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遇“天敌”U 艇无奈

以后几天,德国在北大西洋航线上的潜艇数量达到了整个海战的顶点。邓尼茨动用 60 艘潜艇邻署成 4 条延伸的巡逻线:由 16 艘潜艇组成的“燕八哥”潜艇群潜伏在冰岛的西南方向,等待 ONS—5 运输队;由 18 艘潜艇组成的“啄木鸟”潜艇群在纽芬兰东北海域搜索 SC—127 号护航运输队;在“燕八哥”潜艇群南面的是新成立的“山鸟”潜艇群,其组成全部是刚刚下水的潜艇,此时正开往西南方向,以迎击 HX—235 运输队;第四个“画眉鸟”潜艇群由 13 艘新潜艇和毫无经验的水兵编成。该潜艇群配置在西班牙和比斯开湾以西直布罗陀航线上,以截击为避开德潜艇而转航的运输队。邓尼茨的这一布局,将其所知道的英美在大西洋的每条护航航线都遮拦住了。

英国布莱奇雷情报机构已取得了对德国 B 机关的优势,邓尼茨的兵力部署很快成为公开的秘密,一清二楚地标在英国海军部的作战图上,盟国的运输队都安全地绕过了危机四伏的“狼群”陷井。只有 0NS—5 号运输队与“沪群”遭遇了。

ONS—5 护航运输队有 43 艘运输船,3 艘驱逐舰、5 艘护卫舰和 2 艘担负救护的武装拖网船。4 月 22 日驶离英国克莱德河口,分 11 路纵队逆风前进, 取偏北的航线避开德国潜艇经常活动区。横渡大西洋开往加拿大,美国等港口。

  1. 月 28

    日,东边地平线上一轮红日跳出云雾,驱散黑暗。大海显得分外宁静,好像还未从睡梦中醒来。浪花轻轻拍打着船舷,发出“哗哗哗⋯⋯” 的叹息声。ONS—5 运输队怎么也设想到,此刻,一对“狼眼”已经盯上了它们。

位于“燕八哥”潜艇群巡逻线最北端的“U650”号潜艇,发现了正要擦边而过的船队,立即通报给它的伙伴。空守多日的潜艇,个个都像饿急了眼的狼,迅速朝目标集结。

可惜老天不作美,突然变了脸。近似飓风的大风拉起黑沉沉的云幕,海上翻腾着惊涛骇浪,浪峰高达十多米,忽而将船只抛向峰巅,忽而将船只甩入浪底。由于能见度差,潜艇未能发现运输队。

黄昏时,潜艇按规定向柏林拍发电报,报告当日情况,不巧,被英国驱逐舰上的高频无线电测向仅截获,露出了狐狸的尾巴。

护卫舰艇采取先敌攻击的“威吓战术”,一个猛虎下山,分头冲向测定的位置。德国潜艇个个忙不迭地钻入水下,再也不敢轻易露面。别说是攻击商船了,连大气儿都不敢出,停止向柏林报告海上情况。

坐守柏林的邓尼茨不清楚现场战况,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失去了总部指挥的潜艇根本捏不成个团,只好化整为零,各自为战。 29 日黎明时,一直咬住 ONS—5 运输队不放的“U650”号艇充当现场指

挥,引导“U258”号艇击沉一艘运输船。还没等它们高兴起来,一架从冰岛起飞的“卡塔利纳”式飞机已飞临“U258”号艇上空,接着似老鹰扑食,猛然降下高度,在 15 米的高度投下 4 颗深水炸弹。潜艇艇首中弹,退出战斗。

30 日,运输队进入以格陵兰的伊维塔特为基地的近程航空兵的掩护范

围。护航运输队散布在 30 平方海里的海面上,巡逻飞机像守护神似地在上空飞翔,昼夜不停,德国潜艇没敢轻举妄动。

第一个回合,德国潜艇失利,2 艘潜艇受伤;盟国船队损失一只商船。

邓尼茨不甘失败,重新开局。他将“啄木鸟”和“山鸟”两个潜艇群合并,把这个 30 艘潜艇组成的“狼群”在运输队可能行驶的航线上部署成一条新月形的巡逻线,这样一来,就把 ONS—5 的每一条可能的航线都遮任了。“画眉鸟”群潜艇增至 21 艘,分成 4 个分群。两个分群横跨该运输队的航向;另两个分群沿南北方向占领阵位,这样既便于攻击运输队,又便于截击其他航行偏南的运输队。

邓尼茨给他的猎手们下了死命令: “不要过高估计敌人,要把它捏死在告别角至弗勒密史沙滩之间!”

