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急备战秣马厉兵
5 月的柏林,天空像湛蓝的大海一样,没有一丝云彩。刚刚下过一场春雨,呼吸起来令人感到格外清新爽快。一个身材结实灵活的中年人穿着一件轻便大衣,把灰色礼帽拉得几乎贴近眼睛,漫步走进柏林著名的提尔卡顿公园。
“那不是隆美尔吗?”有几个行人看到了他,收住脚步转过头来说。“不可能是他,据报上的消息说,隆美尔还在突尼斯指挥作战呢。”
隆美尔嘴角掠过一丝苦笑,快步走了过去。他们一定相信了报纸上的话, 希特勒下令必须千方百计使敌人相信隆美尔还在突尼斯。
但是,突尼斯的局势已经不可收拾了。就在昨天,轴心国的抵抗崩溃了, 德、意军接连举手投降。轴心国在非洲的冒险行动转眼间便全部化为乌有。
从 3 月被解职以来,隆美尔仍惦记着非洲——这块他为之浴血奋战、耗尽心血的土地。他一直和他的副手阿尼姆保持着联系。阿尼姆向他汇报每日的形势,可是后来他歉意地写道,陆军元帅凯塞林禁止他再给隆美尔汇报情况,隆美尔对此极为苦恼,他知道,凯塞林曾公开对他的离职嗤之以鼻。自己日前即便还不致于声名狼藉,但确是一名已被人遗忘的陆军元帅。现在, 他这面大旗只能当虎皮吓唬敌人了。
然而,更让他苦恼的是,在非洲明明已是心败无疑,元首仍然固执己见、为了他那点可怜的政治面子,白白牺牲了 15 万德国精兵强将。这些部队如果及早撤出来用于东线战场或意大利,效果肯定好得多。可是,元首偏听了凯塞林的话,命令“必须千方百计守住突尼斯”,部队必须战斗到最后一枪一弹。
隆美尔不知道的是,早在阿拉曼战役结束后,希特勒便镇静自若地断言非洲注定要丢失了。他把这番话告诉了德军统帅部作战军官瓦尔利蒙将军。他接着又说,在非洲继续作战,主要是为了争取时间,尽可能不让盟军入侵西西里海峡。只要能迫使英国人和美国人绕道好望角,从漫长的海路而不是从地中海到达非洲,就可以拖住他们 100 万吨的船舶,这样就能防止盟军从海上过早地入侵北欧。
在希特勒看来,只要在突尼斯做出的牺牲能推迟对西西里的入侵,那就是值得的,“拖住突尼斯,我们就能使他们对南欧的入侵推迟半年,而且能将意大利留在轴心国里。如果我们不坚守突尼斯,敌人就会不费吹灰之力在意大利登陆,由于俄国人突破了斯大林格勒,我们抽不出一兵一卒,在此种情况下,他们将越过勃伦纳打进帝国”。
突尼斯战役失败了,德军所有的作战会议都集中在这样一个令人忧虑的主题上:意大利遭到入侵时德国将采取什么步骤?
希待勒在 5 月 15 日的作战会议上发表了两小时的秘密讲话,分析了盟军可能采取的行动。希特勒警告说:“在意大利,我们唯一能依靠的就是领袖本人。越来越令人担心的是他可能被赶下台,或者被迫采取中立态度。皇室和军官团所有的领导成员,教士、犹太人以及广大的市民阶层不是对我们怀有敌意,就是和我们背道而驰⋯⋯墨索里尼正在他周围安置法西斯卫队,然而真正的权力却掌握在其他人手里。”他继续说,如果盟军一旦开始入侵, 他就把东线的 8 个装甲师和 4 个步兵师迅速调往意大利;不管意大利政府高兴与否,他一定要把这些部队开进意大利本土。由隆美尔担任这支部队的指
挥官。“今后的一两个星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希特勒宣称。
隆美尔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项任务,这就等于准备武装入侵意大利。终于到了同意大利人算总帐的时候了。通过 3 年的非洲作战,隆美尔自认为将意大利人卑鄙懦弱的本性看得一清二楚。在他看来意大利人分文不值,一旦英、美在意大利南部登陆,意大利人将不会作任何抵抗。那个墨索里尼已是风烛残年,精力不济,自身难保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隆美尔起草了 4 个师秘密渗入意大利北部的计划和时
间表,只等接到希特勒的命令,他就亲自指挥至少 16 个师以上的兵力打进去。而目前他的任务是坚守意大利和德国之间的山口。尽管墨索里尼控制着意大利,但是意大利人却一直不断地在构筑防御德国的边境工事。隆美尔每次乘火车径由勃伦纳山口时都注意到这一点。他们构筑了地堡,在铁路关卡和公路桥梁上安装了爆破设施。要是意大利人或别的什么人把守这些山口的话,那就决定了在意大利土地上的德国士兵必遭厄运。为此,希特勒命令调遣德国防空高炮部队去保卫这些山口。如果意大利人拒绝,就佯装“英军空袭”,使用缴获的英军炸弹进行轰炸。
可以说,为防范意大利投降,希特勒采取了一切必要措施。但是隆美尔总觉得在 1943 年德国地中海战略方面,元首的决策未必高明。
隆美尔一直认为,意大利人毫无价值,盟国一旦从非洲采取进一步行动, 德军应该放弃撒丁岛、西西里岛、希腊大部以及比萨一里米尼一线以南的所有意大利领土,将节省下来的兵力投入到苏联战场,那里才是德国的战略重点。
