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比亚的两个特产:石油和卡扎菲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后不到三年时间,又把战火烧到了地中海的锡德拉湾,轰炸了利比亚的首都的黎波里和另一个城市班加西,使利比亚受到重大损失。
这场武装冲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那么美国为什么要长途跋涉对一个中东小国大动干戈?其目的何在?这里不能不首先对利比亚和卡扎菲有个了解。
利比亚这个人口不足 300 万的辽阔的沙漠国家之所以著名并且锋芒毕露地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完全是因为两个因素:一个是石油,另一个就是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两者缺一不可。
伟大的预言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动物史》中说:“总有新东西出自利比亚。”1300 年之后,从地质学家在这片尘土飞扬的土地上开凿的洞内,果然冒出了石油。过去,这块从非洲的地中海岸向南直插入撒哈拉荒原犹如一个长方形的楔子的土地上,只能生长为数不多的硬粒小麦、大麦和阿尔法草, 水眼周围也只有某些柑桔、油橄榄和海枣。自从 20 世纪 50 年代发现石油以来,利比亚成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第三大石油输出国。
利比亚这块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大量的石油,也孕育了它的第二个特产: 卡扎菲。
1942 年,穆阿迈尔·卡扎菲降生在利比亚苏尔特沙漠卡扎菲家族的一个贝督因人的羊皮帐篷里。他有三个姐姐,因而受着缄默寡言的母亲暗中喜欢和老来得子的父亲的毫不掩饰的宠爱。卡扎菲放羊,放骆驼,这些牲畜都归家族所有。一直到 8 岁,他还是一个野孩子,直到后来费赞的一名教徒教他读《古兰经》,才变得规矩起来。读中学的时代,卡扎菲突然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纳赛尔和本·贝拉这些当时的革命领袖崇拜得五体投地。在17 岁的时候,他就在考虑推翻利比亚现政府了。
当时,利比亚的统治权属英国扶植下的塞努西人穆斯林社团的伊德里斯一世。他统治下的政府缺乏严明的法制,包税人瓜分土地,大小官员贪得无厌,警察动不动就镇压学生。由于巨大宝藏石油的发现,中世纪的社会和经济结构迅速瓦解。埃米尔伊德里斯瞬间成为挥霍无度的哈里发。然而,这也正是卡扎菲发动革命的土壤。伊德里斯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人正用锯子锯着王位的底座。
卡扎菲在大学里读了一年历史后便自动退学,来到利比亚的第二大城市班加西,考上了军事学院。在军事学院里,他开始在班上一个一个物色自己的同志,结成秘密团体, 12 名军官组成了以他为首的自由联合军官中央委
员会。 1969 年 9 月 1 日,伊德里斯正在土耳其的一个疗养地休养的时候,
卡扎菲上校包围了电台和兵营,逮捕了 5 位继承人。
一夜之间, 27 岁的卡扎菲就成为利比亚土地上的新主人。
卡扎菲的革命目标是首先振兴这个过去遭受过无数次外国占领的国家, 赶走最后一批卖国贼,使企业国有化,使国家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他长期思索阿拉伯世界的起源及其历史,认为先知穆罕默德的准则应该成为人类精神再生的源泉。饱受伊德里斯统治之苦的利比亚人被卡扎菲的理想打动了, 他们紧随其后,渴望实现其所有的允诺。
卡扎菲大概可以算是当代阿拉伯世界领导人生活最俭朴,近乎僧侣式的
一个。他不抽烟,不喝酒,具有清教徒那样的生活信念。
卡扎菲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他夺了权后最初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在利比亚恢复伊斯兰教的根本精神。虽然他的国家过去是酒的主要出口国,但他禁止出卖和酿造烈性酒。他讨厌的黎波里娱乐场所的下流气氛,常常坐着灰色的西德大众牌小汽车在城年私访,逐渐把相当荒淫的富有意大利风味的港口变成地中海沿岸最单调的城市之一。
卡扎菲上校喜欢在最出人不意的时候搞突然袭击。他晚上化装或穿着军装在的黎波里街头溜达,经常突然闯进夜总会,中途中止夜总会的娱乐节目, 下令逮捕放荡的舞女。他关闭了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妓院,把所有欧洲妓女从这个国家驱逐出去。一位利比亚商人衷叹说:“卡扎菲上校正在把整个国家变成一座清真寺。”
卡扎菲上校的鲁莽和堂吉诃德式的性格是阿拉伯世界的话柄。但卡扎菲向来我行我素,他才不管别人怎么说哩!