  1. 月 4

    日入夜,风平浪静,护航运输队在微波起伏的海面上缓缓行驶。在北极光的衬托下,运输船的轮廓清晰可见,一览无余。

也许是由于 5 月 2 日下午由圣约翰斯出发的第三护航支援舰队与运输队会合的缘故,ONS—5 运输队异常沉着镇定。它们排成横宽纵短、多路纵队的队形,船与船之间相距 3—5 链,警戒舰配置在距运输船 20 链左右的地方。这种队形使警戒舰游刃有余,既能保障及时发现潜艇,占领有利射击阵位, 又便于及时击退其攻击。

此时,大潜艇群已暗暗伸出了狼爪,把护航运输队团团围住。它们三艘一群、两艘一组地从四面蜂拥而上。

护航队指挥官舍伍德海军少校暗吃一惊,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狼”, 这么多的“狼群”,密密麻麻,虎视眈眈,简直就像闯入了鳄鱼群。

显然,护航舰队处于劣势。可是他们毫不示弱,所有的护卫舰艇像凶猛勇敢的牧羊狗,哪里有潜艇,它们就扑向哪里,直到把潜艇赶得远远的为止。支援舰队的驱逐舰穷迫不舍,痛打落水狗。“平克”号驱潜快艇发现“U192” 号潜艇后,连续迫击 3 小时 40 分钟,前后用“刺猬”式深水炸弹进行了 7 次进攻,终于成功地将它击沉。

加拿大皇家空军驻甘德第 5 中队的“坎索”式飞艇闻讯及时赶到,为运输队提供空中保护。德国“U630”号潜艇刚一露头,就被一艘飞艇炸沉。“U438”号艇也挨了炸。

在这场激烈的混战中,U 艇频频发射鱼雷,但是仅仅击沉 7 艘运输船; 德国损失 2 艘潜艇,被击伤数艘。双方打了个平手。

邓尼茨暗暗思忖,运输队离纽芬兰越近,得到的空中掩护就越强,必须赶在 5 月 6 日之前聚歼该运输队。他电令大潜艇群在 5 日—6 日进行最后一战,并要求潜艇宁可在水面与敌方飞机作战也不要下潜,以保障对商船的攻击。

  1. 日早晨,15 艘潜艇展开完毕。此时,海上大雾笼罩,能见度降到 100

    米左右,德国潜艇变成了“近视眼”,清晰可见的商船轮廓消失了。它们闯进迷雾进行攻击,真好比是“雾中看花”,模棱两可。

护航舰上的厘米波雷达可显灵了,德国潜艇的位置一清二楚地出现在雷达荧光屏上。德国潜艇看不见护航舰,护航舰却知道它们。每当潜艇好不容易进入了攻击位置,却发现早已被护航舰“挡驾”,接下来便是一连串的被动挨打。“U267”号艇全凭自己的高速度才避开“珍珠莱”号驱潜快艇的炮火袭击。“U—638”号艇潜入水中,却被傈水炸弹摧毁。“U125”号潜艇正寻找目标,猛不防被大雾中冲出的“奥里比”号驱逐舰撞了个满怀,指挥塔后面的部位几乎散了架,接着,“雪花”号驱潜快艇冲上来一阵炮火,将它送入海底。