德军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则持反对意见。他不愿意将这一带的空军基地拱手让与盟军,因为这样一来,德国的工业区和罗马尼亚油田都将暴露于盟军空军的打击之下。他相信,防守意大利不费什么事,意大利人将会为保卫祖国而战,只需少量的德国部队及装备,意大利人就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凯塞林头脑里经常会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怪念头,对此隆美尔一点儿也不
觉奇怪。可是,希特勒偏偏赞同他的意见,决心不放弃巴尔干领土。他下令向巴尔干再派驻 6 个师,从而使那里的驻军总数达到 13 个师,他在撒丁岛重
新组建了第 90 师,在西西里重组了第 15 装甲师(这两个师均在突尼斯彼摧
毁),并向意大利南部派遣了赫尔曼·戈林装甲师和第 16 装甲师。
隆美尔大惑不解的是,元首并非不了解凯塞林的为人,他曾亲口说过, “凯塞林是一个极端乐观主义者,必须谨慎,别让他的乐观主义迷住他的眼睛,看不到那冷酷的时刻”,可是,为什么还要照他的意见办?难道突尼斯战役的悲剧又要重演吗?照此下去,德国还能坚持多久呢?
隆美尔曾直言不讳地向希特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列举了一些可怕的数字和迹象来说明这一问题:“意大利的崩溃看来已经不可避免,东线的局势也不容乐观。据邓尼茨海军上将说,我们每个月都要损失 30 多艘潜艇,这
样长此以往是不行的。当然,德国从 1943 年起对劳动力实行了总动员,兵器和弹药生产数量有所增长。即便如此,我们能够赶得上全世界的产量吗?特别是英、美的物质力量已经联合起来了!”
希特勒目光呆滞地听着,突然间他扬起头来说:“我也意识到赢得战争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我的元帅。不过西方国家决不会同我媾和的——至少现在当政的那些政治家不会。我从来就不想和西方打仗,既然西方国家硬要挑起这个战争来,那么就让他们打到底好了。”
说到最后,希特勒好像又充满了自信。看着隆美尔不解的神情,希特勒忍不住笑出声来。他得意洋洋地说:“我现在掌握有同盟国极端重要的情报, 以后暂且不说,但巴尔干、意大利这一仗我是赢定了。”
前两天,希特勒收到了最高统帅部转来的参谋部情报局的一份报告,称西班牙当局发现了一具英军信使官的尸体,估计是飞机失事遇难。他们巧妙地取出了信使携带的文件进行拍照,将它们送交德国情报机构。经过仔细研究这些文件和这个马丁少校的身份(连他身上的戏票存根都仔细研究过), 他们确认这些文件是绝对真实的,里面的情报具有巨大价值和高度的准确性。希特勒对这些情报的准确性当然也深信不疑,甚至由于它们成为他对敌情判断的佐证而洋洋自得起来。
突尼斯失守后,在希特勒的指令下,德军参谋部提交了一份名为《意大利退出战争后的形势概貌》的文件。该文件以德军大本营中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观点为依据:巴尔干地区及其防御薄弱的海岸线、正在闹事的人民、丰富的地下宝藏以及由东南方对“欧洲要塞”实施突破的战略和政治企图,都是盟军将在地中海地区作战的理由。文件指出,意大利的各大岛屿很可能是盟军首批登陆目标,盟军将这些岛屿,以及意大利的南部甚至中部,作为越过亚得里亚海向北推进的跳板和桥梁。对此,必须予以重视,必须加强本国西部地区陆海空三军的防御力量,并希望战争尽可能在远离欧洲中心,即远离德国边境的地方进行,至少要加强亚平宁和巴尔干半岛的防御。作为紧急措施,必须充分利用西线的兵源,补充利用来自“突尼斯桥头堡”的兵力而组建的突击集群,因为盟军主力将由西线和地中海地区转移。
希特勒赞同这种判断,并基本同意其中提出的建议,但是有一点他与其参谋部和墨索里尼的看法不同,他们认为盟军的第一个攻击目标是西西里岛,而希特勒则认为是撒丁岛,并且除了佐泽卡尼索斯群岛以外,伯罗奔尼撒半岛也是盟军在巴尔干半岛上最有可能的攻击目标。
在 5 月 7 日的作战会议上,一名副官宣布了令人吃惊的”马丁少校”事件,并指出英国人的文件暴露了他们在占领突尼斯以后最秘密的计划:要发动两个入侵行动,一个在地中海西部,一个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将分别对西西里和佐泽卡尼索斯群岛发动佯攻以作烟幕。这个情报同希特勒的判断简直毫无二致,惊喜之余他不免有些心存疑虑。会议结束时,他突然转过身来, 对约德尔的参谋官说道:”克里斯蒂安,这会不会是他们故意送到我们手里的尸体?”