他上台最初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在首都取消外国文字的路牌。然后,赶走惠勒斯空军基地的 6000 名美国工作人员,他迫使英国撤离托布鲁克空军基地。
他大胆的民族主义行动,使得他在国内外的排外支持者面前成了一个被崇拜的圣人。然而,卡扎菲关心的事,远远扩大到利比亚的边境以外。他要继纳赛尔之后,成为握有统治大权的阿拉伯世界的代言人。他是埃及、利比亚、苏丹和叙利亚联邦的热烈支持者,他要在三年内做到政体上的完全统一。
自封为泛阿拉伯统一的新救世主的卡扎菲上校,使利比亚以外的国家既发抖又羡慕。
不管人们对卡扎菲怎么看,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从 1969 年 9 月 1
日卡扎菲仗剑而起,取得对利比亚 679.358 平方英里土地的统治权到现在, 半代人的时光过去了,卡扎菲和他的人民生活在一个与以前迥然不同的国度里。
1974 年,美国著名记者约翰·库利对利比亚进行了一次访问。当时,卡扎菲发起的绿色革命正方兴未艾。官方派来的年轻向导对他说,“感谢真主, 再也没有穷人了,每人都有一所住宅或一套公寓房间。我已经有了一辆汽车, 因为我有工作、有薪金。在 10 年或者 5 年以前,谁也不敢保证我能有其中任何一样东西。现在保证人人都有这些东西了。”
这位向导的话无不自豪,因为在 1969 年以前,利比亚是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极少数的上层权贵靠石油而暴富,他们的奔驰牌或卡迪拉克牌高级汽车疾驶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大街,根本不把路旁的驴车、满载货物的骆驼和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大多数老百姓的小棚子放在眼里。主动为你照料汽车赚小费的瘪三、沿街乞讨的叫花子、为妓女拉客的人和扒手小偷在城里四处游荡,一心想捞点外国人的油水或者偶尔得到哪个利比亚阔老的施舍。
约翰·库利走出机场,如今看到的是一排排鳞次栉比新建的黄褐色或淡沙色的公寓大楼和四户一单元的小型分散住宅,而过去这里曾是荒无人烟的沙漠。乞丐和其他穷苦可怜人或者过寄生生活的人已经在街头绝迹。在机场、出租汽车站或者在旅馆,都得自己动手搬行李,因为卡扎菲的革命号召废除仆役服务工作。
对于石油财富和卡扎菲的文化革命给利比亚带来引人注目的物质变化, 美国的人类学者约翰·梅森博士深有体会。革命前不久,他住在昔兰尼加的
奥吉拉绿洲,那里住着阿拉伯化的柏柏尔人,是个宁静的地方。梅森 1968
年到 1970 年间在利比亚进行实地考察,兼任讲师。在那段时间里,他感到生活清苦,只有简陋的交通运输、栖身之所和机械设备以改善日常生活的艰苦条件和减轻种植番茄、洋葱、椰枣等绿洲作物的劳动强度。时隔 7 年,1977
年 6 月,梅森义来到了奥吉拉,他惊奇地发现,昔人牧人的绿洲“在一夜之间已经变成一座熙熙攘攘的城镇”。新的公寓和新建或重修的清真寺拔地而起,与椰枣树丛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加利福尼亚式的风情画。
卡扎菲巧妙地利用石油这张政治王牌在人民心目中频频得分,而使他的沙漠王国脱颖而出,摆脱了默默无闻的地位,使他的人民摆脱了贫穷,摆脱了不发达的阴影。但他的热情也使他在世界上树敌甚多,在这些敌人当中, 美国这个西方世界的领袖,有“世界宪兵”之誉的国家,尤其给卡扎菲的心头投下了巨大的阴影。虽然卡扎菲并未见过 1968 至 1988 年间的历届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杰拉尔德·福特,吉米·卡特,罗纳德·里根和乔治·布什,但从内心深处却把他们看成本民族和他个人不共戴天的仇敌。