正打得热闹处,第一支援舰队的 5 艘舰只开到。冲在前面的“塘鹅”号海岸炮舰的雷达一下子捕捉到德国“U438”号艇,劈头盖脸一阵炮火将它击沉。

德国潜艇连连损兵折将,一向靠隐蔽突然性占便宜的 U 艇。如今全部暴露在盟国护航舰的荧光屏上,只有被动挨打的功夫了。

邓尼茨接到潜艇艇长们的告急电,预感到情势不妙,若待中午雾散,反潜机临空,潜艇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他咬牙下令,停止这次作战。6 艘潜艇已无回音,还有 4 艘严重损伤。

ONS—5 护航运输队仅以损失 13 艘商船的代价,挫败了德国封锁大西洋北航线的企图。

邓尼茨不得不承认潜艇遭到了失败。他在 5 月 6 日的战争日志中写道: “敌人安装在飞机和水面舰只上的雷达极大地妨碍了潜艇的作战。潜艇本身不易被发现这一最大的优点现在却有丧失的危险。敌人空军现在几乎已能对整个北大西洋海域的运输队提供空中掩护。可以断定,留下的那些‘空中缺口’不久就会被岸基飞机或舰载飞机填补。敌人的护航舰只日益增多,使潜艇作战日益困难。”

从此,邓尼茨再也没能集中这样强大的兵力,进行如此激烈的袭击。1943 年 5 月,大西洋海战的局势奇迹般地朝有利于盟国的方向转变。英

国和美国两个海上强国的防卫力量超过了德国潜艇的战斗力量。U 艇的月损失率已达 15 艘,与其建造率持平。英国商船的替补率已赶上损失率。这些数据注定了邓已茨吨位战的必败无疑。

盟国强大的空中优势在反潜战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那就是“驱赶效应”。每当飞机一出现,德国潜艇就被迫潜入水中。这样,U 艇在水下的时间无形中被拉长,这不仅有利于盟军护航队的作战,而且可以使商船避免遭受攻击。德国潜艇艇长卡尔·多纳茨曾说过:“飞机是我们最大的天敌。”

装有先进雷达和攻击武器的远程飞机更使德国 U 艇闻风丧胆。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时,仅空中力量击沉的潜艇就达 290 艘;水面舰艇仅击沉 246 艘。战后,许多关于大西洋之战的著作都断言,如果没有盟军在空中攻击和侦察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大西洋之战就会失败,并且最终导致整个战争的失败。此话并非危言耸听。

1943 年 5 月 21 日,一个美丽怡人的夏日。和暖的东风徐徐吹拂着海面, 蓝天飘浮着几片白云,偶尔几只海鸟飞过,发出悦耳的啼叫。

在离告别角大约 500 海里的洋面上,ON—184 护航运输队的 38 艘商船在第六支援舰队“博洛”号航空母舰、5 艘驱逐舰和护航舰队几艘驱潜快艇的护卫下,徘着整齐的队形,浩浩荡荡向西南方向行驶。船队排出的缕缕黑烟, 将天幕下围的西南角涂抹得模糊一片。

天色渐暗,护航队的指挥官格雷顿海军中校命令“波格”号驶出队列, 转向侧风,以便飞机起飞,对护航运输队四周的水域进行搜索。

从外表上看,这艘用商船改装的护航航空母舰与其他航空母舰没什么两样。直通式全长飞行甲板像一个拉长了的足球场,四周布有近 40 门各种口径的大小机关炮。右舷有一个小小的上层建筑,顶层设有舰桥,舰桥外侧有一个阳台式的信号台,供舰长和飞行长指挥飞机起飞着舰。

机库位于飞机甲板下方,可容纳 8 架“复仇者”式和 20 架“野猫”式舰载机。

“复仇者,准备起飞!”舰长肖特海军上校一声令下。

升降机“咣——”应声落到机库甲板上,机库人员七手八脚,忙中有序, 将一架飞机推上升降机的平台。升降机朝飞行甲板升去,刚一露头,地勤人员就一拥而上,将飞机推到尾甲板上的预定位置。

警铃大作,扩音器传出了飞行长的命令:“飞行员登机!”