话虽这么说,几天后,当邓尼茨说意大利预料英国下一步入侵西西里时, 希特勒显然忘记了他先前的怀疑。
“英国人尸体上的信件表明目标将是撒丁岛,”希特勒傲慢地回答,“西西里防守极为严密,光扫除我们在直布罗陀海域布下的水雷,就得花 4 周时间。而且,有一点已成为事实——敌人已经开始大规模轰炸撒丁岛、西西里和科西嘉的海港与铁路网。所以,我命令增援部队,包括从西西里岛抽调的部分部队,火速调往科西嘉岛、撒丁岛和希腊。德国第 1 装甲师急速穿越欧洲从法国开赴希腊特里波利斯城驻守,准备从那里阻挡对希腊半岛的登陆进攻。”希特勒显出果敢的神色。
然而在罗马,无论是凯塞林还是意大利最高统帅部,谁也没有上盟军的当。为防止盟军把西西里岛作为真正攻击目标,凯塞林在 6 月按原计划把 2
个德军装甲师派往西西里岛。这两个师是赫尔曼·戈林师和第 15 装甲师,它
们虽然只有 120 辆坦克,但训练有素,并带有足够 20 天之用的战斗给养。
守卫西西里岛的意大利第 6 集团军司令古佐尼将军对盟军登陆地点的估计准确得丝毫不差,他主张把这两个装甲师部配置在该岛的东南部。但凯塞林认为西西里岛西部是薄弱环节,坚持把第 15 装甲师大部分部署在西部,把赫尔曼·戈林师和意大利王牌“机械化”师留在东南部。
“司令,从最近一段的情报分析和迹象来看,我们的欺骗计划和保密措施总的来说是成功的,”参谋长史密斯在向艾森豪威尔汇报战役准备情况, “比如”肉馅’计划诱使敌人的防御力量平铺在整个欧洲。他们不仅把兵力调往希腊,而且连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等大批器材也都运往希腊。我们假装对特拉帕尼进攻的欺骗计划,促使西西里岛守军进一步分散兵力,布雷区和防卫重点已改变到西北方向上。”史密斯的语调突然变得不甚流利了,“可是⋯⋯”
“是不是还有什么漏洞?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是新闻记者问题。”艾森豪威尔冷静地说出自己的推断。
“正是这样,司令,”史密斯放心了,接着说道,“北非是我们准备进攻西西里的基地,沿海滩头的每一个可能利用的地点,我们都在进行演习。港口堆满了必需的物资,海港和海湾在接纳登陆艇。看样子可以确定,如果那些记者们为了给他们的报纸和广播网搜集重要材料而继续报道整个战区的活动,那么,即使我们对进攻的地点严加保密,敌人对我们进攻的兵力和时间也能很快作出相当准确的预测。”
这个情况,艾森豪威尔早就有所觉察。
德国人无时无刻不在密切注视着盟军的一举一动。作战参谋出身的艾森豪威尔当然很清楚,一个训练有素的情报参谋,把报刊广播中的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零星情报收集起来,就能勾划出对方作战计划的轮廓。
在停战期间,记者们习惯于用推测来充实他们的报道,而且由于有了数月的战地经验,新闻记者们都有很强的判断力。艾森豪威尔并不担心国内那些远离战场自称为军事分析家的人所作的推测,他们的结论只是根据某些简略的情报作出的,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在作战战区中,情况就不同了。
“要不,”史密斯试探地说道,“我们对所有的新闻报道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
“不!我决定召开战区内的记者招待会,将实情告诉他们!” “啊?!”史密斯大惊失色,保密还来不及呢,怎么还主动让他们知道
我们的秘密?
