伊纳,但还是取得了一

些重大进展。第 16 步兵团和第 39 步兵团曾一度被德军的反击击溃,但他们

牢牢守住了威胁着特罗伊纳城的阵地。而占据巴西利奥山的第 26 步兵团可以

对特罗伊纳以外的第 120 号公路实施远距离拦阻射击,从而破坏德军的交通运输。

8 月 3 日晚上,艾伦命令已投入战斗的部队连同从南部调来的援军再次

发起进攻。他指示第 18 步兵团团长史密斯上校将其第 2 营前调,负责右翼地区,这样,史密斯不仅指挥他自己的两个营,同时还指挥已在该地作战的第16 步兵团第 1 营。艾伦希望,通过在两翼部署 2 个团来实施钳形攻势:第 18

步兵团在南面,第 26 步兵团在北面,中央以第 16 和第 39 步兵团对该城实施正面进攻。

由于不知道这次进攻能否奏效,艾伦心中忐忑不安。攻占特罗伊纳对这次战役太重要了。德国人从战役一开始就表明,他们必须要坚守的一道防线是沿埃特纳山南部底座延伸的防线,而特罗伊纳位于 120 号公路边,将这条防线从埃特纳一直延续至北部海岸。特罗伊纳无法迂回,只有占领了它,美

军才能突破德军防线,直奔北海岸。换言之,攻克了特罗伊纳,整个埃特纳防线将炭炭可危。

艾伦如果知道这几天的进攻给德军第 15 装甲师造成的损失,可能会增加

一些必胜的信心。德国部队至少损失了 1600 人。此外,在 8 月 3 日夜间,德

国第 14 装甲军已将其最后一支预备队派给了第 15 装甲师。

第 14 装甲军军长胡伯将军不仅密切注视特罗伊纳的局势,他还十分关注

紧挨南面的地段,英军加拿大师正在那里沿 121 号公路前进。早在 7 月 30 日,在一阵猛烈的炮火准备之后,加拿大部队便猛打猛冲渡过了迪泰诺河, 为新近抵达的英国第 78 师提供了一个桥头堡。接着,英军对左面的雷加布托

和右面的森图利普发起进攻,德军这两个在阿德诺防区的主要前哨分别于 8

月 2 日晚和 8 月 3 日早上落入盟军手中。

如果英军越过雷加布托施加压力并切断特罗伊纳—阿德诺公路,胡伯便面临加拿大师向北转,切断特罗伊纳以东 120 号公路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

第 15 装甲师的撤退便是势在必行了。不过,胡伯实在舍不得放弃特罗伊纳堡

垒,只要德军能保留一条东撤的路线,他就打算坚守下去。尽管盟军到 8 月

4 日已严重地威胁到埃特纳防线,但并没有攻克它。德军撤离西西里取决于尽量长时间地守住埃特纳防线,胡伯决心尽全力做到这一点。

在特罗伊纳之战的第 5 天,艾伦师的处境仍然不妙。德军在 120 公路以北成功地发动了一次反击,美军损失惨重;公路以南的德军也顶住了美军的进攻,守往了阵地。到中午,艾伦师进攻受阻,后劲全无,迫切需要援助。应布莱德雷将军的要求,午后,36 架盟军飞机出现在空中,对德军实施

大规模空袭。下午 5 时,第 2 批 36 架飞机再次支援步兵作战。整整一下午, 美军飞机和大炮重创特罗伊纳及其周围高地的敌人,不过,阿库特山逃脱了, 飞行员没有发现这个目标,但这已经足够了。盟军的空袭及强大的炮兵火力轰击压得德国人几乎抬不起头来,德军的抵抗被大大削弱了。

艾伦 4 个团的部队利用德军瘫痪之机迅速推进,猛攻几个俯瞰全城的高

地,并且在南面取得较显著的战果,第 18 步兵团一部消灭了当面之敌,直捣南面的特罗伊纳通路;同时,加拿大师越过雷加布托发起攻势,渡过特罗伊纳河,牢牢控制了特罗伊纳—阿德诺公路的一段。