身着飞行服和黄色救生衣的机组人民快步冲上尾甲板,爬进各自的坐舱。飞行员德雷恩打开了油门,发动机“轰轰轰⋯⋯”地大声吼叫,螺旋桨飞快地旋转起来,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烁出团团令人目眩的白光。

轮挡员抽掉起落架下的轮挡,“复仇者”式机身一晃慢慢滑向了弹射器。德雷恩朝送话器大声喊道:“起飞准备完毕。”

飞行长向前推出双手,示意:“放飞!” “嗵——”的一声响,弹射器释放杆上的定力螺栓绷断,像一张满弓把

飞机射入高空蓝天。

飞机围绕着护航运输队进行大面积搜索。3 个小时过去了,观察员埃杰尔满眼尽是粼粼碧波的洋面和连绵起伏的波涛,发动机的轰鸣单调乏味。

突然,德雷恩发现,在船队右舷大约 55 海里的水面,有一条细长的白色航迹。他迅速向“博格”号报告了敌潜艇的位置,同时加大油门,飞速朝敌艇扑去。

原来,这是邓尼茨部署的一条潜艇巡逻线,由 21 艘潜艇组成。它们本想在此拦截已被德国监听发现的 HX—239 号运输队,不想,却先碰上了 ON—184 运输队。

“U231”号艇浮在水面上一动不动,似乎毫无觉察飞来横祸。

德雷恩俯冲到 15 米的高度,猛地降下速度,朝目标接连投下 4 颗深水炸弹。

潜艇犹如惊醒的巨鲨,一个猛子钻入水下,海面上翻起大片大片的白色泡沫。

飞机绕着漩涡低飞盘旋了 2 分钟,德雷恩期待水面上能漂起足以证明潜艇被炸沉的油迹和残片。可是,啥也没发现,这时,他的发动机发出一阵劈啪声,油料几近耗光了。德雷恩扫兴地驾机返回,呼叫“奥斯蒙特·英格拉姆”号和“圣洛朗”号两艘驱逐舰赶到现场。

其实,“U231”号潜艇已被严重炸伤,不得不退出战斗,返回基地进行修理。

“英格拉姆”和“圣洛朗”号两艘驱逐舰在黑夜中来回不停地搜索着。虽然它们啥也没发现,却迫使另外 2 艘潜艇潜入水中,从而在潜艇巡逻线上撕开一个缺口,护航运输队安然无恙地通过这道封锁线。

22 日凌晨,东方刚破晓,几架“复仇者”式飞机便迎着东南风,依次升空。它们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绕着运输队飞行。

当天空彻底放亮时,二号“复仇者”式飞机隐约看到在航母东南方向大约 50 海里的地方,一个黑影悄然上浮。它立即爬高到 1000 米,向母舰报告。接着,便钻出云层,向敌艇飞去。

“U468”号潜艇十分警觉,早已发现飞机,但它毫无下潜之意,看来是准备与“复仇者”较量一番了。

U 艇指挥台的 20 毫米炮“咯咯”不停地喷吐着红点,烟头大小的红点向空中射去,很快形成一个漏斗状的火力网,可是,潜艇被起伏不定的波涛推

动得左右摇摆,炮手难以瞄准目标。

驾驶飞机的库恩上尉瞅准空子,一个俯冲,在 500 米的高度使劲按动机枪按钮。一串火球扫到潜艇的指挥台和炮位上,撂倒了对空射击的炮手。艇上一片混乱,几名德国艇员冒着炮火,推开伤员,重新操起机关炮。

“复仇者”飞机迅速爬高,退出德艇的射程,在空中盘旋,准备再次发起攻击。

突然,“U468”艇艇尾射出一道强烈的白光,光柱像是一只惨白的鬼手, 拼命想抓住它。

“又要玩什么鬼花招了?”库恩有些纳闷。他猛然想起英国皇家海军的水面舰只常用探照灯夹对付德国飞机。飞机一旦被光柱套住,就会使飞行员头晕目眩,稍一疏忽,就会不辨方向,栽入大海。