艾森豪威尔似乎看透了参谋长的心思,解释道:“当一名记者把保密当作首要职责的时候,他在披露消息时就会谨慎得多。”
战地记者招待会很快便举行了。记者们三三两两入座后便开始交头接耳,战区从未举行过这样的记者会,有什么重大新闻要宣布呢?
“尊敬的记者先生们,希望你们对我下面宣布的消息不要吃惊,更不要当作戏言。我只是想让你们了解事实真相后,配合记者们全神贯注地听这位总司令讲下去。
“我们将在 7 月初突击西西里,巴顿将军率第 7 集团军攻南部滩头,蒙
哥马利将军率第 8 集团军攻锡拉库萨以南的东部滩头。”
话音未落,全场哗然,议论声、感叹声响成一片。如此重大的机密怎么就这样轻易说出来了呢?
艾森豪威尔解释说:“亚历山大将军将指挥这两个集团军。目前,我们为了摧毁德国空军,切断它的海、陆交通和削弱它的抵抗,已经进行了试验性的空袭⋯⋯”
此时,会场寂静无声,气氛沉闷得令入窒息,人人息声屏气,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我们进行这样的空袭,是要使敌人误认为我们将从该岛西端进攻⋯⋯ 我们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使用的空降部队其规模要比过去战争中使用的大得多。⋯⋯”
盟军总司令的声音在继续,记者们心中油然升起一种庄严、自豪的感觉, 这是一种怎样的神圣使命感啊!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就像是盟军司令部的一员,亲身参与了这项机密计划的制定工作。
一个月后,盟军发动了攻击。其间,从这个战区没有发出过任何带推测性的消息,也没有记者试图送出可能对敌人有用的任何资料。很多记者告诉艾森豪威尔,他们唯恐一时疏忽而犯下泄密之罪。在这次战役准备期间,他们甚至情愿彼此不讨论这个问题。
巴顿的第 7 集团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是第 6 军。军长欧内斯特·道利少将是炮兵专家,毕业于西点军校,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道利在美国指挥第 40 师,后升任第 6 军军长,在布莱德雷接手第 2 军时率部赴非作战。
在进攻西西里岛的战役中,究竟是用布莱德雷的第 2 军,还是用道利的
第 6 军,艾森豪威尔为此颇伤脑筋。第 2 军尽管走过麦城,但经过实战锻炼
大有长进,不仅收复了失地,而且连战皆捷。况且非洲战争已经结束,第 2
军可随时调过来投入作战,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没有作战经验的第 6 军去攻
击西西里岛,委实与情理不通,艾森豪威尔与巴顿研究商榷之后,于 5 月 15
日电告马歇尔,决定令布莱德雷第 2 军加入已顿第 7 集团军序列,道利第 6
军则编入在摩洛哥的第 5 集团军。艾森豪威尔继而在电报中解释说:“布莱德雷的指挥非常出色,有必胜的把握。我决不能拿没有实战经验的军长和部队去碰运气⋯⋯”
盟军统帅部决定派 6 个美军师约 8 万人参加第一阶段的“爱斯基摩人” 登陆突击行动。3 个加强步兵师将担任突击滩头的任务,其中 2 个师(4.5 万人)由布莱德雷指挥,即特里·艾伦的第 1 师(“大红师”)和特罗伊·米德尔顿的第 45 师。另外一个师是卢西恩·特拉斯科特的第 3 加强师(2.7 万
人),这个师将独立执行任务,直接向巴顿负责。第 82 空降师第 505 团将空
投到滩头后面第 2 军地域,与第 1 师取得联系。在岸滩后面担任第 7 集团军
预备队的是休·加菲指挥的第 2 装甲师和其他一些步兵部队。
美军抓紧战役开始前 1 个月的时间,紧锣密鼓地在非洲海滩进行登陆训练演习。此外,他们还进行西西里岛诸城市的攻坚战和巷战等新科目的训练。
“听着,小伙子们,我们的总头儿马歇尔将军今天要来视察美军部队。好好表现一下,也为我争口气!”巴顿扯开洪钟般的嗓门,对他的下属训话。