然而,艾伦师的优势保持时间很短。至此,布莱德雷已命令正向尼科西亚开进的埃迪第 9 师准备接替第 1 师。

至 8 月 5 日,德军的防御战还是成功的,不过,第 15 装甲师师长罗特将军知道,他在特罗伊纳坚持不了多久了。由于部队损耗严重,人员疲惫不堪, 他请求胡伯批准他撤至 5000 码外的一条新防线上,但遭到拒绝。罗特最担心

的是特罗伊纳的以北美军部队的威胁,尤其是巴西利奥山上的第 26 步兵团,

他们正在攻击该城以东 120 号公路。为阻止美军切断他撤出特罗伊纳的唯一

逃路,罗特竭尽全力对付公路以北的第 39 步兵团。他还担心同左翼的赫尔

曼·戈林师失去联系,该师在英军第 30 军的打击下,正缓慢地向埃特纳山退去。尽管英军对罗特左翼只作出微小的突破,但德国人在岛上已经没有后备部队了,罗特怀疑赫尔曼·戈林师能否长时间地顶住英军的攻击。

胡伯接到罗特要求后撤的电报后,曾一口回绝了他。他要遵照元首的指示,待更多的部队撤到东北部之后,再考虑撤退问题。他担心后退一步,就会再也顶不住盟军的推进而一路败退下去。可是现在来看,形势十分严峻, 不退不行了。

到 8 月 5 日晚,德军整个战线局势紧张:第 15 装甲师的作战效能大大降低,没有后备队,盟军已突破塞萨罗地区的埃特纳防线,有可能在德军的后部实施登陆。于是,胡伯接受了罗特的建议,决定撤到一条较短的防线去。这条防线从埃特纳山后东海岸的加利延至北海岸的奥兰多角,胡伯命令部队边打边撤,他希望在新防线能再坚守一星期的时间。8 月 5 日夜,德军战线东部和中部地段的部队开始奉命撤走。东海岸的赫尔曼·戈林师实际上在 8

月 4 日晚间便开始从卡塔尼亚撤退,只留一支后卫队在第二天上午抵御英军。

8 月 5 日晚,罗特开始将其部队从特罗伊纳撤走,沿 120 号公路向塞萨罗移动。8 月 6 日夜幕降临时,罗特的部队在塞萨罗西部占领防线,而大部分重型装备已经上路前往墨西拿,准备撤离西西里岛。

尽管盟军巡逻队已发现德军的撤退迹象,但艾伦吃够了苦头,仍小心翼翼地制定了 8 月 6 日的进攻计划。计划人员详细规定了骚扰和火力准备的任

务;参谋人员要求至少派 72 架轰炸机轰炸特罗伊纳东面最后半英里的公路, 并对远至兰达佐的公路进行扫射。不过,艾伦还是将进攻时间延至中午,如果德国人真的在撤退,那就最好让他们走。

进攻计划确实已没必要实施了。8 月 6 日拂晓,德国人已撤退一空。8 点以后,第 16 步兵团巡逻队进入特罗伊纳,只遇到了零星抵抗。

特罗伊纳遍地尸体,满目疮痍,只有几百名市民出来迎接美国人,大部分人已逃到山里。空气中充满灰土和尸体的恶臭,碎砖烂瓦堵住了一条街, 一枚 200 磅的炸弹躺在教堂中央,尚未爆炸。

当天下行,艾伦将该地区移交埃迪将军,之后,第 47 步兵团绕过特罗伊纳前往塞萨多。艾伦也交出了指挥权,他和他的副手罗斯福将“大红师”交给了许布纳少将和怀曼上校。艾伦将军将返回美国指挥第 104 步兵师,后来

他率领该师在西北欧打得十分出色;罗斯福将军先是在意大利担任第 5 军联

络官,后来任第 4 步兵师副师长参加 1944 年的诺曼底登陆,获荣誉勋章。特罗伊纳之战结束了,留给艾伦的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它足足花费

了得到 1 个团加强的第 1 师一个星期的时间,去消灭最初以为仅用 1 个团就

能消灭的德国人,如果 7 月底的情报估计能更准确的话,如果艾伦在首次失利后能抓紧时间投入更多的兵力,而不是等待观望的话,仗也许不至于打得如此艰苦,部队消耗也不会如此之大。这个缺憾只有留待以后去弥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