不过,潜艇上的探照灯光柱太小,库恩一个鹞子翻身,脱身而去。

直到中午,“U305”号艇才敢向总部发电报告:“已与敌 ON184 号护航运输队接触。”邓尼茨赶紧召唤“多瑙河”潜艇群赶赴现场。

“U305”号潜艇在伦道夫·巴哈尔上尉的指挥下,全速向运输队逼近。“艇长,敌机来袭!”舰桥上的了望哨大声喊道。 “紧急战斗准备!紧急下潜!”巴哈尔语无伦次,一连下达两道命令。潜艇迅速下潜到安全深度,四周鸦雀无声,虚惊一场。 “U305”又悄悄浮出水面,蹭到护航运输队右前方 18 海里处占取了阵

位。眼前这许多商船简直令 U 艇垂涎欲滴,巴哈尔大喜过望,扫视着这一艘艘商船,正琢磨从哪下“口”呢,不料,不知从哪儿冒出一架“复仇者”式飞机,气哼哼地从艇尾高速俯冲下来。没等巴哈尔明白是怎么回事,4 颗深水炸弹已在艇旁炸起冲天的浪柱。

“U305”的燃油舱漏油,水面上冒出一个油光闪烁的蓝圈。护航运输队队形严整地从艇旁驶过。

巴哈尔贼心不死,命令潜艇第三次浮出水面,伺机攻击商船队。可是, 谈何容易,只见 ON—184 护航运输队上空数架飞机巡逻保驾,高度不到 500 米。

忽然,一架“复仇者”式飞机像是发现了它,转身朝它直冲过来。巴哈尔怒火中烧,决意孤注一掷,在海面上与飞机拼个你死我活。

“复仇者”机首朝下,机关炮喷出的火星打得舰桥钢板“嘭膨”作响, 了望哨浑身是血,一头栽倒。又一阵弹雨扫过,两名炮手摇摇晃晃地趴倒在炮座上。紧接着,又送上 4 颗深水炸弹,淡水冷却管被炸裂,左舷主机舱上部的耐压壳体下陷了几公分。炸起的海水劈头盖脑地吞下了潜艇的大半个身子。

这一下,巴哈尔的脑子可清醒了,再也顾不上赌气了,声嘶力竭地连声叫喊:“紧急下潜!”“紧急下潜!”

受了重创的“U305”号艇直到夜幕降临,才灰溜溜地返航,去进行修补。命运最不济的大概就是“U569”号潜艇了。下午 17 时左右,“博格”号

航母上的高频无线电测向仪在运输队左前方 23 海里处发现目标。6 架“复仇者”式飞机呼啸着飞上蓝天。

为了不打草惊蛇,它们借着云层的遮掩,向目标方位飞去。

不一会儿,一架飞机就发现了“U569”号艇。它一面招唤着伙伴,一面率先高速下冲。在艇尾方向切入,低空投下 4 颗深水炸弹。好一个漂亮的夹

弹攻击!两颗炸弹分别落在潜艇的左右舷,差距不到 12 米。

7 号机赶到目标上空,俯瞰海面,碧波荡漾的海水,透明度达 30 余米, 正在下潜的敌艇暗影依稀。7 号机对准目标,投下炸弹。

海面顿时像开了锅的水翻滚沸腾,水下一片桔红色。余波散尽,“U569” 号潜艇奄奄一息地漂浮到水面上,像条炸伤的大鱼动弹不得。

舰桥上,几个人打开一块白布,朝空中拼命挥舞。

一名纳粹军官担心艇上的密码本和“埃尼格玛”密码机落入盟军之手, 竟不顾一切地冲回艇内,打开了通海阀,几分钟后,“U569”号潜艇便沉入海底。

与此同时,HX—239 护航运输队也在第四支援舰队“箭手”号航母及其他护卫舰只的掩护下,安然通过德潜艇封锁线,“箭鱼”式等舰载机大显身手,使“狼群”无从下手。

半个月内,至少有 10 支护航运输队约 370 艘商船安全通过了“空洞”;

而德国潜艇在 5 月份的损失却高达 43 艘,超过增补潜艇数量的两倍多。这表明,“狼群”战术已日暮途穷,潜艇已由攻势转入守势。

邓尼茨清楚地意识到,继续对这种受到强大保护的运输队进行作战显然是毫无意义了,他在 5 月 24 日的战争日志中写道:“只有当我们能够大大地加强潜艇战斗力的时候,我们才能恢复这种战斗。”