当天,美军在奥兰海滩为前来阿尔及尔同丘吉尔会晤的马歇尔举行登陆演习,第一梯队“大红师”部队上岸的地方离观众很近。该部队自恃为“比塞大的征服者”,演习中行动懒散,枪也没有上刺刀。巴顿见状,立即跑到水边,对士兵们大发雷霆,骂出的话不堪入耳。陪同前来的艾森豪威尔将军站在一边窘迫得无地自容,布莱德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看了一眼
脸色铁青的马歇尔,暗想,唉,乔治的这个脾气要把他毁了,他的前程会变得黯淡了。
在突尼斯,身为第 2 军副军长的布莱德雷同军长巴顿的关系是不错的。巴顿钦佩布莱德雷。这个密苏里州乡村教师的儿子,他精通战术,能将情报、作战和后勤熟练地协调起来,执行计划全面彻底,具备一个高级将领应有的才干。性情暴躁、说话不干不净的巴顿敬重布莱德雷高尚的为人,他看出他的副军长是一位富有忘我精神、极端忠诚老实和勤勉的人。
另一方面,布菜德雷则钦佩已顿突出的战术天才,但他认为除此之外巴顿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他对巴顿奇特的凭印象打仗的方法,尤其对他明显忽视后勤工作的作风,感到吃惊,对他的那些粗俗举动、满口脏话和粗暴的态度也看不惯。巴顿强烈的表现欲,贪图权力和表彰等过火行为,在沉稳的布莱德雷看来,如果不是神经错乱,也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他们在北非第一次共事时,布莱德雷就认为,巴顿不管指挥一个军有多么成功,但并没有学会指挥自己。
布莱德雷很清楚,自己能在不长的时间里提到高级指挥岗位上来,全靠他昔日的西点军校同学艾森豪威尔的扶植,艾克相信这位老同学能在战争中干一番大事,并有意为他创造这种条件。但另一方面,布莱德雷也明白,自己还肩负另一个使命:制约性格暴躁的巴顿。艾克吃够了巴顿动辄发怒的个性的苦头,所以他把布莱德雷放在幕后,以阻止巴顿的某些越轨行为。
现在,他担负了突击西西里岛的主攻任务,肩头担子愈发重了,不仅要密切注视巴顿的举动,还要做好他手下的两个师长的工作。尤其是那位艾伦师长,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固执倔强,惯于自作主张,他竟然在堂堂陆军参谋长马歇尔面前,不把演习当回事。
第 2 军参加主力突击的两位师长艾伦和米德尔顿各有长短。说实话,布莱德雷不喜欢特里·艾伦,他曾几次在艾森豪威尔面前表明他对艾伦的看法, 说对他不放心。占领突尼斯后,美军各部队都补充了一些英勇善战的老兵, 别的师都采取了适当的纪律手段和领导措施,而艾伦对他的部队却放任自流,撒手不管。“大红师”在从比塞大到奥兰的整个北非海岸横冲直撞,胡作非为,甚至发生了械斗枪战事件,布莱德雷不得不将艾伦的部队立即调到城外去。
另一位师长特罗伊·米德尔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入伍的老兵,曾赴法作战连晋两级,成为美军中年纪最轻的团长。战后,他进了利文沃思堡指挥与参谋学校,曾与巴顿同窗。1937 年,他退出现役,随后出任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校长。1942 年,海外战事吃紧,他再度应召服役,任第 45 师师长。布莱德雷对米德尔顿并不太了解,但他知道,第 45 师是俄克拉荷马一得克萨斯国民警卫师。按照官方陆军史学家的说法,这个师训练有素,是美国陆军中最好的师。对于这一点,布莱德雷毫不怀疑。
然而,第 45 师毫无作战经验,美军安排西西里岛战役所使用的兵力时, 该师还驻扎在美国。它将携带作战装备从美国登船,几天后在奥兰附近下船, 上岸休整,然后再乘船驶往西西里岛。这次作战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大规模两栖登陆,一开始就把毫无作战经验的第 45 师投入登陆作战,在布莱德雷看来简直是开玩笑。
米德尔顿第 45 师从美国登船出发,按计划在 6 月下旬第 2 军的演习接近尾声时便可到达。也许是为了检验一下该师的作战素质,也许是为了说明点