同日,邓尼茨下令终止北大西洋的战斗,所有潜艇务必采取一切谨慎措施,撤退到亚速尔群岛西南的海域去。

大西洋之战的最后胜利业已属于盟国。战后,邓尼茨在他的回忆录中承认:“我们已输掉了大西洋战役。”

1943 年 5 月 31 日,邓尼茨飞赴柏林,向希特勒报告海战局势。

一辆轿车把他从机场载往“狼穴”大本营。一路上,他紧闭双眼,一声不吭,看起来像是小憩,实际上,他的脑海里一刻也没停止过翻腾。

此时的邓尼茨陷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潜艇已处于劣势地位,要避免巨大损失,必须完全停止已无成就可言的潜艇战;可是,如果停止潜艇战,将对德国的整个战局产生何种后果呢?元首将会作何决断?

正当他胡思乱想,忽然朦胧感到一阵黑暗压过来,他本能地睁开双眼, 原来已进入一片茂密的森林,马上就要到元首的总部了。

邓尼茨正襟危坐,朝车窗外看去。浓密的枝叶把阳光过滤成丝丝缕缕的微光,散落到林间,周围散发着阴暗潮湿的腐叶味。突然,林间深处传来猫头鹰一声凄厉的啼叫,邓尼茨不禁打了个寒颤。

进入会议室,邓尼茨看到他的元首手拿放大镜俯身在办公桌上,细细看着地图,平素贴在额头上的一撮头发搭拉下来。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来, 暗淡苍白的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此时,邓尼茨已成为他唯一的宠信。

邓尼茨简明扼要地向希特勒叙述了当前的海战局势后说:“目前潜艇战危机的根源在于敌人的飞机显著增加。在冰岛至法罗群岛海峡,现在一天所动用的飞机就相当于数周前一周内所出动的数量。此外,由于北大西洋的护航队使用了航空母舰,以致北大西洋的所有海峡现在都受到敌人飞机的监视。但仅仅是增加飞机还不足以造成潜艇危机。关键在于飞机使用了一种显然也用于水面舰只的新的雷达装置,能够在浓雾密云中,在阴天或夜里测出潜艇方位,然后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如果飞机没有这种装置,那它是绝不能在茫茫大海和漆黑夜晚测明潜艇方位的。”

希特勒一言未发,静静地听着。邓尼茨小心翼翼地看了他一眼,接着说: “我们现在在武器技术方面遭到了失败,对此必须有个对策。但潜艇战还能发挥多大作用,取得多大战果,这还无法估计。敌人在海上和空中的防御力量还将增加,至于增加多少,对我们来说却是个很大的未知数,也难以确定。1940 年,一艘潜艇每个航海日击沉敌船的吨位约为 1000 吨,1942 年底则约

为 200 吨。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敌人增加了防御力量,我们潜艇的作用减小了。尽管如此,但我仍然认为,即使潜艇战不再能达到获得较大战果的目标,但潜艇战必须继续下去,因为潜艇战所牵制的敌人力量是十分巨大的⋯⋯”

“绝不允许放松潜艇战!”希特勒突然神经质地打断邓尼茨的话,斩钉截铁地说:“目前,我们的陆军不得不在各条战线上坚持艰巨的防御战,盟军对德意志帝国本土的空袭有增无减。大西洋是我们重要的前沿阵地,即使我必须在那里进行防守,也比我在欧洲海岸进行自卫要好。即使潜艇战不再能取得重大胜利,但它所牵制的力量却是非常大的,我不容许敌人把这些力量腾出来。”

邓尼茨很清楚,从现在开始,潜艇战不再是单纯的破交战和吨位战,而是与德国整个的战略形势紧密相连,与德国的命运休戚与共。哪怕打到只剩最后一艘潜艇、最后一个人,也要打下去,因为潜艇战能使盟军消耗比德国多几倍的战争力量,能牵制住盟军数倍于德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