什么,布莱德雷命令这个师在航渡中进行演习,按战斗编制直接突击北非的滩头。布莱德雷和他的参谋长站在岸边,望着夜幕中停泊在阿尔泽湾外的这支庞大的护航舰队。只有一个团被送到预定的海滩,其他两个团上岸后都离目标几英里。“我的天哪!要是在西西里岛也偏离目标这么远,那该如何是好?”布莱德雷暗自叫苦。
巴顿可不像他的军长那样悲观,这有什么!我们的许多弟兄在 1943 年以前都未曾尝过海水的咸味,不就偏离目标几英里嘛,训练几次就行了。
对于艾伦这个傲慢的家伙,巴顿也不喜欢。第 1 师从突尼斯回来后就成了这个样子,个人主义表现大强,纪律太差,整个师都像艾伦一样难以驾驭。可是,巴顿又觉得缺了艾伦不行。论指挥打仗,没人比得上他,而且,他与士兵的关系也很融洽。这样的指挥官打着灯笼也难找。因此,当巴顿听说艾森豪威尔将军决定将这个师暂时搁置不用,另以新建的步兵第 36 师参加“爱斯基摩人”战役时,立即闯进艾森豪威尔的办公室,大声吼道:
“我要那些狗娘养的!没有他们,我不干!”他终于留住了艾伦第 1 师。以后的事实证明,这是巴顿在整个战争中所做的最精明的决定之一。
为实施“爱斯基摩人”作战,美军部队编为西部特混舰队,由美国海军中将亨利·休伊特指挥,负责运送巴顿将军的第 7 集团军在斯科利蒂与利卡
塔之间的海滩登陆。西部特混舰队划分为 3 个登陆突击编队:
第 86 特混编队(J 编队),负责运送第 3 加强师及两个别动营在利卡塔登陆。
第 81 特混编队(D 编队),负责运送第 1 师、第 2 装甲师中的 1 个团以
及 1 个别动营在杰拉登陆。
第 85 特混编队(C 编队),负责运送第 45 师在斯科利蒂登陆。
乘船预备队(K 编队)负责运送美国第 2 装甲师的 2 个团和第 1 步兵师的 1 个团。该编队与 D 编队一起行动。
步兵第 9 师作为总预备队,已在非洲作好准备。
整个登陆滩头地区长达 69 英里。巴顿将军随 D 编队在杰拉登陆。
德、意军知道“爱斯基摩人”战役即将付诸实施吗?德、意军战斗序列的实际情况与盟军的判断有多大差距?这是巴顿将军唯一担心的,如果蒙哥马利对敌情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第 7 集团军在蒙哥马利指定的那片开阔海滩登陆必定会蒙受重大损失。
实际上,巴顿对英国人的敌情分析完全持怀疑态度。他更相信自己的情报处长柯齐上校,这是个头脑清楚的人。他把敌人的战斗序列清楚地标在作战室的大地图上,因而他判定英国人在说瞎话。7 月 1 日,柯齐向巴顿作了最后一次汇报:“我们估计,德国和意大利在西西里的驻军有 20 万人。意大
利有 6 个驻防师分布在 500 英里长的海岸线上,有 4 个野战师作为预备队集结在后方。各海防师的兵力不足,装备很差,战斗力不强。野战师的情况好一些。至于德军,有 2 个师,其一是装甲部队,很难对付,但缺少坦克。我
们估计 1 个师只有 85 辆坦克。”
“空军情况不明,”柯齐说,“但是我们相信敌人的飞机不超过 800 架。” “我说上校,你的估计也有点过于乐观了吧?”巴顿对柯齐提供的偏低
数字亦不放心。
不过,总体来看,巴顿和布莱德雷认为美军胜负的可能性是一半对一半。
事实上,敌军的兵力情况比英国人估计的要薄弱些,比柯齐估计的要强大些。意大利海岸防御守备师战斗力极差,不值一提。空军有 350 架战斗机,
其中能投入战斗的仅 209 架,分散在 12 个而不是最初估计的 32 个永久性机场。
然而,德军有两大主力:西面有第 15 装甲师,东面有赫尔曼·戈林装甲师。意大利有两个军(4 个野战师),一个军担任西西里西部的防御,另一个军负责守卫岛的东部。意大利军只有 50 辆轻型坦克,而赫尔曼·戈林师拥
有 100 辆中型和重型坦克,还有 60 门大炮。在西西里,德、意军总兵力大约
有 30 万人,在 7 月 10 日那天,德军只有的 2.3 万人。但是在战役结束前,
德军投入西西里防御的总兵力已达到 6 万人。这就是盟军渡海时敌人兵力的大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